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者所需要的並非威嚴,而是廣納意見:《15歲開始的領導養成課》

射手媽咪婷婷
·
·
IPFS
圖片來源:金石堂


關於當個「領導者」,我個人其實一直相當排斥,但偏偏做過許多測驗都顯示我擁有領導者特質,也著實讓我感到相當納悶,畢竟我向來崇尚自由,也不喜歡指使命令他人,更不希望成為眾人聚焦的對象,為什麼會適合當領導者呢?

《15歲開始的領導養成課》這本書解答了我的疑惑,原來一位真正的領導者並非以權力迫使他人順從自己,而是應該先認知到人本來就不可能輕易聽命行事,而我們所傳遞的話語也未必能輕易讓人所理解,也就是說領導者並不是只要具備威嚴或擅長施壓就適合擔任,更遑論心存野心想掌握權力的人,反而是積極尋求所有人的共識,為全體的自由與幸福為福祉的人才是適任者。

我覺得很難得的是這本書的作者工藤勇一身為校長,卻不認為許多既定的校規就是合理,更不認為「承襲傳統」是美德,而是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反思到底當初制定這些規定的理由為何?是否符合所有人的利益?又或者侵害了某些人的權益?做與不做的影響又是如何呢?可說是一位非常懂得深度思考的校長,也為學生示範了何謂「真正的領導者」。

在書中不斷反覆強調的這種思考能力正是critical thinking,可以譯作批判性思考、深度思考、看穿本質的能力、斟酌思考、分析思考,而具體實踐的方式則是別妄下定論,也要盡可能避免「感情用事」及「二元對立」這兩種阻礙思考的方式。

我們過去都被教育應該「少數服從多數」,但作者說其實應該要創造出不捨棄任何一個人的社會,雖然過程恐怕較耗時費力,但致力於找出所有人都能贊同的事情,應該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目標。

透過這本書可以了解到原來領導能力需要具備的不只是釐清目的為何,也需要了解他人的想法,並且以不犧牲任何人的意見為前提找出群體的共識,其實很需要包容力,也要懂得傾聽及尊重,尤其該如何下放權力,又能讓事情取得圓滿的結果,作者在書中都有很明確的指引與解析。

作者說:「理解自己與理解他者其實是一體兩面。」

我們透過與人溝通不只是想要達成特定的目標,也從中更加了解自己,原來那些堅持都是基於自我要求或原則使然,但放到群體當中是否真的合適呢?透過這本書讓我了解到原來領導者的角色並非使人懼怕自己,而是應該用更開放的心態去重塑嶄新的形象,讓每個人都能發自內心參與且樂在其中,同時活用有能力的人才,我想這就是極為成功的領導者了!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射手媽咪婷婷射手座,全職媽咪/斜槓寫作者/新性感雜誌共同創辦人 喜愛音樂、電影,更熱愛閱讀,資訊焦慮症患者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3298701145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5d4b0ef1fd89780001fc7e91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兒童繪本】撿到紅色手套

「母親」是動詞,而非「名詞」:《沒有小孩的她們》

【兒童繪本】民主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