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飞的女孩》聚焦家庭、情感和世代创伤

电影《想飞的女孩(Girls on Wire)》于2025年1月入围第75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于近日展映。这部聚焦当代女性生存困境的影片在柏林电影宫举行全球首映后,导演文晏与两位主演刘浩存、文淇一同出席了电影节官方媒体见面会。
导演文晏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家庭一直是中国悠久传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在快速变化的现代世界,它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我的电影聚焦中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这一剧烈变化、充满挑战的历史阶段,家庭对于年轻人的作用和意义也在不断改变。没人告诉年轻人他们应当如何应对,年轻人时常发现自己置身于冲突性的情景和令人不知所措的困难境遇中。我认为这也造成了很多世代创伤,而这个电影也部分关于这些世代创伤:年轻人应当如何处理与家庭的关系并如何挣脱传统的家庭观念。”
女性主义治疗师米里亚姆·沃格尔(Miriam Vogel)的研究认为,与男性不同,女性从“女孩”到“女人”的人格发展过程并不是一个分离性和个体化的过程,而是同理心和联结能力不断增长的过程。女性的情感开放度更高,更容易共情父母的感受和经历,但也更可能因此成为父母创伤经历的载体和代际创伤的受害者。女儿常常被塑造为“疯狂、难相处、歇斯底里”的家庭成员形象,但事实上这可能是因为她们肩负着沉重的代际创伤负担。
此次是文晏第三次参与柏林电影节,2014年时,她参与制作的《白日焰火》斩获电影节最高荣誉“金熊奖”。2019年,她担任电影节GWFF最佳首映作品评审团成员。文晏的作品一直试图传递出故事背后的社会意义,在《想飞的女孩》中,女性在家庭和职场两个情景中承受着多重压迫。田恬被困在农村老家父亲留下的债务循环中,并成为单亲母亲和犯罪团伙的牺牲品;方笛去大城市追求演艺事业,但不得不忍受女特技演员艰苦的工作条件。当田恬来到城里寻找她唯一信任的人时,两个女孩不得不共同面对她们复杂的过去。
文晏在采访中称赞了两位年轻女演员超越自身年龄的成熟:她认为刘浩存具有饰演田恬的与生俱来的特质——脆弱而又强大、叛逆。在工作室阅读剧本的两个小时内,刘浩存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毫不分心地专注于剧本本身,并在看完后表示:是的,这就是我,我要扮演她。导演曾觉得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演员来饰演方笛这一角色,“我需要某个人,她强大、坚韧、独立,同时内心温暖。我告诉我的选角导演,我需要一个年纪稍微大一点的演员,就像年纪再大点的文淇,但是他没能给我找到。最终我觉得,文淇十二岁的时候就饰演十六岁的角色,也许现在二十岁的她也能饰演二十七岁的角色。”
电影作家阿丽雅德娜·斯索(Ariadne Si Suo)喜欢电影中对于意象的表达:“虽然‘天空’是这对表姐妹渴望的地方,但‘水’似乎总如同田恬吸毒成瘾的父亲一般将她们拖下去。”在《想飞的女孩》中,文晏延续了前作《嘉年华》粗砺而坚定的现实主义,并进一步向类型片靠拢,融入动作片、黑色犯罪片和武术元素来丰富叙事,同时依旧聚焦于社会各阶层对年轻女性的剥削。不断穿插的倒叙展示了两个年轻女孩过往的亲密关系和她们家庭失调的痛苦,营造出凝重悲伤的氛围。然而,电影自首映以来也面临着剧情与表演方面的争议。在电影节竞赛单元19部入围电影中,《想飞的女孩》仅以5.39的电影人评分排名第18名。它所试图碰触的那个黑暗且不乏思考性的主题,在仍需打磨的剧本中似乎未能展露真正的锋芒。
本期资讯STAFF:
撰文、配图:黑泽
选题:阿咸
编辑:苔、阿咸
媒体运营:贝果
图源:第75届柏林电影节新闻发布会
Kongfu Girls是全网首个专注于服务女性影迷与艺术爱好者的文化社群。基于对当下流行影视作品的批评,我们致力于同女性观众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能抵御银幕歧视、纠正文化偏⻅的评价体系。
我们提供去中心化的讨论平台,组织写作活动和电子读物,以提高女性影人及其作品的可⻅度、提升女性在 评论界的话语权和参与度。我们鼓励女性发表自己的声音,分享真实的遭遇,在这里找到情感的共同体。我们要让被动的观看转化为主动的创造。我们要让女性与生俱来的勇气成为立场,要让行动与变革的信心诉诸文字。因为,每位女性读者和观众都是改善我们文化环境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公众号:Kongfu Girls
微博:她们的武术俱乐部
合作邮箱:kongfugirls@163.com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