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书:书写地方 · 第一天

七日書DAY1:最不想道別的地方

ricelau24
·
(修改过)
·
IPFS
最不想道別的地方,是17歲的自己,用盡全力去愛,用盡所有時間去探索的「嘉」

從出生自今,已經住過好幾個城市,從南到北,從海邊小鎮到陰雨綿綿的城市,若要叫我選一個「最不想道別」的地方,我會選擇嘉義這個城市。

嘉義是我離家讀書,第一個待的城市,從十六到十八歲,嘉義的許多地方都留下我的足跡。當時一台破爛的淑女車,就能晃遍大半個嘉義。常常在圖書館讀到發悶時,就騎著車,從旭陵坡上一溜而下,先滑到民國路上吃熱騰騰的甩餅,在彎到眷村巷弄中吃胡媽的湯泡飯,最後再趁打烊前到女中後面的巷子,吃碗鍋燒意麵配上綿綿冰。

當時在嘉義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學校附近的金冠書局,說來好笑,當時的我們,迷信著:「若是寫筆記寫到原子筆都沒水,那科就會考高分。」為此我們在書局內拼命掃貨,掃的不是當時最夯的 0.38的筆,而是各式各樣,有著奇怪印花,奇怪顏色的便宜中性筆,最好筆芯是透明的,這樣才能一下子就看出有沒有水!

只要把一隻筆的水寫光,我就會帶著得意又光榮的笑容,前往書局補貨!當時的店員應該很狐疑,為什麼我們一天到晚在買筆吧!

另一個考完試必定前往的地方,就是某條路上的二輪戲院,那時我和好友熱愛看文藝片,劇情越是沈悶,畫面越是黑白,我們就看得越起勁!還記得某次大考後,為了悼念我們倆慘淡的數學分數,一起相揪去看的凱特. 溫斯蕾的「鵝毛筆」,結果愈看越悶,越看臉色越蒼白,出了電影院門口,我們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離開嘉義後,很快地就聽到嘉義市榮大改造的消息,學校下坡一整片的眷村巷弄,整個剷平; 文化路夜市也整個拓寬,那些粿條啊冰淇淋啊麵線啊,通通像洗牌一樣,不知被排到哪裡去了。

偶爾回「嘉」,只能回到母校,站在雨豆樹下,看著隨風飄落的細碎葉片,回憶當年四處衝撞,什麼都不怕的自己。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