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一週年|寫作,給人生的靈魂提問 · 第六天

七日書|第六天|志業

亂世裡的說書人
·
·
IPFS
·
你會如何描述你跟寫作的關係?寫作為你帶來了什麼?你對寫作有著怎樣的情感?也許你已經很久不寫作,因為七日書開始慢慢書寫;又或者你一直筆耕不輟,說說你與寫作的故事吧。

我與寫作的關係,從最初的排斥,到成為個人興趣,最後轉化為謀生的工具,經歷了一段曲折的過程。

小時候在美國長大,只會說中文卻不會讀寫。來台灣就學後,國文成績一度低落,有半年甚至考出個位數。那時靠著近乎斯巴達式的訓練——不斷地默寫、默讀,才逐漸建立起基本的讀寫能力。對我而言,國文課極為乏味:老師用自己的詮釋當標準答案,學生得強記課文註解,死背古文和文法分類,寫作也受到嚴格限制,讓我對寫作產生了深深的排斥。

直到網路普及、部落格盛行,寫作才開始變得有趣起來。當時寫日記或分享觀點成為同儕之間的流行活動,也讓我開始享受在公開平台上書寫的樂趣。為了看懂動畫、漫畫與小說,我也經常反覆閱讀這些作品,無形中提升了自己的文字能力。後來陸續投稿小說和校園徵文,周遭的人也對我的文字產生興趣,這讓我對寫作產生了真正的熱情。

然而,大學時我曾因現實考量選擇會計系,並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過一段時間。雖然覺得走了好幾年的冤枉路,但是這段經歷也讓我的投資相比同儕更加的穩健。最終還是回歸興趣,轉讀哲學研究所。雖然我知道哲學相關的就業機會不多,但在求學期間我深入研究動物倫理、環境倫理、生物倫理、德行倫理與生命倫理等課題,也持續保持廣泛閱讀的習慣,同時沒有中斷在網路上的書寫。那時我想,即使無法走上學術道路,也希望未來能從事與寫作有關的工作。值得一提是畢業前,曾有幾次翻譯連續劇劇本的機會,算是人生中難得的經歷;而畢業後也很幸運地進入了與哲學相關的學術研究工作領域,至今已是第六年

我始終認為,寫作是值得終身精進的能力。書寫的過程,其實就是與自己對話。能否順暢地與自己對話,也反映出寫作能力的成熟度。若經常參與網路論壇或社群平台的公共討論,留言本身也是一種寫作練習。與其謾罵與貼標籤,不如透過文字傳達立場、激發共鳴,這就是寫作的價值。從他人是否能讀懂你的文字,也能檢視自己的語言表達是否清晰、有趣;若內容晦澀或過於枯燥,自然就難以得到迴響與支持。

即使如今生成式 AI 能協助提升文字的流暢度,但「如何提問」、「如何建構觀點」、「如何表達立場」這些關鍵,仍舊是無法被取代。因為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想說什麼、想得到什麼樣的回應。持續寫作,就是持續維持這份認知與表達的主導權與自主性,避免在資訊過載的時代裡,被 AI 內容牽著走。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