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記 | 二〇二三年四月

DiaryofApril
·
·
IPFS
·
也許人生的某些時候,我們只能用沉默來作爲結束語。重要的並非是我們有否曾與對方道一聲認真的別,而是我們自己願意讓一切成爲過去——願意與過往告別,才是真正的告別,才是最好的告別。

1.

我喜歡行山的原因之一在於,當我回頭看自己走過的路,會覺得很有成就感。我是個喜歡量化effort和result的人,我喜歡「看到」成就。


2.

很懷念畢業之前行山的日子。

半夜即興和好友上山,在海拔957米的大帽山山頂上過夜。即使把背包裏所有的衣服都穿上,還披上了額外的毯子,依舊被凍得無法入睡。於是我們將自己從睡意中拽出來——聽歌,仰頭看星星,在手電筒微弱的燈光下看書,在寒風凜冽的冬夜等時間緩慢流逝,期待日出的那一刻。值得一提的是,我們還很幸運地遇到了流星。

畢業之後,他回了上海,我搬到了九龍;沒有了可以即興出發、不顧後果的朋友。

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就只是短暫的一段。


3.

做了Marketing之後發現,世界上什麽都可以作假。我們活在一個由愈來愈精美的表象所構成的虛假世界。


4.

那天和Jade聊起我們曾經暴飲暴食的時光,「我們病態地想要通過吃東西來填補空虛的那部分,但豈不知我們需要的根本不是食物。」


5.

一句摘抄:

Life consists not in holding good cards but in playing those you hold well.

—— Josh Billings


6.

辭去了上一份工作之後,我一直以爲第二份工作可以很開心。但事實上,工作就是工作,不同點只是在於:令你開心和不開心的部分的比例。

知識和能力賦予自己選擇的權利。在什麽都沒有的時候,沒有資格要求太多。感受到痛苦意味著自己存在不足,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此中成長。


7.

喝完酒到家,堅持卸妝洗漱後倒頭就睡,一覺睡到了早晨五點多。

最後一個夢是回到了破舊的老家——赤裸而粗糙的紅磚,只能遮住半面窗的窗簾,需要蓋很多層不同顔色和質地的毛毯和被子才能感受到的溫暖,以及那扇需要用棍子才能閂住的木門;而已過世的爺爺出現在我的夢裏,他正準備出門捕魚。我説,爺爺你要出門嗎?那我就不閂門啦。

他在我18嵗中學畢業的那一年過世。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與真實——他的手掌在我的手掌裏變得冰冷而僵硬。

從那以後,每次在我看清他之前,我都會先從夢裏哭著醒過來;再後來,我愈來愈少夢見他。媽媽說,是爺爺不想我太傷心。這次是我第一次清晰地夢到他,唯一一次和他説了句完整的話。

我想我已經開始慢慢學會放下。


8.

最近在思考宗教之於人的意義是什麽。

曾經有一位教會的姊姊對我説,你可以問任何的問題。我思考了一陣問道,「 爲什麽我們不相信自己,而要相信神?」她回答我,「因爲人是脆弱的。如果人只靠自己,就會很痛苦;而神永遠是萬能且强大的,你永遠能夠相信他。」

大家所追尋的神,其實是否只是無條件包容與支持自己的一片聖地呢?祈禱,贖罪,獲得内心的平衡,獲得力量。

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説,我們是否可以做自己的神——我們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接納生命裏的失敗和破碎,就像接納成功和美麗。


9.

世間的大部分事情都經不起推敲。一推敲,很容易就會看到人性醜陋的那一面。

我想起長輩常説的「 難得糊塗」。


10.

那天和朋友分享,我曾經有一個很喜歡的男孩子。與其將一切歸因為喜歡,不如說「這份情愫是因爲無法散去的遺憾才讓我念念不忘」更爲精確。

我説,已經過去一年了,也許是我潛意認爲從未有過認真的告別,才一直放不下;而她面對我打算發訊息給他的想法,亦給了一些自己的意見。

也許人生的某些時候,我們只能用沉默來作爲結束語。重要的並非是我們有否曾與對方道一聲認真的別,而是我們自己願意讓一切成爲過去——願意與過往告別,才是真正的告別,才是最好的告別。

Apr.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DiaryofApril生活日記 | 個人成長 | 思考 | 旅行 | 攝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孤獨是常態

散記
4 篇作品

散記 | 二〇二四年五月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