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是動詞,而非「名詞」:《沒有小孩的她們》

射手媽咪婷婷
·
(修改过)
·
IPFS


圖片來源:金石堂


每逢佳節與親人團聚,總是脫離不了被詢問結婚生子的問題,也造成了許多人的心理壓力與困擾,到底生不生小孩跟家庭是否圓滿有著什麼樣的關聯?不生小孩的女人難道人生就有缺憾嗎?

想起前陣子某位歌手與年紀比自己長的另一半結婚,不料在婚宴上卻遭到長輩當眾催生,完全不顧及這位新娘早已過了生育期,實在令人替這位新娘感到委屈且心疼。其實一位女性沒有生育的原因非常多重,可能是基於本身的意願,或是迫於現實的考量,亦存在內心對於未知的恐懼,而《沒有小孩的她們》這本書則是由歷史學家佩吉.海芬頓由自身出發,探討女性沒有生育的各種因素,以及大眾對於未生育女性所抱持的想法。

直至今日,仍然有許多人不認為女性可以自主選擇是否生育,而是把生育視為女性來到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任務,而不生育的女性也總是被批評為「自私」,彷彿她們不應該為了事業而盡全力,甚至不該貪圖個人享樂而無視國家社會的人口危機。

然而,是否生育在女性之間也似乎存在著一道鴻溝,當彼此談論的話題愈沒有交集,自然也拉開了物理上的距離,也因為生活上的經歷確實存在許多差異,而更難以彼此理解與認同,就如同書中所提及母親與非母親陷入「內戰」,而被詢問你站哪一邊的時候,是否與作者一樣去思索到底「哪一邊」的想法所為何來?難道非得要各自站隊,而不是尊重彼此的生育選擇?

很喜歡書中提到黑人、酷兒和原住民女性主義思想家說「母親」最好用來當作動詞,而非名詞的說法,也就是說母親是你正在做的事,而非單單只是身份的稱呼。而書中也提及「總是有辦法」這種說法空洞又不切實際,這讓我想到許多長輩總會如此勸說,並且以「孩子會帶財」來催生,但進一步詢問是否提供援助又得到沈默的答案,也凸顯了這種激勵人心的話語根本只是不負責任的言論。

我認為女性從古至今被剝奪的始終是「自由選擇」的權利,在生育的議題上,無論是墮胎的選擇、事業的選擇、不生育的選擇,似乎都很難只停留在個人的層面,而是上升到國家社會的發展,甚至需要由法律來制定規範,只因為女性擁有生育的能力,所以必須得背負更多的社會責任。

「生育率下降」是一場全球性的趨勢,而我們也確實見證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災難,以及更難以生存的經濟考驗,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地球上的人口已經突破八十億,加上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發展,已經對地球造成不小的負荷與影響,說不定人類日益下降的生育率也正是符合地球承載的現況,所以我們到底該從繼承子嗣的角度去看待,還是國家利益的視角,甚或是地球存亡的宏觀層面呢?

這本書以橫跨政治、歷史、經濟、社會、文化等多重視角來闡述女性的生育議題,也希望大眾能以更包容理解的心態去尊重女性的每一個選擇,而非粗暴地替任何選擇貼上自以為是的標籤,也期待國家社會能為有心想生育的女性創造更友善的政策與環境。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射手媽咪婷婷射手座,全職媽咪/斜槓寫作者/新性感雜誌共同創辦人 喜愛音樂、電影,更熱愛閱讀,資訊焦慮症患者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3298701145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5d4b0ef1fd89780001fc7e91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兒童繪本】民主比較好!

人生沒有理所當然:沒有「應該要」,只有「你想要」!練就跳脫框架、突破自我設限的全方位思考方式

晶片、能源、巧克力:從世界地圖看見30個國家的經濟動能與投資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