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她赫赫有名卻缺乏記載 以小說重新想像艋舺「黃阿祿嫂」的生平—《破浪》
她是個無名無分的細姨寡婦,卻也是臺灣史上第一位女首富。艋舺有三好:「第一好張德寶;第二好黃阿祿嫂;第三好馬俏哥。」

細數台灣歷史上的知名人物,男性的比例總會多於女性,甚至放眼國際,扣掉女性權益抬頭、性別意識開始興起後的近現代,歷史幾乎可以說是男性的「專利」;但這並不代表女性在歷史的推動意義上並沒有貢獻,更可能的其實是在父權的思想底下,被強行抹去的事蹟與社會記憶。由於留下來的紀錄更少且破碎,讓後來的人們也更難去理解這些曾經重要的女性,但也慶幸有小說這個載體,可以在僅有的蛛絲馬跡之上建構出一個故事,讓讀者能夠想像那些可能發生過的事情,並且對歷史有更多解釋的空間。
歷史上沒有交代的 就交給小說來填補
由鏡文學推出的《破浪:艋舺女首富黃阿祿嫂傳奇》,故事主角「黃阿祿嫂」曾經是艋舺商場赫赫有名的人物,儘管處在男性為主的場域、父權思想依舊盛行的年代,她還是在繼承丈夫的事業後,成功打造出自己的商業王國,甚至留名於當時盛行的俗諺當中。然而,這樣一個大人物,不只沒有留下生卒年的紀錄,就連家譜上也不見記載,儘管考量到女性權益低下的時代,這或許並不是特例,卻依舊增添了「黃阿祿嫂」傳奇的神秘氛圍。
在沒有太多文獻的情況下,《破浪》中許多情節都只能依靠作者在有限的框架下用想像力填補,但另一方面或許也獲得更多能夠發揮的空間,以更戲劇性的情節,在讀者心中留下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黃阿祿嫂」形象。儘管它或許有些被誇大的風險,但想到一位在當時被稱為艋舺第二號人物,文獻流傳下來卻只知道她的原姓,書中的想像或許也並不是那麼超現實。
艋舺第二號人物 「黃阿祿嫂」的想像人生
經歷了百年的歲月,想要考究「黃阿祿嫂」真正的故事大概不太可能,而又有誰知道在台灣幾百年的歲月裡,還有多少「黃阿祿嫂」被埋沒在被父權掌控的歷史敘事當中。《破浪》以另一種方式,提醒了我們這號人物的存在,儘管它不一定是史實,卻也足以在讀者心中留下一點那個年代女性的想像,而這樣或許也已經是歷史小說所能夠做到最重要的事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