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川普请你吃饭,你会变成“川粉”吗?

642088870
·
·
IPFS

“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这句话不是说说的。

 这两天,一个曾无比坚定的“反川炮手”——脱口秀主持人比尔·马赫,在白宫与川普共进了一顿晚餐,并接受总统私人导览后,回到节目中突然松了口——

 他说川普“比想象中温和、有礼、甚至令人惊喜”,甚至承认“2020年大选输了”。

 比尔·马赫是美国媒体界的“老自由派”,他主持的节目犀利、讽刺、不讲政治正确,曾调侃川普是“橘色疯子”,也公开质疑川普的心理健康和道德人格。

 也正因为这样,他的突然转变才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一顿饭,就能“扭转”一个自由派意见领袖对川普的长期看法?这饭里是掺了霍格沃兹特调的“强效迷情剂”吗?


川普确实擅长“饭局外交”

 川普很擅长利用“饭局”进行政治和商业操作,无论是在白宫,还是在海湖庄园,他都通过精心策划的餐会来建立关系、展示影响力,并实现其政治和商业目标。

 在担任总统期间,他举办过多场正式国宴,用以宴请多国领导人,甚至恢复了穆斯林斋月期间的开斋晚宴。在私人地盘海湖庄园就更频繁了。

 据媒体报道,商界领袖愿意支付高达500万美元与川普一对一会面,集体晚宴也高达100万美元一席。今年3月1日,他就举办过“百万美元一席”烛光晚宴,宾客名单未公开。他还曾在此与硅谷大佬等多位关键人物进行“非正式政治接触”,据说马斯克在竞选期间直接带着儿子和保姆住在海湖庄园,一晚2000美金。

再次入住白宫后,海湖庄园更成了一个“权力秀场”。在这里,他频繁举行私人晚宴、筹款聚会、甚至外交活动。很多被邀请进入庄园的人——无论是媒体人、企业家,还是社交名媛——在公开场合对川普的态度出现了缓和或暧昧。

 甚至有一种被称为“海湖庄园审美”的整形趋势流行开来:不少希望跻身庄园社交圈的女性,会刻意追求接近川普偏好的外貌风格——高颧骨、浓眉、立体鼻型,接近拉丁混血审美——你细看,你细品,似乎真的如此。


为什么川普的饭局能让人“改观”?

 比尔·马赫在节目中说,川普表现出谦逊、宽和,善于交流,听起来似乎情商很高。真的如此吗?

 我曾用很多事实分析过,川普的人格很接近自恋型人格障碍(NPD)。这种人格的人,为了获取他人的关注、赞同或资源,会发展出高度敏感的情绪雷达,并通过“魅力伪装”策略(如幽默、奉承、亲切)来赢得信任。一旦目的达成或对方立场不合,这种亲和便会迅速切换为羞辱与贬低——你看看曾经和他共事的那些人。

 这就是川普的“饭局人格”——在取得心理优势前,他会精准提供你想听的话,建立短暂亲密感,其核心不是共情,而是操控。

 他在镜头前张牙舞爪,但在饭局中却不摆总统架子,反而会用“老熟人”式的热情、玩笑和称赞,显得宽厚、有趣、甚至自嘲。这种反差本身,就对很多人构成了一种心理诱惑,制造了情感动摇和心理松动。此时此刻,他让你觉得:

 “也许我对他,有点误解。”

 一旦这个念头产生,川普的饭局攻心术就奏效了。比尔·马赫似乎就是这种情境下的“试验品”。


是心理动摇,还是权力诱导?

 在错综复杂的政坛,当然不可能仅靠伪装的个人魅力就能征服一个原本的“批评者”。除了心理元素,更重要的还得是权力运作机制。

 来看看几个“变了心”的人——

 J.D. 万斯:2016年公开骂川普“国家悲剧”,2022年参选后成为川普铁粉,如今被视为第三任期副总统热门人选。

 肖恩·汉尼提(福克斯主播):曾试图保持“新闻人”中立,在与川普建立私交后,几乎变成白宫的“非官方发言人”。

 马斯克:曾因气候政策与川普决裂,后来因商业利益和共同仇敌(媒体与民主党)重新走近,最终在社交平台上为川普阵营打开话语空间。

 这些人不一定真的喜欢川普,但他们都知道:只要站在他身边,就能分得“舞台中心”的光。

在川普身边,你能看到一条清晰的规律链:

 面对面 → 情绪松动 → 人际绑定 → 利益期待

 不少人都是在靠近川普、感受到权力中心的诱惑后,主动调整了姿态。虽然比尔·马赫在节目中说,他会继续客观地评判川普——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怎么不被名人的“光环”带偏?

 我们常说“眼见为实”,但现实中,很多人(尤其是名人)会刻意让你看见“好”那一面。想要客观评价一个人,就特别需要分辨“行为”与“语气”的欺骗性。

 一个人是否温柔可亲,和他是否伤害他人,是两码事。很多独裁者私下对人彬彬有礼,但政策却残酷无情。亲切的语气不能抵消残酷的行为。

 一个人的品格,不在于某次晚宴上的态度,而在于他长期在不同权力位置下的表现。他如何对待弱者?他镜头后是否仍守规则?他面对权力时,是愿意被制约,还是想操控一切?

 作为一个总统,是否尊重法律程序、是否接受他人监督——这些才是真正揭示一个人“政治人格”的地方。

 通过比尔·马赫的经历,让我们清楚见识了“名人的双面性”——为了动员情绪与凝聚支持,川普在公众场合可以上演怒火、偏执与强硬。但在私下,他又懂得怎样用礼貌与幽默打动人心,模糊对方判断的边界。

 这正是我们判断公众人物时最容易上当的地方。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642088870我来自杭州,现居加拿大。关心世界,专注女性、儿童和动物,喜欢阅读、散步,用心理学角度观察生活并且分享。擅长喝茶和睡觉。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马斯克的“末日军团”为何会被曝光

美丽脖颈下的十字架,为何让很多人焦虑

万斯的眼线、小泽的T恤、马斯克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