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第七天|未選擇的路
當AI打開通往平行宇宙的大門,我見到了「另一個我」。
那是一個由名為「THE-O」AI創造出來的虛擬宇宙,它根據我一生以來的選擇、經歷、遺憾與夢想,創造出一個可能的「我」。戴上猶如《加速世界》、《香格里拉》或《刀劍神域》那種類似神經連結頭盔,螢幕漸漸亮起,一個熟悉又陌生的世界展現在眼前。
在這個宇宙裡,我不再是平日都需要通勤到台北的我,也沒有按部就班地走進安穩的職場生涯,或者為現實的諸多焦慮退讓,而是選擇了「冒險」這個選項。
那個「平行我」,生活在Reykjavík的一間海邊小屋。屋前是一望無際的大西洋,屋後是隨季節變幻的極光與火山。我是一名自然攝影師,專門記錄極地氣候變遷的影像與聲音。我與一隻企鵝生活,名叫「Runa」,她是我旅程中最忠實的夥伴。
每天早上,穿上厚重的防風衣,帶著相機、無人機與記錄設備,前往冰川、火山或森林。紀錄冰川的消退速度,用聲波探測冰層厚度,也拍攝鯨魚穿越北極圈的壯麗畫面。這份工作收入不多,但靠著研究成果與拍攝獲得的贊助與展覽維持生計,獲得了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合作機會。
有時會受邀到各地演講,分享自然環境的變遷故事。但更多時候,我一個人坐在荒野中,靜靜等待黃昏的極光出現。生活簡單、孤單卻自由。我沒有每天查看股市,也沒有為下週的簡報焦慮;我有的是無盡的風、雪與靜謐。
與現在的我相比,那個我放棄了「安全感」,換來的是「體驗感」。我也看見那個我經歷了我未曾體會的風險與恐懼。有一次,我們在格陵蘭海岸拍攝冰裂現象時,雪地突然塌陷,我連人帶設備滑入冰隙中,差點無法爬出。還有一次,在挪威北部的山區,感染了肺炎,只能一個人住在醫院的偏遠病房,窗外飄著永不止息的雪。
面對那個平行宇宙的我時,並不總是羨慕的。那個我也會感到寂寞,也會懷疑自己的選擇值不值得。當他聽到家鄉親人過世的消息,卻因為工作與旅程在外無法及時返國時,他坐在荒原上,痛哭失聲。那一刻,我感受到自由背後的代價。
而我,也開始問自己:如果我當年沒有選擇讀商學院,而是追隨內心的聲音讀了環境科學;如果我沒有進入過一間跨國公司,而是去報名紀錄片課程;如果我曾經有勇氣離開熟悉的社會軌道,我的生命會不會更接近那個平行版本?
不過,這個問題無解。就像《命運石之門》的選擇,每個決定都會產生無數可能,而我們只能選擇走其中一條。但這個平行宇宙的經驗,讓我重新認識了「我自己」——包括那個曾經想過卻未實現的自己。
回到現實世界後,久久無法忘記那片冰封的海洋與廣袤的星空。雖然無法像那個平行我一樣放下一切去追逐遠方,但我開始調整生活的方向。我利用假期學習攝影,開始在Threads分享照片,體現的主題是「城市與自然的對話」。我不再把人生看作一條單線道路,而是一片廣闊的森林,每條小徑都有可能通往不同的風景。而那個平行宇宙的我,就像是某一條小徑上的指標,提醒我——還有可能性。
有時,我會夢見那個自己。夢裡,我們坐在冰原邊緣,一起看著北極光緩緩升起。他問我:「你後悔嗎?」我微笑地搖頭。「不後悔,但謝謝你讓我知道,我還能再多一點勇氣。」AI創造的平行宇宙並不是讓我逃避現實,而是讓我更清楚地看見自己。那個世界存在的意義,不在於它是否真實,而是它照出了我內心深處的願望與恐懼。而我,將帶著這些認識,繼續走下去——在這個我所選擇的宇宙裡。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