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一週年|寫作,給人生的靈魂提問 · 第二天

《七日书 · 其二:自由》

嫏嬛岐玄
·
·
IPFS
从被“金笼”束缚的少年时代,到成年后在角色与责任中迷失,我一路追逐自由的真意。直到有一天,我终于明白:自由,是放过别人,更是重新养一次自己。

初中的时候,我写过一篇作文,题目叫《家庭给我的一只金笼》。那时的我,还引用了一句古诗:“百转千生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所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总而言之,那是一篇写给父母的抱怨书:他们以望子成龙的心态,给我报了一门又一门的课,占据我几乎全部的时间;而我真正热爱的兴趣爱好,却被挤进了生活的角落,几乎无人问津。

十岁的我,沉迷“挣钱”,在学校里卖文具给同学,被父母骂“歪门邪道”,严令禁止;
十五岁的我,酷爱读书,常常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读小说,却被抓个正着,书被没收;
十五岁的我,自己坐车去茶市,用攒下的零花钱买了柠檬、玫瑰和茉莉的香片,回家后却被骂“乱花钱”。

我尽心竭力地奔波在补习与竞赛的路上,学数学、英语、编程,始终不停步。“嚼得菜根,做得大事”是学校给予我们的训诫。

我的少年时代,从未拥有过真正的清闲,也没有片刻的安稳。

所以,当16岁的我,独自背起行囊,踏上远渡重洋的求学之旅时,我竟然——在这片言语不通的异国他乡,醉了。
醉的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尝到“自由”的滋味。

原来,学校可以下午三点就放学。原来,做的每一件小事,并不会有父母在耳边指指点点。原来,选什么课不上什么课,是可以自己决定的。原来,青春年少,本就是可以挥霍的时光——看书也好,追剧也罢,漫无目的地逛街看人也行,或是忽然对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着迷,钻进一个谁都不理解的牛角尖。

那一年半,我写过小说,谈过恋爱,做过义工,玩过股票,也独自跑过银行、办过手机。操着半生不熟的英语,拎着学生证和月票卡,走遍了整座城市。

我鲜活地活着,我自由着。哪怕生活中的责任都要自己扛——“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而我,也甘之如饴。

后来,在摸爬滚打中,我逐渐明白了责任与担当的意义。学业初成,走入职场,终于将人生活成了旁人眼中的“理想模样”。

我有一个深爱彼此的丈夫,一个令人艳羡的家庭,一份体面、对口且收入不菲的工作。我女儿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按理说,我已经拥有了旁人梦寐以求的一切。

可我,却依然,不快乐。

我被生活的洪流推着前行,沉重得几乎喘不过气来。仿佛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活在他人的目光与期待之中:
“多年留学,你一定要找到好工作,留在海外,才不辜负我们的付出。”
“恋爱多年,自然要结婚成家。”
“要做一个积极进取的好员工,为公司贡献更多。”
“要做一个爱孩子的好妈妈,尽心尽力地教养她,对她的未来负责。”
“要做一个持家的能手,家里里外外一把抓。”
“要做一个貌美如花的好妻子,产后一个月就减肥,穿短裙高跟鞋,永远光鲜亮丽。”

每个人都对我有所期待,每个人心中都已有一个我应当成为的模样。于是,我马不停蹄、竭尽全力地朝着那些方向奔跑——越跑越快,越跑越累,却仿佛始终追不上重点。日子过得忙碌不堪,却又像是行尸走肉。

我不知道哪里是前方,也不知道哪里是尽头。无数的期待、无数的“可能”,我逐一回应,却不知何时起,把焦虑和标准,映射到了最亲近的家人身上:

“作为好老公,怎么没顾及我的情绪?我累成这样,你为什么不搭把手?”其实,我丈夫已经默默做了很多。
“作为我女儿,必须努力进取,从小赢在起跑线。”其实她才三四岁,已经在同龄人中领先不少。

可我总觉得——不够。始终觉得——不足。
因为我自己足够焦虑,足够在意他人的期待,于是对完美的执念也投射到了身边所有人身上。
我苦不堪言,我身边的人,也苦不堪言。

我像一个独自拉扯整支不听话队伍的组长;而在旁人眼中,我则成了那个动不动就怒吼、永远难以取悦的妈妈。

直到有一天,在一次崩溃边缘的大哭大吼后,我突然醒悟了。
让我幡然醒悟的,是一句朴素而直接的话:

“你一直把目光放在别人身上,可是,最应该关注的,是你自己啊。”

是啊,我一直试图定义丈夫应该是什么样、孩子应该成为什么样,却恰恰忘记了:我,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

我关注丈夫的兴趣爱好,对他诸多批评,那我自己的爱好呢?
我为孩子报各类兴趣班,哪怕她抗拒也要坚持,那我自己真正想学的,又是什么?
我是不是,早就变成了少年时那个最讨厌的模样?那个将一切重心都寄托在家人身上,却忘记了“自己”的母亲?

我烦恼丈夫打游戏,是不是因为我已忘了自己曾经也有过无比热爱的事物?
我可以爱太极、爱瑜伽、爱跳舞、爱写文章,那为何不能重新捡起?

我热爱诗词,却逼着孩子背诗,是不是该放一放她,自己拿起诗书焚香静读?
我纠结孩子要学钢琴、小提琴还是古筝,却从未去学自己渴望已久的古琴。

我不想成为那个将童年未圆之梦压在孩子身上的家长。
我只想,再好好养一次自己——去学那些曾经热爱却没机会完成的事情,去成为那个温柔、美好、也更加真实的自己。

我的孩子,有她自己的节奏与梦想。
而我,也正在路上,重新追寻属于我自己的梦想。

“鸡娃不如鸡自己。”
“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一个独立自爱、温和愉悦的妈妈。”

原来,自由,是放过别人。
自由,是成全自己。


2025年5月5日 嫏嬛独笔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嫏嬛岐玄嫏嬛者,福地洞天,藏书旧府,素喜诗书,落笔成章。 岐玄者,行于万象,随心而悟,游于天地,不拘于尘。 一人曾游他乡,久历风尘,然初心不改; 一人惯行四方,未曾久留,然意有归处。 此间诸文,或为独笔,或为共书。 诗书为伴,文章为证,此笔不歇,此意长存。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七日书|嫏嬛岐玄
4 篇作品

《玄之私语 · 七日自答 · 其二:自由》

《玄之私语 · 七日自答 · 其一: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