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貢海藝術節——糧船灣

張少貞
·
·
IPFS
·
受西貢景緻、文化、生活啟發的藝術創作
糧船灣天后廟及廟前空地的藝術品。

現在香港年輕人最熱衷環保、綠色、保育、文化、藝術,從他們所辦的活動可見一斑。他們又喜歡連結不同類型,例如鄕郊和藝術對話,令訪客有多層次體驗。

西貢海藝術節|Sai Kung Hoi Arts Festival連結鄕郊和藝術,沿途是藝術家受當地啟發的創作,令人知道用上藝術的鏡頭感受西貢,西貢不止海鮮、行山和海上活動。一月完結,今年西貢海藝術節跨越四個島,策展者構思了跳島遊,特別和街渡船家商討加開船,以便遊人可在一日內去兩島,若要去四島,則要用兩天了。

導賞員介紹,島民舊物再用,舊氧氣樽作鐘敲打,通知返學、放學。

今年我去了糧船灣和滘西洲,以往都是匆匆一遊,今次參加導賞團,到訪較多地方,而且得知較多島和島民的歷史,其中最喜歡糧船灣公立學校啟發的木製藝術品,刻了舊生、老師的回憶,例如2004年畢業的鄭文傑說:「老師晏晝飯係學校有人煮,佢哋食唔晒,我地衝上去食餸尾。」剛瞥見,覺得滿是稚趣,再想想,數十年前漁民子女的生活,該是艱苦居多吧,他們衝去吃老師的「餸尾」(剩菜),事必有因。

島民主要是蜑家人(即水上人),故導賞員特地戴上蜑家帽。
藝術家特別邀請畢業生寫下回憶和感受,成為藝術素材一部份。
島上居民子女長大出外工作,居民減少,糧船灣公立學校因學生不足,已經結束。

廣和源是糧船灣雜貨舖,其二十二個字招牌一次過列出有售貨品,是舖頭特色。

藝術家馮偉強和徐啟軒復修廣和源招牌,保留字型、顏色及比例,並刻意把字型轉為立體,使招牌躍然於牆上。

藝術創作名「在廣和源與風共舞」

藝術節活動包括工作坊。

藝術家在作品內舉行工作坊,年輕父母帶子女參加。
天氣好時,西貢好美。

糧船灣有利的質素較西貢碼頭那些「遊客店」好,吸引行山客、潛水客,有些甚至特地來光顧。

有利附近的海域,水質仍能讓魚生存。
有利店東家庭代表,做西貢海藝術節村民大使。

過年前,糧船灣居民特製人手磨米年糕,試了生磨薑汁年糕,不俗。取糕地點可以是西貢市、馬鞍山或等地,可和居民商討。今年錯過,明年請早。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