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中国(23)——血色稀土:中国战略资源和技术优势的黑暗代价

泽西说真相
·
(修改过)
·
IPFS

泽西

内容提要:

稀土因其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被誉为“工业维生素”和“科技产业血液”,广泛用于高科技产业和国防工业。在中美战略博弈加剧的背景下,中国祭出“稀土禁售”这一狠招,使其迅速成为反制美国经济制裁的利器。然而,这一“杀手锏”背后的代价触目惊心:环境污染惨不忍睹,百姓健康牺牲殆尽。稀土产业链长期依赖低人权、低环保的高污染模式,中国籍此占据全球市场绝对优势,而生态破坏、癌症横行、基因突变等惨剧却层出不穷。与此同时,美国、欧盟、日本纷纷采取措施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全球战略格局正悄然转变。本文深入剖析稀土产业背后的真相,揭开高科技文明表面光鲜背后的黑色秘密,呼吁全球公众重新审视绿色科技与生态人权之间的关系。

战略底牌:稀土如何成为中国反制美国的杀手锏?

33年前,邓小平曾在南巡讲话中说,“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邓的口气是自信的,因为他知道,稀土是一种稀缺的战略资源,中国储量全球最大。联系当时的中国处境,因为“六四大屠杀”事件被美西方联合制裁,经济一落千丈,邓的这句话明显是在不自信中强作自信状。

33年后,今天的中国处境,似乎又回到了起点,从改革开放又走向闭关锁国,不过这一次闭关,既有中共内部因素,又有美国的外部因素。进入4月以来,川普对中国加征的关税从20%起跳到54%,再跳到125%,乃至245%,中共一路硬刚,对等制裁,更狠的一招是,中共祭起了限制稀土出口的杀手锏,即停掉了过往实行的“配额+许可证”双轨管理的稀土出口制度。

这是一个猛招啊,估计懂行的人后背立马开始发凉,因为美国对中国稀土出口的依赖是刚需的,至少在5年内美国找不到进口的替代方,这可能是中共唯一能反制美国,能“卡”住美国脖子的东西。

此招乃绝杀,既狠又准,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卡脖子”的东西却是带毒带血的。“稀土不是稀缺的,而是稀净的。”有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那是“我们用人民的肝癌,孩子的肾毒,山河的沉疴,垒起来的全球高科技的金字塔”。

如果说是“卡脖子”,的确是美国“卡”中共的脖子在先,也就是所谓的“小院高墙”,主要卡的是高端芯片和人工智能技术,这是事实。不过中共采取迂回战术,还是拿到了很多被美国封禁的芯片等高尖端产品。那美国能采取中共相同的战术搞到中国的稀土产品吗?估计很难,因为做惯了小偷的中共,在这方面比美国要“聪明”10倍,当然也不排除通过走私途径。

为什么中国的稀土出口能卡住美国的脖子呢?这固然一方面由中国的稀土资源储量所决定的,但更为关键的是,中国在稀土分离提纯和磁体制造领域的“技术优势”,确切地说,是不怕环境崩溃,不怕百姓健康灾难的“技术优势”,也就是“低人权”和“低环保”的优势,目前美国尚难撼动,也很难超越。

据悉,2023年,美国约74%的稀土化合物和磁体金属要从中国进口,美国还把本国的稀土矿石运往中国,在中国分离加工后再进口。日本高峰期有90%的稀土从中国进口,目前仍有超过60%来源于中国,而欧盟98%的稀土进口来自于中国。

代价高昂:稀土开采提炼中的四大致命污染

所谓稀土,即稀土元素,包括镧系元素15种(从镧La到镥Lu),加上钪(Sc)和钇(Y)17种元素,它们被称作是“工业味精”,广泛应用于高科技行业,如风力发电机、电动车电池、智能手机、导弹、雷达、航天设备等。

截至2023年,中国探明的稀土储量为4400多万吨,稳居世界第一,占全球储量的44.36%,而美国只有230万吨储量,占全球储量的1.9%。不过,近年来,越南、巴西和俄罗斯的探明储量在不断上升,分别占比18%、17%和15%,使得全球稀土战略格局正发生微妙的变化。

这还不是重要的,更为关键的是,中国在稀土分离提纯和稀土磁体制造环节上,长期拥有全球领先或独到的技术优势。在这里,我们不妨简述中国在稀土分离提纯领域的技术独到之处。有专家指出,这种独特之处,不在于技术上的独家发现或发明,日本在这方面,实验室提纯技术更先进更高级,但是缺少中国不顾牺牲环境,不顾伤害民众的狠劲,所以,放弃工业化过程。

一是高效萃取分离工艺(Solvent Extraction)。中国掌握了多级溶剂萃取技术,尤其是在轻稀土(如铈、镧)和重稀土(如铽、镝)之间进行高效分离,而且精度高、成本低,可实现百万分之一的杂质控制,尤其是在重稀土元素分离纯度方面,全球罕有对手。我必须指出,“多级溶剂萃取”将会产生大量带毒的污水,往哪里排?这是一个要害问题。

二是离子吸附型稀土资源的“原地浸矿”。主要是地处江西、广西等地的南方稀土矿,通过稀酸浸出或铵盐浸出,技术门槛高,皆属高比例的重稀土元素,而重稀土的提取难度极高,中国能大规模提取、分离是一项技术优势。我也必须指出,这种“稀酸浸出”将使山体、植被和水体造成无法估量的侵害。

三是大规模工业化能力。即便其他国家掌握类似实验室技术,比如日本,实验室水平很强,高端研发强,但工业化依赖中国。但中国的优势在于,能在极低成本和大规模产量中维持纯度与效率。因为环境代价不算成本,百姓健康受损不算成本。

另外,中国在磁体制造方面的技术方面也是领先的,至少美日欧加目前皆不具有竞争优势。美国虽拥有稀土矿资源,但长期缺乏分离提纯与磁体制造能力,在冷战时期曾掌握磁体技术,但因环保、劳工成本、产业链外迁等问题,该产业链早已空心化。目前正在重建分离与磁材制造能力,但短期内仍依赖中国稀土材料与中间产品。

全球领先的秘密:中国稀土产业链背后的生态与人权灾难

 

必须承认,中国的稀土的确拥有相当的“技术优势”,但在这技术优势的背后,却是自然环境的崩溃和民众健康的灾难,它遵循的也是“血酬定律”,只是这里的“暴力”因素不是战争或杀戮,而是政府的权力。在政府的眼里,超额利润以及战略资源博弈筹码胜却无数的环境和民众的健康生命。

稀土不是“稀有”,而是“难净”,开采、分离和提纯,代价极其高昂。主要表现为四大污染,即放射性污染、酸性化学污染、重金属污染和粉尘污染。

一、放射性污染。稀土矿中常常伴生放射性元素钍(Th)和铀(U),特别是轻稀土矿,在开采与焙烧过程中,钍元素会随着粉尘、废渣、废水释放出来,含有放射性的废渣堆放,会长期释放γ射线,居民若生活在附近,长期暴露会增加癌症的发生率,如肺癌和白血病等。

如全球最大轻稀土矿内蒙古白云鄂博矿,稀土伴生放射性钍,产出量高但放射副产物多。包头西郊建有稀土冶炼与分离工业园区,包括尾矿池、废渣堆与“黑色毒湖”。

“黑湖”占地几十平方公里,由冶炼废水和酸性淤泥组成,形成一个黑湖污染带,周边寸草不生。风沙携带放射毒尘传播,影响几十甚至几百平方公里。据中国地质大学调查,该地区居民患尘肺、甲状腺癌等职业病众多,远超其他地区。据《科技日报》报道,“黑湖”周边村庄居民出现皮肤红疹、溃烂、喉咙肿痛、白血病、头晕、贫血、肺癌等病症,部分村民体内铅含量超标20倍,甚至出现婴儿畸形。危害极高,且长期影响,代际遗传。

二、酸性化学污染。提取稀土需要盐酸、硫酸、硝酸等大量强酸,还有P507、TBP等萃取剂,江西的离子型稀土开采即重稀土开采通常使用的是“稀硫酸淋洗法”,大量酸液直接注入土壤分离稀土离子,严重污染山林、水源。酸液蒸发后形成酸雨和土壤酸化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因高强度开采,粗放型提炼,人为削坡,采矿后又无人管理,雨季导致山体崩塌,泥石流频发,水源毒化,村庄荒废。萃取废液中的有机溶剂具有神经毒性,对人体伤害极大。

江西赣南是离子型稀土开采的主要区域,许多农田被酸液破坏,水稻颗粒畸形或完全枯死。当地居民出现眼部红肿、皮肤瘙痒、肝肾功能异常等健康问题。

三重金属污染。稀土矿层中常含有砷(As)、镉(Cd)、铅(Pb)、铬(Cr)等元素,随着矿渣或废液排放进入水体或土壤,进入人体后积累在肝、肾中,造成慢性中毒,特别对儿童发育系统损伤最为严重。

四粉尘污染。稀土在开采和破碎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稀土粉尘和矿粉,从而导致“工尘肺”、呼吸道疾病,在含放射性矿中,粉尘还会伴随γ、α放射污染,长期暴露在稀土粉尘环境中,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

稀土是战略资源,开采和提炼稀土,中国是有“技术优势”,但以牺牲底层民众的健康与自然生态的崩溃来置换这种优势,是值得称道的吗?全球一切理性的政府都会既算经济账,也算环境账与健康账,但中共是个例外。

稀土:大国博弈的战略筹码

谁想成为大国,谁就无法绕开发展高科技,谁想发展尖端技术,谁就离不开稀土,这似乎成为一种“稀土定律”。当前,稀土已被美国、欧盟、日本列入“关键矿产”清单,纳入国家安全考量。于是稀土供应链安全成为大国科技与地缘战略博弈的新焦点。

长期以来,中国实行“配额+许可证”双轨管理制度,并于2021年出台了《稀土管理条例(草案)》,进一步加强出口审批控制。事实上,就是把稀土当作一种战略武器的“灰色手段”,而目前中国稀土优势又是不容质疑的,面对美国的关税制裁,中国打出了稀土“禁售”牌,美国怎么办?要知道,中国曾因钓鱼岛事件短暂中断对日出口,引发全球稀土恐慌,价格暴涨了10倍。

站在美国的角度看,似乎只有三种选择:一是与中国谈判;二是通过走私获得,因为在中国,稀土走私猖獗,监管一向缺失;三是多元发展,所谓多元发展,就是向越南和巴西等地投资稀土开发,让这些国家承受开采和提炼的污染。

稀土产业的环境代价是高科技文明背后的隐秘代价。它所造成的生态崩溃和人体健康灾难,唤起全球公众对绿色科技背后黑色代价的关注。它警示世界,在发展与污染之间寻找平衡关系是最明智的选择。

稀土是一种战略资源,但中国长期以低成本、高污染的方式换取全球稀土市场控制权,代价则是一些地方生态系统的破坏与普通百姓健康的牺牲。但中共不怕,这就是中国竞争力的秘密。

📬 欢迎订阅 Decode China|解码中国

你正在阅读的是《Decode China 解码中国》系列文章,这是我用二十多年媒体经验,结合中国体制内的亲历观察,撰写的政经批判专栏。我们深挖数据造假、意识形态控制、国家资本主义的荒诞剧,以及中国社会正在悄然沉沦的裂缝等等。

💥 如果你也厌倦了被美化的叙述,渴望看到真实的中国,请点击订阅。

📌 本专栏目前免费开放阅读,未来将逐步开启付费支持选项。你的每一次阅读、转发、评论或打赏,都是对真实的支持。

👇 点击这里免费订阅,加入我们: 👉 [订阅按钮(会自动嵌入)]

(作者泽西,资深财经媒体人,曾供职于中国最大的财经传媒集团20多年,曾撰写过近200万字的深度报道和评论文章。现在干净世界平台和YouTube平台上创建自己的频道“泽西说真相”。主要讲述四大系列:中国问题报告系列,毛泽东的幽暗心理解析系列,时政财经新闻评论系列、泽西杂谈系列)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泽西说真相泽西,社会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居于纽约。曾在中国最大的财经传媒集团担任记者部主任、专刊主编等职,曾撰写近200多万字的财经深度报道和评论文章。 “泽西说真相”,见YouTube平台和干净世界平台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解码中国(24)——中国GDP数据造假:中共权力危机下的合法性道具

每月选集
1 篇作品

解码中国(22)——欧盟的人权重拳,能击败中国的“低人权优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