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相关辑评
一、《五四》时期自然主义文学接受热潮中的龚古尔兄弟(北师大 辛苒)
1、陈独秀《现代欧洲文艺史谭》援引法国批评家裴利西的观点,对自然主义文学的真实性大为赞赏,认为该流派“于坚持文学上之观察力及现实界真诚之研究,其功迹亦未可没”。但对龚古尔兄弟仅寥寥数语带过。
2、1917 年 2 月,《新青年》刊发了陈嘏为龚古尔兄弟的代表作《基尔米里》( 今多译为《热曼妮·拉赛朵》) 所撰写的一篇译者识。陈嘏指出,他们的写作在当时求新思变,迥异于他人。首先,《基尔米里》一书以女仆的恋爱生活为作品的主体,首开法国小说中表现底层人民生活的先河,“盖以描写下级社会之书,实以此为嚆矢”。其二,龚古尔兄弟虽和左拉等人同属于自然主义文学一派,但并不同于后者: “其描写事实,非绝对的客观描写,尤注重一切事象所与之主观印象焉”。以《基尔米里》为例,书中对女主人公的生活加以断片式的记述,无论是对人物心理的解剖,或是写景、记对话,无不借由作者的主体视角加以细致观察。而作品里对人物心理的描画更为译者所欣赏: “尤能深入显出,刻画尽致,是乃其思想致密精神过人之处也”。其三,兄弟二人在小说创作中较早地引入了对人物的生理,尤其是病态状况的观察和描写。
3、周作人在北大讲到19世纪法国自然主义文学时,对龚古尔兄弟做了介绍。他首先肯定了他们对文学真实性的追求,奉其为“主张‘文学之真实’之第一人”。这是由于他们用学术研究的方法从事文学创作,“以文学为社会研究之一种,作者观于现实,记所得印象,以成人生记录”。而对于写作对象的观察,二人细致冷静之至,“已达其极,盖近于病矣”。但他最为强调的,是两兄弟与左拉相异的印象派笔法: “印象派者,本绘画派别之称……描画景物,不重形式轮廓,拟像实体,但在用光色,表现一己所受之印象,故得是名。Goncourt 兄弟,始用其法为小说。( 左拉式) 自然派重客观,以外物为主体。印象派则以本心为主,与外物接,是生印象,因著之录,乃并重主观,与纯自然派相背。……或称之为积极自然主义,而 Zolaism 为消极自然主义也”。
4、周作人关于自然主义文学两派之分的论述当本自日本,尤其可能是岛村抱月的《文艺上的自然主义》。岛村将自然主义分为两类,一是追求纯客观的“原始的自然主义”,以左拉、莫泊桑为代表;一是有主观插入的“印象派的自然主义”,以龚古尔兄弟为代表。岛村认为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写作时的态度,所谓“原始的自然主义”追求不歪不斜地映写自然,甚至产生了排斥技术、排斥主观的倾向,而龚古尔式的“积极”态度,反而承认了人不可能脱离主观,是一种内外彻底的自然主义,把外界及由外物而生的情趣一并表现出来。
5、郭沫若曾指出: “中国文坛大半是日本留学生建筑成的”,“中国的新文艺是深受了日本的洗礼的”。
6、鲁迅于几年后译介了关于龚古尔兄弟创作的另一种观点。在他的译文合集《壁下译丛》( 1929) 中,收入了日本学者片山孤村的《自然主义的理论及技巧》一文。文中将自然主义等同于写实主义,并将其分为两类: 一是以左拉为代表的“教训底写实主义”,左拉意在教授实证哲学,并进而怀抱有以唯物论救济国家和国民的抱负; 一是以福楼拜、龚古尔兄弟为代表的“纯艺术底写实主义”。片山孤村提出龚古尔兄弟创作中表现出了纯艺术性倾向,这“不仅出于无意识底模仿的天性的,也是意识底世界观的结果”。他认为,龚古尔兄弟的日记反映出他们内心极端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又与深刻的厌世论相结合,使他们对社会、人生产生了浓重的悲观绝望之感。于是,龚古尔兄弟将人生投于艺术之中,体现出艺术至上的唯美倾向: “在这人生观,艺术是一种手段,即仗着情绪,印象,刺激,战栗( Frissons) 来,超出那受了唯物论底解释了的人生的不快,寂寥和无意义的”。“纯艺术”的自然主义一说对龚古尔兄弟创作的本质做了更深层次的揭示,也符合许多西方批评家的观点,但在国内却并未受到重视。这是由于,当时学界对自然主义文学流派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它追求写作的真实性、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客观的描写以及科学精神层面上,难以理解它与唯美主义艺术观之间的联系。
7、中国现代文论家,接受和倡导何种文学流派,从来不是他们孤立的个人化的选择,而总是“直接地呼应和配合着文学运动发展的实际要求”。作为自然主义文学在当时的主推者,文学研究会成员看重的是它疗治文坛时弊的功能。在茅盾等人看来,自然主义文学所具有的追求真实、注重实地观察、以科学意识来研究社会问题的特点,对国内文坛来说正是一剂对症的良方。而这当然更偏向于左拉而不是龚古尔兄弟。而创造社郭沫若等人又嫌弃龚古尔兄弟还是“摹仿的文艺”,“还没有达到创造的阶级”,不过是写了些逼肖自然的“印象储积”,还不够“主观”,不够反应作家本体的情绪。
二、自然主义在中国的流变(李锋伟)
1、自然主义萌芽于法国,在德、英、意、西、美、日、印等国都有深远影响。
2、中国虽然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被介绍到中国,但中国没有一位严格遵从自然主义创作原则的作家。
3、恩格斯在致女作家玛·哈克奈斯的信中说:“巴尔扎克,我认为他是比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一个现实主义大师”,但他说这句话时,左拉的许多作品尚未问世。
4、前苏联大百科全书对自然主义的界定:“在当代文化史上,自然主义成为一种同现实主义相对立,而且从根本上说,是与各种艺术创作相对立的标志”。五十年代国内出版的《苏联百科辞典》对自然主义的描述是:“反现实主义的艺术方法,它的特点是对现实的外表描绘看来似乎真实,而实际是对它的歪曲。只从事物和现象的表面滑过,而不去暴露所描写事物的实质,不创造真实的典型形象……”
5、左拉倡导了自然主义的创作理论,而左拉本人远非纯粹的自然主义作家,在他的作品中,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始终是融合在一起的。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兼有几个流派的特色,是十九世纪文学中的普遍现象。
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原则的确立(重师 周晓风)
1、“庸俗机械论”、“庸俗社会学倾向”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学原则替代“拉普”的“辩证唯物主义创作观”的重要原因。(本人按:允许人们写什么和看什么,并借此消除政敌影响,是布和土的拿手好戏,他们也特别善于起名和归纳。)
2、批判现实主义正是苏联文学理论界对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提出批评才命名的。高尔基——“现实主义的创始者……可以叫做资产阶级的’浪子’……资产阶级’浪子’的现实主义,是批判的现实主义:批判的现实主义揭发了社会的恶习,描写了个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生活和冒险’,却不能够给人指一条出路。”
3、在1928的《谈谈我怎样学习写作》一文中,高尔基写道,“在文学上,主要的’潮流’或流派共有两个:这就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对于人和人的生活环境作真实的、不加粉饰的描写的,谓之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定义则有好几个,但是能为所有的文学史家都同意的正确而又十分全面的定义目前却还没有,这样的定义还没有制定出来。……但是在谈到象巴尔扎克、屠格涅夫、托尔斯泰、果戈里、列斯科夫、契诃夫这些古典作家时,我们就很难完全正确地说出,——他们到底是浪漫主义者还是现实主义者?在伟大的艺术家们身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好象永远是结合在一起的。
4、高尔基对斯大林提出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观点给予了认同,并在1933年发表了《论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的著名论文。在该文中,高尔基除用了大量篇幅讨论文学工作的艺术语言之外,特别强调每一个苏联的作家艺术家,必须重视其作品中的深刻原则的“历史性”,强调必须从现在达成的高度去发展观察过去和展望将来的能力,必须和市侩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一切残渣作斗争,把人类引导到新的道路和生活中去。为此,高尔基在文章中对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作了集中总结,“为了要能好好地烛照出和明白过去恶毒和难堪的卑鄙——就必须发展从现在所达成的高度和从未来伟大目标的高度去观察过去的能力。这种崇高的观点,必须和必定唤起一种高傲和快乐的激情;这种激情会给予我们的文学一种新的音调,帮助它创造出新的形式,并创造出我们所必要的新的倾向——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毫无疑问地,这种现实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实践的事实才能创造出来。”(本人按:也许这就是肖洛霍夫本人虽然难免遭受运动冲击,但《静静的顿河》却始终保有其地位的原因)
5、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理论家吉尔波丁: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有“两个本质契机”,一是“现实性和浪漫性的统一”,二是“集团性和个人性的统一”。高尔基为前者提供了理论依据,但主要还是联共(布)和斯大林需要高度集中统一的社会主义文学,并警惕文学团体的政治影响力。(本人按,此观点参考了一篇专门讲拉普总书记阿维尔巴赫的文章)
6、1932年5月2日,格隆斯基(又译为沃隆斯基或顾伦斯基):“我们对作家的要求是:写真实,真实地描写我们的现实,现实本身就是辩证的。因此,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是苏联文学的基本方法。”1932年10月,斯大林在高尔基寓所与高尔基和部分苏联作家有一次座谈会,斯大林提到:“艺术家应该真实地描写生活。而如果他将真实地描写我们的生活,那么他就不可能不注意到,不可能不反应生活中引导它走向社会主义的东西。这就将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本人按:辩证唯物主义创作观是否并没有把现实指向社会主义的必然性而只是描写了各种事业中的矛盾呢?但阿维尔巴赫其实是忠实的列宁的拥护者,托洛茨基当然与他有交集。)
7、1932年10月29日,全苏作家协会组织委员会在莫斯科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格隆斯基在会议上说:“我们现在作为问题的是社会主义的写实主义。是帮助我们向大众述说所有关乎社会主义建设的真实,和对于无产阶级社会的进行有关的一切的真实,那样的写实主义。那么,以社会主义的写实主义来写作,是怎样写的呢?——对于这个质问,我们的回答是:写出真实来。不过,我们虽然主张社会主义的写实主义,但也并不拒绝革命的浪漫主义,那是使我们为着未来的斗争,把各人武装起来,更把未来明白指示出来的那样的浪漫主义。”吉尔波丁提出,“把生活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在那肯定的及否定的契机上,在那进展的社会主义的根源之下,描写出来的方法,我们命名为社会主义的写实主义。在我们看来,唯有社会主义的写实主义,在我们苏联文学的发展上,是最丰饶的道路。”吉尔波丁同时也强调指出,“我们虽把社会主义的写实主义作为问题,然而这并不是意味着革命的浪漫主义是和它相矛盾相冲突的。不用说和那正相反,我们是住在英雄主义的时代里的。未来,从未有把它的基本的诸特征,如此明白地指示在人类之前。”(本人按,为彻底的意识形态化的文学铺平了道路,不过这期间仍然有继承了俄罗斯文学传统的作品出现,然而大陆呢?)
8、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于1934 年 8 月 17 日至 9 月 1 日在莫斯科召开。第一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的召开和苏联作家协会的成立,成功地实现了斯大林和苏联共产党对文学发展的组织意图,结束了苏联文学界各流派和团体纷争的局面。同时,第一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通过了苏联作家协会章程,确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苏联文学的基本创作方法,其经典表述如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与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本人按:这一次斯大林重组苏联文学界,原因有二,一是拉普自命不凡,打击非马克思主义的“同路人”,处处以马克思主义文学正统自居,且因为忠诚于列宁,难免与托洛茨基有勾连;二是斯大林认为拉普也许会成为一股政治力量。达成的效果是斯大林收回了文学战线上的指挥权,且借文学界实现了统一战线的目的,拉普解散后,帕斯捷尔纳克这个非党员成为了苏联第一诗人)
9、周扬在1933年的文章中,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做了进一步阐释:第一,“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只是对此前“拉普”所提出的“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的否定,这种否定的含义一是对于文学创作方法简单化理解的否定,二是对于“拉普”的小集团的关门主义的否定,而不是对于“唯物辩证法”本身的否定。第二,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在于,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是动力的换句话说,就是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是在发展中,运动中去认识和反映现实的。这是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和资产阶级的静的现实主义的最大的分歧点,这也是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的最大的特征。”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大众性,单纯性。”同时,“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是一个英雄主义的时代。英雄主义,伟业,对革命的不自私的献身精神,现实的梦想的实现这一切正是这个时代的非常特征的本质的特点。”因此,“‘革命的浪漫主义’不是和’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对立的,也不是和’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并立的,而是一个可以包括在’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里面的,使’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更加丰富和发展的正当的必要的要素。(本人按:这恐怕是“革命的浪漫主义”第一次成为中国文学的“传统”。)
10、1949年7月,郭沫若就指出要“扫除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文学艺术的残余势力,反对新文艺界内部的帝国主义国家资产阶级文艺和中国封建主义文艺的影响”,他明确说明要洗手苏联的宝贵经验。1953年,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周扬明确提出“我们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作为我们整个文学艺术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并引用马林科夫在苏共十九大上的报告——现实主义艺术的力量和意义就在于:它能够而且必须发掘和表现普通人的高尚的精神品质和典型的、正面的特质,创造值得做别人的模范和效仿对象的普通人的的明朗的艺术形象。(本人按:让人想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1、1954年12月,第二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上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定义受到与会作家广泛批评。西蒙诺夫尤其挑出“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这一句话的逻辑漏洞,他说,用“同时”,那就是说,好像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能够与这个任务结合,也能够不结合,换句话说,并不是人和的真实性和任何的历史具体性都能够为这个目标服务的。西蒙诺夫指出此“任务”很容易成为文学粉饰现实的籍口,以“发展的趋势”去看待现实,力图“改善”现实,无非是一种甜言蜜语罢了。此后,苏联文艺界就修改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定义,删去了“同时”那句。(本人按:日瓦戈医生、大师与玛格丽特、古拉格群岛、癌症楼、生存与命运,都是在这个定义修改以后完成的。)
12、苏联《共产党人》杂志在1955年第1期发表了题为《争取苏联文学的艺术思想水平的新高涨》,祝贺第二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闭幕,其中专门引述了对于苏联作家协会章程修改后的表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描写现实。要担当起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任务,就是要深刻地了解人们真正的生活、他们的思想和感情,要对他们的体验非常关切,并且要善于用不愧是真正现实主义文学典范的十分动人和易懂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据说,这开启了苏联文学对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本身的重新解释,并引发了更大范̇̇围内对现实主义文学的解构潮流,包括美国亨利̇·詹姆斯的“心理现实主义”,法国加洛蒂的“无边现实主义”,秘鲁略萨的“结构现实主义”,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等。
13、中国并未以在1954年第二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上修改过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文艺的最高准则,反而延续了第一次带“同时”句的定义。
四、现实主义文学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文坛(南京大学 张钰)
1、在一段时期内,“‘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作用和意义被提升到了不太恰当的位置,本来是属于文学诸种创作方法之一的’现实主义’成了文学价值的评判标准,忽视了文学创作方法的多样性”。而鲁迅作品的“现实主义”是随着20世纪20年代“现实主义”的普遍发现,才逐步获得广泛认可的。在这之前,他作品的文学价值被认为不如冰心。
2、将现实主义作为受世界性现实主义思潮影响,而产生的纯粹的文艺思潮或创作方法,只保留了短暂的时间,很快就为革命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概念所替代。直到80年代,在伤痕、反思、改革文学阶段,当代文学的发展才表现出一种“现实主义的回归”,而“回归的方式是淡化现实主义原则中的党性、阶级性等社会主义精神,代之以一般的人道主义精神,回复批判现实主义传统。”
3、“现代主义文学”、“新写实小说”被认为也是“现实主义”的发展(本人按:在本辑第二节中的那位作者认为新写实主义是借鉴了自然主义,而其实自然主义在某些文学史上的确被认为是现实主义的发展)
五、本人杂感
1、自然主义(偏左拉派的)似乎是一种头脑中的社会学实验
2、郁达夫虽然反对“自然主义”的“纯客观”态度,但其代表作《沉沦》却被认为是自然主义式的描写
3、自然主义对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的不满就在于“典型概括”,转而追求描写人物的气质特点和精神变态心理,自然主义文学对社会异化现象的感知深度是现实主义无法企及的,这一点影响了20世纪的现代文学
4、大概现实主义最大的好处就是“细节真实”吧。
5、大陆讲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肯定是要讲恩格斯在《致哈克纳斯》一信中的观点:“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义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但此典型性被指向为类“阶级属性”以及“社会阶段的必然现实”,巴尔扎克的“典型性”则更多地是一种“代表性”和“凸显性”,因巴尔扎克提出在描写一个人物或其生活处境时,也要注意描写“典型阶段”,巴尔扎克还特意说了要这是他“刻意追求的一种准确”。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