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第七天|以家為始
作為七日書活動的最後一天,原本應該依循前幾天的風格繼續書寫,但今天家裡發生了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我還是想為這一刻留下一點記錄,讓未來的自己有機會回顧並緬懷。
今天一早醒來,就發現躺在病床上的奶奶已經不在了,被移往辦理家祭的場所。家中的其他長輩也都忙於處理後續的事宜。從幾天前還能正常交流,到後來只能以眼神互動,再到連眼睛都無力張開,這一天的到來其實是有跡可循的。畢竟奶奶年逾九旬,又是血癌第四期。據負責輪班照顧的家人說,她走得很安詳、平靜。
奶奶臥病期間,我也不時經過她的房間。即使無法言語交談,仍覺得應該多看她幾眼,多少是情感上的牽掛,也是一種想要減少遺憾的本能。自從父母離異以來,從小學到高中都是爺爺奶奶一手帶大。一路走來,經歷過他們嚴格的一面、令人煩躁的一面、過度關心的一面,但同時也感受過只有家人才有的包容、無私,和她慈祥的笑容。
稍感遺憾的是,近幾年工作日忙於上班,週末也常有自己的安排,因此與晚年的奶奶互動的時間相對少了些。不過年初曾幫她整理房間和倉庫,那半個月的相處,算是稍稍彌補了這段關係的缺席。另外比較慶幸的是,後來有從醫院的安寧照顧轉為將近半個多月的居家安寧照顧,讓奶奶能夠待在自己習慣的家,我們也能夠在最後時常陪伴在身邊。
或許奶奶也早有預感這天將近。在還能行動的日子裡,已經將一些重要的事物交接給了家人,甚至在幾個月前果斷賣出所有持股,無形中也避開了近期川普關稅消息帶來的市場波動。她對於資產的安排也早有交代,讓人相信這一切準備,將足以避免往後家族成員之間出現不必要的爭執。
目前的初步後事處理暫不需我參與,我便依原定計畫出門散步。然而,所到之處無不觸景生情:
經過廟宇,想到奶奶曾經頻繁前往各大寺廟捐款與祈福;路過水果攤,浮現她清晨提回水果的身影;看見餐廳,湧上過往一家人聚餐的溫馨記憶;在百貨公司看到美好的商品,卻忽然意識到再也無法買來與她分享。
原以為自己歷經了不少社會歷練與生離死別,能夠冷靜面對離別的情緒,卻仍然在面對奶奶離世的這一刻,悄悄落淚。
十多年前爺爺離世,今日輪到了奶奶,讓我再次體悟到——人生真的沒有多少個十年。時間的珍貴,是無法逆轉的。也更加明白所謂「追求名利夠用就好」的含義。當錢財已超出風險與通膨的基本需求、當身邊的社交早已多於自己能用心維繫的數量,繼續追逐又有什麼意義?把有限的時間浪費在爭一口氣、內耗、做著自己無興趣的工作,甚至為了與他人比較而表現出優越感,真的值得嗎?如果分享比獨自享樂更加得開心,為何不多與他人分享呢?
這些疑問,本就是生者在日常中時常面對的,但唯有在死亡面前,它們顯得特別具體、也特別真實。或許,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功成名就,不是贏過誰,不是單純的享樂,而是能否在回顧這一輩子的經歷時,擁有一段「無憾的回憶」。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