【書】Müdigkeitsgesellschaft《倦怠社會》

Morven
·
·
IPFS
·

社會更積極,身在其中的人們卻更倦怠?

作者指出社會的典範正在轉移,從規訓社會( Disziplinargesellschaft )轉移至功績社會( Leistungsgesellschaft )。兩者的差別在於規訓社會強調的是「否定性」而功績社會則強調「肯定性」。

在規訓社會中,社會是由禁令所組成的,通常以「不可以」、「應該」、「不允許」等字眼作為行為的指南;而功績社會中的風氣則是由「能夠」、「可以辦到」等肯定的字彙所取代。

規訓社會中的否定性創造了瘋子和罪犯;功績社會的肯定性則產生了憂鬱症患者跟失敗者。兩個社會的轉變看起來天差地遠,但是背後其實有著連貫的歷史,也就是生產力提升的進程


典範轉移的影響

過去規訓社會所強調的否定性在工廠等地大量的被應用,在科技與自動化的協助下提高了生產的效率,但是當否定性逐漸遇到瓶頸,功績社會下的肯定性與鼓勵人民嘗試的價值觀,才能夠再次突破成長漸緩的趨勢。

社會的轉變看似良好,從否定性的戒條轉移到肯定性的鼓勵,似乎讓人類的生活更為自主而自由。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在規訓社會中的剝削者往往是他人或是上司,而功績社會過度強調的積極性與「你一定辦得到」的氛圍,卻讓剝削者轉變為自身。

同時成為剝削者與被害者的雙重身分,讓自己自願地被稱為被剝削的對象。社會上過多的灌輸自己才是自己主人的積極觀念,反而成為孵化憂鬱症最佳的溫床。

而過度的積極又隱含生產力最大化的觀念,也造成現代社會崇尚多工( multitask ),但作者認為多工表面上看起來是進步的象徵,代表人類可以同時做許多事情,生產力提高,但是實際上是往退化的方向前進


現實世界中的動物是多工的能手,因為野外環境充滿了危險,在狩獵、休息甚至交配時,動物無時無刻都在注意周遭的情況以避免他者的侵犯。

而社會卻為了效益最大化的因素推崇多工的概念,鼓勵人類把時間填滿,甚至同一時間可以做超過一件事情更好,以體現你個人的價值跟彰顯你的特殊性。

但是多工所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膚淺化,能夠多工的事情也大多屬於人腦憑藉本能的行動,像是開車、聽音樂、打掃等等比較低階的勞動。

而人類文明的成就往往奠基於一個能夠深度專注的環境,但是現今的社會,這種深層的專注完全被另一種形式所擠壓,也就是過度活躍的注意力。

著名哲學家Nietzsche(尼采)曾言:「由於缺少從容寧靜,我們的文明走向一個新的野蠻狀態。這種叫做心神不定的過度忙碌,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所以,人類有必要修正現有的性格,也就是大規模強化沉思冥想的元素。


過去曾有段期間,社會上有關心靈成長的領域倡導一種對凡事說 Yes 的做法讓生活更多彩,並且增加個人的幸福感。在功績社會下有著類似的性質,讓我們認為必須接受來自各方的挑戰或是邀請,才是正向積極的人。

而這種現象的背後隱含著我們不能說不的這種「禁令」,因為這代表著你不夠具有挑戰的心,內心懦弱而且沒有社交生活,不見於主流價值。

同時這種過度的積極的價值觀,也造成了心神不定的過度忙碌,而真正的創造力其實是從深層的思考所孕育。一味地強調績效與勞動,可能只會讓我們成為轉輪上的倉鼠,看似充實,但其實更多時候是在瞎忙。

能夠擁有拒絕的權力,有意識的停下來做更深層的思考,才能夠讓我們的身心更為平衡。


小結

看完本書,不禁讓我聯想到國外較為風行的 gap year ,也就是學生畢業後不急著投入職場,而是藉著壯遊、義工服務或是修習專業課程等等,體驗各種生活以探尋自己的目標,明確未來的方向。

而這種 gap year 的行為在較為傳統的東方社會往往被認為是浪費時間,與同儕相比晚了一兩年進入職場,似乎就已經輸在起跑點。

社會典範的轉移不容易扭轉,但如同作者書末所述:功績社會有時候更像是興奮劑社會( Dopinggesellschaft ),毫無節制的致力於效能提升,終將導致心靈的壞死阻塞。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Morven生活中一大樂事是認識到新的觀點,並且感覺自己有所成長。從閱讀輸入到口說輸出,為了想更深化自己的架構能力,便開始著手進行寫作,也就產生了你眼前所見的這些文章。 個人網站:https://www.morvenhsu.com/ 讚賞公民連結:https://liker.land/digitalcoinwallet666/civic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書】Peaks and Valleys《峰與谷》

【書】Narconomics《毒家企業》

【書】Eating Animals《吃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