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美又狠,分析川普为何偏爱“母狼型”下属
今年3月,美国国土安全部长克里斯蒂·诺姆站在萨尔瓦多监狱,身穿剪裁利落的深色西装,妆容精致,面无表情地站在一排赤膊、满身纹身的囚犯前,对着镜头喊出那句广为流传的话:“离开美国,否则我们来找你。”
当时,这一幕登上了全球新闻热搜,也给她赢得了一个响亮的绰号——金刚芭比。
而正是诺姆的这一“出圈瞬间”,让我想到了川普在内阁人事任命中的偏好——他最信任、最关键岗位上的女性,都是这种“又美又狠”的类型。不信你看——
克里斯蒂·诺姆:国土安全部长
媒体关键词:边境铁腕、囚服摆拍、亲手“断舍离”猎犬
诺姆最早是南达科他州州长,是川普最早钦点的“西部铁娘子”。她的强硬政策不止停留在移民问题上,更延伸到视觉战场,一会在囚犯前拍摄视频,警告非法移民,一会亲自执枪射击,震慑罪犯。
而在她的新书中,诺姆自曝曾因一只猎犬“难以训练”而亲手将其枪杀,外加一只“有体味”的山羊。她说,这是“艰难但必要的决定”。外界震惊,但川普点赞:“这才叫真正能做决定的女人。”
卡罗琳·莱维特:白宫新闻秘书
媒体关键词:形象优秀、怼媒体达人、最年轻白宫发言人
金发、年轻、镜头感极强,让不少人以为她是个“会微笑的小跟班”,直到她开口。面对CNN记者质疑川普恢复关税政策是否“失控”,她不假思索地反怼:“你们的问题是:不懂什么叫有计划的胜利。”
她的语言风格深得川普真传:短、快、狠,随时准备挑起战斗。她不是在“解释”,而是在“反击”。如果说诺姆的武器是枪支,莱维特的武器就是伶牙俐齿。
凯西·皮尔斯:白宫战略传播主任
媒体关键词:幕后舆论战、光环主播、话术整形师
皮尔斯原是保守派电视台的主持人,以“光环主播”形象走红。但她真正的能耐,在于幕后撰稿室。2025年初川普宣布“经济解放日”那一晚,正是她操刀了那份“美国重生”的电视演讲文案,被右翼称作“新版独立宣言”。
她善于把川普那些粗砺的话语“磨皮”包装成战斗口号,把愤怒转化为策略。是那个坐在领导身后,把笔当成指挥棒的语言指挥家。
帕姆·邦迪:司法部长
媒体关键词:法界女强人、死刑执行派、优雅狠人
邦迪是川普的老朋友,也是铁杆支持者。她在佛州检察长任上就以“强力打击犯罪”著称。这次上任后,她做的第一件事,是恢复联邦死刑,并点名要将“保险公司CEO谋杀案”中的年轻嫌犯——高颜值名校生路易吉·曼吉奥内——处以死刑。
她面容优雅,说话温和,但言语中从不闪躲,是那种能微笑着签下死刑令的执法女强人。
琳达·麦克马洪:教育部长
媒体关键词:教育解构者、商战老娘舅、“AI=A1”风波制造者
她不是教育出身,而是摔跤娱乐(WWE)帝国的幕后操盘手,也是川普商业时代的长期盟友。上任教育部长后,干的第一件事是宣布“联邦教育部将逐步关闭”。她说:“我不想再看见华盛顿替我们的孩子决定未来。”
但在最近一次有关人工智能辅助教育的会议上,她把“AI”说成了“A1”,媒体群嘲,但川普却说:“至少她还知道用它打赢文化战。”
除了这几位特别出挑的女性官员,还有小企业管理局局长凯莉·莱夫勒、国家情报总监图尔西·加巴德、农业部部长布鲁克·罗林斯等都是外貌出众、能力优秀、对川普极度忠诚的女性。她们的存在共同体现了川普在用人上的独特心理模式。
“又美又狠”的人形武器
首先,川普是典型的攻击型人格:除了自己口没遮拦,还有一批下属敢替他开火,如虎添翼。这些女性战斗能力越强,他越觉得有安全感。在川普的世界观里,没有什么比“你愿意在我最狼狈时跳出来帮我说话”更重要。前竞经理凯莉安·康威就是在“艳星封口费”事件爆发后力挺川普的最大功臣。
其次,川普是从电视真人秀初尝“名利”滋味的人,对“画面感”的敏锐程度远超一般人,他非常清楚地知道,一个符合主流审美+表现力强+具攻击性的女性,是最能在镜头中制造反差与戏剧性的存在。你说一千句大道理,不如一张“囚犯面前训话的美人照”来得刺激。这些“铁血母狼”,就是天生的舆论强心剂。
此外,川普很巧妙地用“女性形象”瓦解了一直以来公众对他“厌女”的批评。他通过扶持女性,打造一个“你看我多尊重女性”的形象。只是这种“尊重”很容易露馅——前不久他在镜头前称赞女性——她们很聪明,比很多男人都聪明,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她们会生孩子。WTF?
而最重要的是,川普的“母狼们”都很听话,从不抢川普的风头,也不搞独立女性那一套。美,但不能威胁他;狠,但必须是他安排的战场上。所以从权力本身看,她们并没有决策力,她们只是川普品牌代言人。
家里的女人则恰恰相反
有趣但又讽刺的是,川普在政坛上偏爱“凶美女”,但家庭中亲近的女性,却几乎全是“美貌+温柔型”。
妻子梅拉尼娅·川普,自2016年他首次竞选起,始终维持“安静的第一夫人”形象。她极少发言,不参与政策制定,从不主动与媒体对抗。即便是在川普遭遇艳星封口费丑闻、“通俄门”调查、国会暴动的时候——梅拉尼娅也几乎没有任何公开评论,完美契合川普对她“优雅、安静、无害”的期待。
而最为出彩的女儿伊万卡·川普则是另一种“特殊样本”。
她曾是川普最亲密的政治合作者之一,拥有政策顾问、国际代表、白宫高级幕僚等多个身份。但这种“父女同台”合作关系的前提,是她不能展现自己的独立性。
然而,伊万卡在关于移民、女性等不少议题中和川普存在分歧,终于在2022年,伊万卡宣布退出政治,公开表示“不再参与任何与父亲选举相关的事务”。这一决定引发了外界热议,而川普在多个场合流露出“失望”与“被背叛”情绪,并逐渐淡化对伊万卡的提及。
由此可看出,在川普心理设定中,即便是最亲密的女性,也必须处于他的情感控制与权力框架之下。一旦出现自我意识或价值分歧,关系就会迅速冷却。也就是说——你可以美,但不能抢风头;你可以优秀,但不能拥有自己的主张。
不少心理学家推测,这一切与川普早年的家庭很有关系。
川普成长于一个典型的“强父-弱母”家庭,父亲弗雷德·川普是一位冷峻而极具控制欲的地产商,对孩子要求严苛,行为近乎支配。而母亲玛丽·川普优雅、善良、温柔,但更多只是一种陪衬。
这种家庭氛围,让川普形成了两种对女性的心理印象:
一种是母亲式的“安静而不可侵犯”,用于家庭;另一种则是可以操控、替代、利用的“外部战士”,用于政坛。
他把“女人能打仗”的需求投射到工作关系中,把“女人安静懂事”的渴望保留在家庭系统中。这种分裂,是川普建立权力安全感的方式。
当然,这不只是川普的个别问题,很多强势男性都有这样的心理结构:他们希望女性强大,但必须是“为我所用”,而不是“独立自主”。她们可以聪明、漂亮、能打,但不能脱离掌控。
而在川普这里,这类“美而强”的女性极大地满足了川普对自己政治逻辑的“豪华装修”——
她们美,就能吸引注意;她们狠,就能挡子弹;她们忠诚,就能为他代言。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