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當我們在交友軟體上談論文學,我們在談論什麼? ——吳曉樂v.s.顏一立的文青品味批判會

Openbook閱讀誌
·
·
IPFS
吳曉樂則挖苦自己年輕時曾迷戀《挪威的森林》,年紀漸長後發現,「其實我迷戀的是所有語尾都要加『噢』、寫字旁邊加上點點點吧,但十七歲的戀愛不就是這樣,一定要觸怒別人,而且著迷於總是得不到你所愛的人!」她自剖心路,也稍稍平反大家對村上的「吐槽」,其實源自於大家都曾深深愛過他。

文|林欣誼(文字工作者)

作家顏一立(左)與作家吳曉樂。(攝影:Brian Chen)

作家顏一立(左)與作家吳曉樂。(攝影:Brian Chen)

你曾經使用過交友軟體嗎?如果你要為自己的簡介加上文學關鍵字,你會寫誰的名字?要選村上春樹還是張愛玲?詩人潘柏霖還是小說家李維菁?

以「專屬藝文愛好者」為號召的交友軟體「心交hearting」公布2024年的文學標籤排行榜。「村上春樹」連續第4年蟬聯男、女性用戶第一名,男性的榜單接著依序是太宰治、三島由紀夫、米蘭昆德拉、卡繆、卡夫卡、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張愛玲、東野圭吾;女性則為張愛玲、潘柏霖、三毛、散文、米蘭昆德拉、任明信、三島由紀夫、太宰治、卡繆。

榜單一出,卻引來作家吳曉樂與顏一立的歡樂吐槽:「到底有沒有想談戀愛啊?!」

心交行銷經理林冠彣公布2024年的文學標籤排行榜。(攝影:Brian Chen)

➤文學標籤是展現自我,還是交友策略?

由現流冊店主辦的「2024獨書祭・改」由於康芮颱風影響,延至2025年2月15、16日在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登場,以閱讀和音樂為主題,現場集結60個由獨立書店、出版社、NGO等展出的攤位,以及36場跨域講座、樂團與作家共演。其中,由吳曉樂、顏一立主講的「2024心交文學標籤Top50+標籤暨當代文青文學品味批判會」吸引爆滿人潮,現場聽眾與心交用戶的平均年齡18-25歲大致相符,兩人輕鬆詼諧的發言,引起台下共鳴,笑聲不絕。

心交行銷經理、也是五五身樂團貝斯手林冠彣首先公開數據表示,目前心交的25萬名用戶中,女性有八千多人、男性有七千多人使用文學標籤,榜單上的作家一字排開,日本文學、經典作家占大宗。但究竟這些標籤是一種刻意的「策略」,抑或「做自己」的展現?

吳曉樂從未接觸交友軟體,顏一立則自稱「高級玩家」,歷任男友分別從Flickr、Grinder等平台認識而來,他笑稱,村上春樹至少是這個有點「性冷感」的榜單中,唯一帶有性感情境的,畢竟從他筆下角色的形象看來,「使用這個標籤,可能暗示自己是個注重生活品味的人——我喝葡萄酒、我的酒會注入玻璃杯,另外可能也很在意,我的陰莖要劇烈地勃起。」此外也表達了某種「我不被世界所理解」的訊息。

2024年「心交」文學標籤,男、女用戶前10名排行中皆入榜的作家:村上春樹 張愛玲、太宰治、三島由紀夫、米蘭昆德拉、卡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三島由紀夫陽剛崇拜,太宰治可能很雷、張愛玲傲嬌,喜歡陳映真的人遇見愛魯迅的

吳曉樂則挖苦自己年輕時曾迷戀《挪威的森林》,年紀漸長後發現,「其實我迷戀的是所有語尾都要加『噢』、寫字旁邊加上點點點吧,但十七歲的戀愛不就是這樣,一定要觸怒別人,而且著迷於總是得不到你所愛的人!」她自剖心路,也稍稍平反大家對村上的「吐槽」,其實源自於大家都曾深深愛過他。

另一個榜單上的大熱門「三島由紀夫」,顏一立分析其代表「陽剛崇拜」,他自己便曾經迷戀三島到隨身帶著小說《金閣寺》在日本旅行,並把三島的健身美照印出來裱框掛在房間牆上。但顏一立也坦言,若要跟對象解釋這位作家的軍國主義傾向、最後還選擇切腹自殺,不免覺得心虛,並對自己的「人設」有點扣分。

(攝影:Brian Chen)

吳曉樂回應,誠如榜單上的「太宰治」也是個令人不解的標籤,她直言太宰治的「殉情」形象可不是「愛你愛到死」,而是「愛我自己愛到死,但希望有人陪我去死」的展現,是喜歡文學的女生「絕對要提防的對象類型」。

(改編自太宰治的半自傳同名小說的日本電影《維榮之妻:櫻桃與蒲公英》,其中亦有男主角邀約情人殉情的情節)

她對張愛玲的解讀則是「看似涼薄,其實渴望被愛」,放這個標籤的人以當代用語來講會是「傲嬌」。顏一立對這標籤的第一反應則是「很烈喔」,但也吐槽很多人或許讀的不是真的張愛玲,而是Threads上的張愛玲,或那些摻雜很多根本非她本人所寫的「張愛玲語錄」。

林冠彣則提出自身經驗,表示與其把標籤當成策略以尋求「轉換率」,他選擇忠於自己,曾放上「陳映真」標籤,結果真的吸引女生傳訊息敲他:「你覺得魯迅怎麼樣?」

另一本他會選的書是夏目漱石的《三四郎》,因書中來自鄉下的主角後來到東京讀書的歷程,與他自己經歷很像,所以主角在火車上邂逅美麗的富家女那幕,也深深撼動了當時讀大學的他,「感覺對於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未來、不同身分與階層的想像,都是一種燃燒自己的浪漫。」

➤以文學標籤許願美好約會與理想戀情

顏一立坦言,自己是習慣隱藏「文青」身分的男同志,以免在交友軟體上顯得「心事很多、很難處理」。但若要認真為選一個文學標籤,他的書單會是李桐豪的《絲路分手旅行》,暗藏的訊息是書中的「放下一切」,包括放下電腦去到沒有網路的遠方,希望對方在約會時也能放下手機。

吳曉樂認為十大榜單的遺珠,非李維菁莫屬,她尤其喜愛《老派約會之必要》裡這段「金句」:「我們要散步,我們要走很長很長的路。約莫半個台北那樣長,約莫九十三個紅綠燈那樣久的手牽手。我們要不涉核心相親相愛,走整個城市。只有在散步的時候我們真正的談話,老派的談話。」因她自己是很愛散步、約會寧可吃路邊小吃也不必上高級餐廳的人,所以對這整段描述的「約會行程」深有同感。

尤其談到愛情,她表示李維菁在許多作品中對感情的表達和闡述,對她思考人生有莫大幫助,例如感情上不要再把自己當成「人肉市場」上一塊被秤斤論兩的肉,「她以一句話打破這一切:『我們是人,不是貨。』」

顏一立呼應,《老派約會之必要》也是部分男同志很喜歡掛在個人檔案上的書單,但他自嘲常忘了自己「是人不是貨」,會在深夜滑交友軟體時默默把自己「賤價拍賣」。

那麼,我們究竟能不能透過文學與書籍,許願一場理想中的愛情?顏一立坦率地說,他與現在的交往對象當初約見面第一眼,就看到對方正在讀英文版《人類大歷史》,讓他不禁笑稱「現實中也有童話」。

吳曉樂則打趣,自己的伴侶雖不愛閱讀,唯獨最近為了一起去歐洲旅行,讀了很多本她推薦的、謝哲青介紹歐洲藝術文化的書,沒想到就在他們一邊遊歷博物館、一邊回味書中內容的旅程中,竟然在某座歐洲博物館的門口,巧遇了謝哲青本人。

她笑說當時是伴侶眼尖發現,她因此下了一個浪漫的註腳:「有的人就算不能夠理解你所著迷的東西,但某些時候,他會給你一個方向。」而這何嘗不是一件浪漫的事?●(原文於2025-02-24在Openbook官網首度刊載)

(攝影:Brian Chen)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