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Ch.1 這樣的公司你想進嗎?

LynnLi 的設計思考觀察筆記
·
·
IPFS
·
徵才也有 UX,企業形象很重要的啊。
圖文無關,單純放著讓連結縮圖有畫面XD (素材來源:https://x.com/__LONPEL__)

這是今天發生在群聊裡的一個小事件。

當我看到的時候話題已經差不多結束了,加上以當事人這樣的應對態度,我覺得這件事還是我自己搬來自己家說就好了。

先說結論:
當事人在應對群友問題的態度,對我來說已經是給公司招黑了。🤣

簡單說明一下來龍去脈

當事人(下稱 H )PO了自家公司在人力網站的職缺。過了一下群友詢問了關於 H 的公司產業相關的問題,H 認為自己與公司簽訂了所謂保密條款,對於群友的詢問無法給予回應。

說到這邊觀眾可能會認為,群友是否問了什麼很冒犯很機密的問題?
以下為我在群內看到的提問:

「產品什麼服務? 」
「跟博弈產業有關嗎?」

乍看之下是滿基本的問題。
但 H 始終表示他沒辦法透露這方面訊息因為他簽了保密條款(再三強調),群友紛紛表示如果連自家公司的產業性質都沒辦法表達清楚,那他們對這份職缺與公司抱持了很大的懷疑是很正常的。

當然嘛,工作已經很辛苦了如果工作還是條賊船豈不更苦?

結果 H 後半段讓我覺得他有點惱羞,可能真的沒有辦法解釋太清楚,或是找不到能夠譬喻的方式。H 的應對態度到後面讓整個群組陷入劍拔弩張的狀態。

「每人想法不同,你面試老闆會親自說,我就一個簽條款的員工,何必緊咬這個。」

「你們可以給其他有求職需求的人建議,但我有我的顧慮不能直說,不知道為啥有些人冷嘲熱諷,其實挺奇怪的,會讓我忍不住想說,對,你最棒,你最會看,冷靜的字眼,其實在工作中的溝通是很重要的,減少冷嘲熱諷吧。對,就是在說你。」

H 犯了兩個很大的錯誤:

第一、你要來 PO 職缺來找工作夥伴,你卻連自己的公司做什麼的都講不出個具體,被懷疑真的只是剛好而已。

有一個非常官腔但保證不會吵架的回應方法:

「基於立場我沒有辦法立即提供答案,我會將大家的提問蒐集起來一併給相關人員確認,謝謝大家的提問。」

然後要記得真的去問,順便搞清楚保密條款是保哪些密,至少群友的那兩個問題應該是要能回答得出來。這樣回應應對,不會讓人覺得你在唬弄大家或是懷疑你們公司有問題。
真的不需要一直強調保密條款,你要保什麼密我一奈米的興趣都沒有

還有,既然你要來發布,你就要對這份資訊的細節至少有90%以上的把握,一問三不知還一直迴避重點,就是很可疑啊不懷疑你懷疑誰?

就算真的貴公司目前製作的產品是保密,沒有對產品指名道姓也不提及合作對象的前提下,只說是什麼性質應該不會有人精準命中產品的真身吧?

(我認為群友應該只是想知道該公司是做娛樂、生產力APP或是網站服務之類的大類目而已,那個也會算機密嗎?)

群友 M 建議我覺得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如果公司禁止公開是什麼產業,可以轉個彎說服務的 TA(目標客群)是誰就好。」
(禁止公開產業會讓公司被懷疑得很慘吧怎麼可能會禁止XDD)

第二、脾氣灑在大環境上是非常不成熟的行為。

H 有些話讓我覺得他超級不成熟(其實整段都……嗯。)

「只能說,你們高興就好,說我卸責,我也是挺傻眼的。」
「難道我要把公司機密在這公開場所都巴巴巴講出來嗎。」

ㄜ,同學,公司產業應該跟機密沒有太直接關係。
如果真的不好說,利用上一段群友 M 的建議也是個好方法。

直接在4999+人的群組就地惱羞輸出,我們才該傻眼啊 H 同學。(゜ロ゜)

我昨天想到其實可以以蟹堡王為例(蛤)
群友今天只是想知道「你蟹堡王這家店賣哪些東西」,但 H 卻一直卡在「他不能講出美味蟹堡的秘方」,然後跟群友在那邊吵架😅

※群友的回應蠻有道理:
你沒有要好好回答大家的疑問,只說有經驗自行判斷就好。如果你是一個HR 完全是不及格的。即使你不是 HR,你代表公司宣傳徵人消息,其實也就代表公司第一線的角色。」

※有人資經驗的朋友表示:
「身為前 HR 遇到這種豬隊友他一定會被我電死,無論如何你出去就是代表公司,當然可以放點消息給人面試方便,但詳細能說不能說自己也搞不清楚不清不楚,路人以為是詐騙公司怎麼辦🤣」

是吧,搞不清楚到底是真心幫公司添新血還是想把公司打得七孔流血了。

其實有很多好方法可以完美平和地處理一切,但 H 選擇了最壞的方式。不僅讓群組當下氣氛緊張,還可能間接讓外人對該公司有了不好的印象。

以上為我個人經歷分享,基於保護當事人與當事公司,這邊並不會提供任何本篇文以外的資訊,僅是敘述此事件供正在找同事的朋友或企業們做個範例參考。

願所有求職者能找到滿意的工作,所有企業能找到投緣的求職者🙌✨


CC BY-NC-ND 4.0 授权

沒按還是會更新,按了不會加速更新,所以按不按自己決定就好了(?

LynnLi 的設計思考觀察筆記從事美術設計十年,跨足教育、電商、科技等產業,對設計與人之間的連結充滿熱情。近年開始投入UX設計學習,不只關心美感,更關心使用者的真實感受。我希望成為能從使用者角度出發,打造更好產品。 👉🏻https://portaly.cc/lynnli9202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產品研究
4 篇作品

自由研究 Case 005. 多面向探討各種促銷活動 feat. 三刀流群友們

自由研究 Case 004. 知名模型廠商包裝材質更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