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棄之島》——耽美於無人之境的浪漫

KJOH
·
·
IPFS
·
今天吹頭髮的時候又想起這本書。

那些地方介於虛幻與真實之間。你會知道也曾讀過它們的存在、在地圖上,在新聞裡、在文史課本中,一閃而過。它們可能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地方,也可能是被遺忘、被封鎖、被人類拋棄的邊陲之地。

作者以詩意的紀錄片口吻,又再度為我們留下這些不可思議之處曾經存在的證據。那些荒蕪之地,那些不被需要的島嶼,在他的筆下並非冷硬事實的羅列,而是極具情感重量的敘述,像是對一位失落戀人的溫柔回望。

「我們被困在這些故事裡。離岸,不見彼岸。以為逃脫,其實只是逃到另一座島。從這裡到那裡,從一段歷史到另一段歷史,沒有真正的邊界,只有水與時間的分隔。」

這句話像是這本書的密語。每一次打開,就像掉入另一個時空,你能深深埋入那些危險又荒涼的地帶。書中的每一張照片、每一段敘述,都像替那片孤寂留下證據。


那些島嶼不是消失了,而是像某些記憶一樣,暫時被遺忘。

有些島,曾經被列在航海圖上,被畫在世界的邊緣。後來,那些圖更新了,這些島不見了。地圖上不再標註它們,但它們沒消失。只是被暫時忘記了。

這句話讓我想起自己與這本書的奇妙重逢。我在台北遇見過它好幾次,在圖書館、在書店,像是城市偷偷替我保存的遺跡。我與城市共同擁有這本書,也共同遺忘、又共同想起。

從封面到書中作者精選的照片,每一頁都好美,美得讓人屏息。這些影像彷彿能聽見風聲與海浪,時間被靜止,遺跡也因此活了過來。有趣的是,這本書好像也流浪在城市中。我在台北的圖書館裡遇見過三四次,正如我首次拿起這本,便是在某次週末時圖書館的運書車上拾起的,也在書店裡偶然重逢過。就好像我和這座城市,正一同收藏著這座《遺棄之島》。

每次拿起這本書,總像再次掉入另一個時空。你會深深埋入那危險又荒涼的島上,孤寂卻帶著吸引力。你閱讀的不只是文字,會佔領整片孤寂,並讀取那無人之境裡的歷史,更是一種完整的世界構築:在作者用心編排的敘事裡,你在文字投影出的擬真度相當完整的環境裡漫步,得以安全地觀賞、自由地漫遊,在那股神秘的氛圍中被包圍、滲透、沉浸。

作者並不誇張地敘述那些歷史的悲傷,而是讓殘存的物件自己說話:「它曾經有過明亮的未來,但未來沒有來。」

他們曾以為會在這裡生活一輩子。建學校,蓋教堂,種下果樹。它曾經有過明亮的未來,但未來沒有來。只留下空屋與生鏽的招牌。

這樣的語氣,既平靜又哀傷。

相片裡沒有人,但有很多生活的線索。碗盤、衣物、破碎的標語。影像是一種證據,也是一種想像。讓不存在的成為可能。

這也是為什麼我每次翻閱《遺棄之島》,就像走進一座被遺落但精心策展的迷宮。你在其中可以安全地觀看,任由那股神秘的氣氛蔓延、包圍。


每一次的閱讀,都是一次重溫荒涼的舊地重遊。身處於廢墟之中,卻感受到一種溫柔的詩意。那裡沒有喧囂,只有風與海浪的聲音,還有你自己。

廢墟裡的詩意太動人了。那些殘破建築的線條、那些早已消失的人類活動痕跡,都被鏡頭與文字柔和地記錄下來,像是在遙遠的回憶中找到細緻的溫度。每一個觀察與感受都扣人心弦。這是一場優雅的迷失,一種享受孤獨與未知的冒險。

我尤其喜歡這樣的無人之境。在荒蕪中獨自旅行,反而感受到一種純粹的自由。正如作者寫道:「幾十年後,大自然回來了,把這座島重新變成野生的。人造與自然混融,沒有界線。」

他們走了,建築留下,器具留下,爐灶、椅子、腳踏車留下。海風吹,雨打,鹽氣腐蝕。幾十年後,大自然回來了,把這座島重新變成野生的。人造與自然混融,沒有界線。

我一直很喜歡廢墟,喜歡無人之境包圍我的那種靜默感。像是在迷宮中迷路,又在其中找到自由。

斯沃納島特別打動我,那是一座屬於一個人的孤島。也許正因如此,我才對它特別著迷。像是在一夜難眠後泡的一杯熱茶,孤島的大自然空無一人,卻野性十足,充滿魅力。那是一種讓腎上腺素奔騰的探險感,也是一種歷劫歸來後,得以品嚐的安逸。

島嶼並不只是被遺棄,而是被時間輕輕放下,等待另一種存在方式的回歸。就像我在筆記裡寫下的:

許多地方的『荒廢』其實是文明的休止,是不同型態的再生。這些空間不是『失敗』的產物,而是從人類手中退場,讓自然重新上場的舞台。」

提到野生動物回到核區中繁衍、生活,牠們比人類更能在這片不適宜居的土地上繁榮起來: 「牠們對我們無須感謝,只是繼續以牠們的節奏活著。」 「野性而美,靈活而堅韌。」那一刻我幾乎有點羨慕牠們,能在這樣的世界中生活,而不是總在文明與毀滅之間掙扎。或許真正的自由,就是被遺棄之後,重新尋回與土地的親密關係。

如你我都曾在這本書裡迷路,卻也在靜謐中得到回聲。這些被標記為「無用之地」的島嶼,正在進行屬於它們的修復與重生。


這是一本會讓人反覆重讀的書。每一次翻開,都像是站在島與海的邊界上,凝視那無盡的孤寂與美。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