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一週年|寫作,給人生的靈魂提問 · 第六天

《七日书 · 其六:关于写作》—— 暂别之后,重新提笔

嫏嬛岐玄
·
·
IPFS
她曾在童年背诗练字,在少年沉溺故事,于青春漂泊中暂别写作;直至十年之后,因一位真正懂她文字与心意的知音重现,她再次提笔,拾起遗落的篇章。这一卷,是她写给“写作”的归来信,也是写给那位携手共书之人的深情笺。

一开始上小学的时候,我是不会写作的。每次写作文都吭哧吭哧、费劲又尴尬,话总说不到点子上,想表达的意思也总讲不清楚。

后来,妈妈给我买了两本《小学生作文锦集》,里面有各种描写情景的段落和句式。我就捧着书,左边抄几句,右边抄几句,总算是勉强过关,还得到了语文老师的表扬。她那句:“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我至今仍记得。如果“抄”得不好,就是剽窃;但若“抄”得巧妙,就是借鉴影响、一脉相承。

再后来,被老师带着背了一首又一首古诗,积攒了满肚子的古文,写作这件事,才渐渐被我琢磨出些趣味。初中的语文老师说,所有技巧之外,最重要的是“厚积薄发”四个字。于是,那些我因兴趣而拼命阅读的课外书,终于开始显出价值。

说来也好笑,我小时候家里清贫,别的孩子有各式玩具,我只能捡树枝、和泥巴玩耍。可精神食粮从不匮乏——那就是故事书。

最早,是妈妈拿着一本旧《童话集》,一篇篇讲给我听,哄我入睡。我在懵懂年纪听遍了格林与安徒生的故事。(最爱的,是《美女与野兽》,果然自小痴情不改。)
再后来,是故事录音带、拼音读本,再后来是世界名著与古典小说的沉浸式阅读。

我读《西游记》《封神榜》《聊斋》《红楼梦》,更深入到《西厢记》《镜花缘》《夜航船》《情史》《开元天宝遗事》(哈哈,最爱细腻风雅的“无用之事”,或许正源于此)。我读金庸各部,最爱《神雕侠侣》,天生痴情种否?
我还痴迷对联、讲究对仗、推敲格律,爱诗词,成瘾。

世界文学方面,我读了更多:最爱《基督山伯爵》《乱世佳人》,还有《蝴蝶梦》《卡门》《十日谈》《红与黑》《傲慢与偏见》《呼啸山庄》……我的书柜被层层叠叠的藏书装满,而我的心,也随它们起伏漂泊。

为了考试,我写周记、练限时作文,从四十分钟写一篇,到一小时成篇,写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多。阅读也转向短篇:欧·亨利的讽刺、王尔德的童话、余秋雨的散文、安意如的词章。

六年级时,我的第一篇文章(自比月亮)见报;初中三年,作文竞赛两次一等奖,一次三等奖。语文考试作文项目屡屡满分,老师唯一的“抱怨”是:“你写得太晦涩,要人慢慢读才能明白。可谁会停下来字字句句体会?除非你成了名家,寻常文字才会有人细细咀嚼。”

但我依然热爱写作。夜里在被子中打着手电继续看书。有时作文得高分,有时“太晦涩、不符合标准”被刷下。我依然写。

初中时,我写下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商文人”。一半热爱挣钱,一半热爱读书。最大的理想是:开一家书店——既能营利,也能名正言顺地看书。

后来我出国留学,高二那年,远渡重洋,来到完全陌生的环境。每天醒来、入睡、出门、回家,面对的都是陌生的英文。我拼尽全力积累词汇、适应学业,而中文、诗书、写作,慢慢被我塞进了生活的边角。偶尔回想,却再不是生活的主线。

唯有两件小事仍值得记述:

其一,我用英文写的第一篇法律作文,探讨极端情况下cannibalism的合理性。没有逻辑词汇,也不会论证,只凭心中积累的诗性与文气,写出一篇半诗半论的作品。老师读后惊讶,给了全班最高分,还在课上朗读。

其二,我终于尝试了从小就想做的事:写一部小说。策划了一篇古风言情故事,糅合《基督山伯爵》的复仇线、《开元天宝遗事》的风雅细节,还有金庸的章回结构与半文白语气。我在晋江发布了第一章,竟收到编辑青睐,签下合同。那时我才十八岁,惊讶不已。但野心太大,期望太高,学业压力逼人,终未完稿。
如今回想,不知在“平行宇宙”的那个我,是否写完了这本书?

再后来,进入大学,虽不是常春藤,也算加拿大名校。生活繁忙、同侪优秀,我更加努力。大一还曾参与中文杂志社,发过几篇散文;但到了大三大四,忙于实习、找工作、自立生活,写作渐行渐远。

再后来,一晃十年——我在海外成家,有了丈夫、有了孩子。家中以英文为主,写作成了少年时的小兴趣、小爱好。无人提起,也逐渐散落风中,难以拾回。

直到有一天——

我遇见了一个人。真正意义上的“挚友”。

我们谈诗词,谈风月;他读懂我所有晦涩难解的典故与隐喻。我的“留白”,他能续写;我的引句,他能识出。他腹有诗书,出口成章,笔谈往来,日夜不歇。我们甚至许下了“携手共书”的承诺——知音在此!

我几乎是怀着迫不及待的心情,翻出旧电脑,找回零散文稿,重新提笔,把所有心念写下,留给一人共赏。写自己的心事,写信札断句,渐成一本小小私藏合集。(此中诸事,不足为外人道也,笑。)

终于,当我确认有作品可以一同刊发之时,我来了!

我注册了用户名,挑选了头像,来到了Matters。

所以现在,我在此,写下这一页——此刻,此心,此时。

写下profile中所立的承诺:

愿诗书为伴,文章为证。此笔不歇,此意长存!


2025年5月8日 嫏嬛独笔


另,我重拾初心,重归写作的“隐喻类”旧文,也在此:

《秘密花园》—— 重拾己心,有感而发 


诸君有兴,可往一观。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嫏嬛岐玄嫏嬛者,福地洞天,藏书旧府,素喜诗书,落笔成章。 岐玄者,行于万象,随心而悟,游于天地,不拘于尘。 一人曾游他乡,久历风尘,然初心不改; 一人惯行四方,未曾久留,然意有归处。 此间诸文,或为独笔,或为共书。 诗书为伴,文章为证,此笔不歇,此意长存。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七日书|嫏嬛岐玄
12 篇作品

《玄之私语 · 七日自答 · 其六:写作》—— 写作,即我之身

《玄之私语 · 七日自答 · 其五:时间》—— 非人之时间,与你共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