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年度問卷 | 致敬2019
你的2️⃣0️⃣1️⃣9️⃣使用进度:▓▓▓▓▓▓▓▓▓▓▓▓▓▓▓▓▓▓▓▓ 99.9%
致想了想,好像确实很久没有进行过所谓的「年终总结」了。从一开始在微博上写点东西,到后来在朋友圈的感慨。再到最近这两年,更多的时候可能只是给自己的一句话而已。
从「公开」到「圈子」到最后的「私密」。就像愈发不爱用朋友圈一样,似乎越来越不希望表露出自己的「心路历程」了。
或许,是害怕某处被戳到之后的手忙脚乱吧。
11.最後,能否分享你在 2019 年最常聽的一首歌、最愛的一本書、印象最深刻的一部電影或最大的一個腦洞?
把这道题抽上来,是因为这首歌真的唱出了一些东西。
怀念过去,反思未来,活在当下。
如果不介意,可以把它当BGM接着读下去~
1. 2019年只剩下不到十天,分享一件在年初想不到今年會發生的一件事?這件事對你個人生活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应该算是交换回厦门大学了大半年,虽然有那么几个月是自己硬拗到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曲线救国」吧。从小我住在厦大隔壁,我在厦大一条街奔跑,在厦大篮球场打球,后来还在厦大教学楼取景,再后来「唾弃」厦大成为景点连本地人都无法随意进出··· ···说来好笑,我的小学、初高中都在我离开后并入了「厦大附属」的名下,而我在校的时期都没有沾上过光。因此,我的确从没想过有一天我能以「学生」的身份坐进厦大的教室。
但,这次的交换对我来说也是冲击的 。2012年我交换至台湾的时候,或许本身并没有太多「求学」的欲望,这个在《「在台陆生」看台湾(一)》里曾提到过。而2019回到厦大,本身带着「博士生」的身份,自然希望能和老师有更多的交流。但某门课的第一堂课后,我去和老师说「我是交换生,想了解您这门课···」话音未落,老师头都不抬的问「要不要学分?」,那种豪爽让我觉得她当场就能把成绩给我。而随后几门课的老师多多少少对于「交换生」所抱持的都是类似的态度。
或许是我选课的问题,也或许是我太「敏感」,但那段时间里给我的感触还是有的。尤其是高等学府中,「教学相长」的感念或许真的被弱化了很多。而在这样的趋势下,所谓的「交换生」身份的缺失(甚至一开始连图书馆不能借书···),更是让我感到郁闷。的确,从前的我会觉得老师你干嘛管我,不点名不挂科就是nice。而如今,不顾课堂秩序、照本宣科的教育方式,真的能够「教育」吗?
同样,(起码我被)置于这样的环境下,该如何「证明」,又该如何「正名」自己呢。
2.說一件在2019年讓你覺得最無能為力的事。你有沒有試圖改變它?如果改變不了,你是如何與它相處?
家人住院,外婆在今年的9月和12月两次入院。第一次是自行车的刹车断了,摔下车撞到头,第二次则是以前胆结石的后遗症,胆管堵塞引发胰腺炎。第二次经历了转院、急诊和ICU。那种无力感是由内而外的蔓延出来的,尤其是ICU的家属区,那种窒息感。
我一直覺得我是被外婆带大的。但凡有同时见过我和外婆的人,都会从她嘴里听到当年我被轉交給保姆的故事。外婆要回老家,父母要工作,繈褓中的我被寄託給一位本地阿婆。我當然不記得這件事,但這對於外婆來說卻是歷歷在目。她教給我待人處事的方法,教給我處理生活的技巧,教給我保養身體的土方。她是我最不願去碰觸的「軟肋」。2018年初她第一次因為急性膽囊炎進手術室時,僅僅是看到這個消息的當下我就泣不成聲。
而面對這一切,我又能改變什麼。
生老病死,珍惜眼前。
3.在2019年,獲得了什麼讓你最有力量感?
知识!厚顏無恥的說,自己覺得在2019年,應付博士的學程相對輕鬆了許多。可能是積累了一些東西了,也可能是多少有點開竅了,更可能是臉皮已經厚到一個境界了。
2019年下半年有幸到一所學校兼了一門課程,雖然不是什麼好學校。但是一個學期的備課、交流和反思也給到我自己很多的啟發。在我看來,備課像是回顧自己已有的所學所感。交流則是要把自己所積累的一切合理化的產出,自認為這點非常重要,倘若沒有辦法交流/傳播,不僅僅是在當下這個時代會被埋沒,它甚至可以不存在。而反思更像是自我盤點,備課時所積累的那些在輸出的過程中,是不是有不足的、偏差的地方,哪裡還有,哪裡還能更好。
同時,我愈發相信,自信和谦虚是并存的。
4.描述今年遇到的一個让你想起就感到温暖的人?
今年遇到的人里,似乎没有。
這樣想来,我好像是一个很念旧的人。不愿处理新关系,甚至不喜社交。
Anyway, @DaisyChen , I just wanna be with you.
5.有沒有什麼時刻讓你意識到時間消逝,你會不會對此感到慌張?
其实每天都多少会有这种感觉,但是我就是控制不住我记几啊哈哈哈。
之所以会有感觉,是因为我习惯要每天要办的事写在纸上,做完一件划掉一件。因此常常感叹「事情都没做完怎么一天就快过去了」。这样做的初衷当然是希望给自己一点压力,但至少大部分时间不会慌张。
唯独有一次真的慌了,9月初在台北,刚刚结束马来西亚的旅行,爽了一个暑假。导师突然来信:「文章如何了?」。一时间,天雷勾地火万千草泥马在心中奔腾而过。虽然暑假除了旅行,大部分时间我都在磨洋工看文献,但这突如其来的关心,着实让我慌了一阵。一方面是担心写的不好被导师抛弃,另一方面,万事开头难,我特么还没开头呢这时候!
好在,两个月的文献和过往的一门课程内容救了我。前些日子收到消息,导师计划把我放入课题计划中。万幸,感恩。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感到适当的慌张,或许是好事?
6.2019又被稱為「割席年」,在这一年,與朋友、親人、愛人保持親密,对你来说,是更容易还是更困难了?
自认为,对于家人而言更容易了。随着经历和阅历的增长,似乎越来越能理解他们为什么「这样想」「这样说」或「这样做」了。
有些时候未必认同,但慢慢开始能心平气和的去理解了。
而对于朋友来说则更难了。本身朋友的数量就有限,我又是那种几乎不会主动去联络感情的人。同时,大家都已经从学生时代那种「没心没肺」的阶段蜕变出来,或多或少的开始焦虑、开始奔忙、开始隐藏。
隔着一条海峡,隔着手机屏幕,有时候我会反思我是否真的了解现在的他们,他们是否又能理解现在的我呢?
7.相比一年前,你與身体的關係發生了什麼變化?你有更喜歡現在自己的身體嗎?
瘦了,匀称了。开始了比较有规律的健身,也更加注重饮食和天气。
不熬夜,少抽烟,保温杯随身带,冬天也不露脚踝了。
自律使我快乐。
8.你喜愛你現在所在的城市嗎?你會如何描述你和她的關係?
喜欢,台北和厦门都是,2019年在两岸来回跑。
像从卧室到书房,当然我可以在卧室看书,也能在书房打盹。
无论如何,这是我家,我可以嫌,别人不行。
9.過去一年,你能說出一個被他人改變的觀點嗎?
坦白说,太多了!其实在整个读博的过程中,无论是与师长的交流,还是对书本的诠释,甚至是和学生的讨论,无不在挑战着自己过往的认知和观念。当然还包括这个纷杂的世界,以及自己和自己对话的过程。这也是我当初来Matters「产出」的原因之一吧。
这个世界的讽刺在于,医学界认为被刺死的一声能唤醒国人的醒悟,而外界认为刺死一个一声能唤醒以了解的醒悟。
当然,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混淆和误解,尤其是一些冲击到「格式塔」(Gestalt)的信息。想到前些日子,一个学长关于「格式塔是人的本性」的解读:信息超载的当下,有一些预设的框架或是模因在那,以方便我们处理大量的信息。这个逻辑下看,信息茧房是有其合理之处的。不过,简单来说就是人的本性是好逸恶劳的,之所以「顽固」,某些程度上来说就是拒绝改变。因此,我开始试着去更全面的看待事情,也渐渐开始认同所谓「换个位置换个脑袋」的说法。
尽可能的去观察、沉淀、思考、辩证、批判。我希望我能做的更好。
至于观点,就像我常写到的,「一切都是过程」。这个时代太快了,什么都太快了。当然我不是想用这句话来搪塞自己,也不是要用「时代的巨轮」来碾压一切。更多的,应该是为了让自己安心,让自己能够更坚持、坚韧、坚定。
10.請填空:2019,__ matters
2019,organize and create matters.
愿我能够不时回顾、整理,反思、创造。
短短的内容,却也断断续续写了几天。有些问题比较有感触就先写了,有些问题真的答不上来,无奈自己思考还不够深入吧。因为是分开写,简繁体有时候懒得切换,还望见谅。如果问我今年最实质收获是什么,或许是打字速度又快了一些吧。
现在是2019年12月31号啦。真的,2019年就要过去了,又一个十年结束了。我还记得2000年报纸上报道的第一个「千禧宝宝」,而马上20后就将来到世上。他们看我们,会不会和我们当初看父辈的感觉一样呢。
他们终将长大,而我们也必须成长。
祝大家跨年愉快,2020一切順利!
以上,致敬2019。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