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书:书写地方 · 第四天

(又)七日書 04 | D R 之鬼

Tony Chan
·
(修改过)
·
IPFS
·
或者我舊 只想把你留下來

自問不是社交達人,至少在離開香港之前,近十年來親近的朋友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個,上次七日書其實已經寫過他們了(七日書 05 | 一個時代的終結 )。

可以說一下的是「DR」這個地方。還在港大讀書的時候,鄭裕彤樓四樓有個學生討論室,大家貪方便就把這 discussion room 叫做 DR。理論上所有法律學生都可以進來 DR,在法律學會「上莊」的政策亦是鼓勵更多同學使用,但有些同窗可能到畢業時都不知道這個地方。所以事實上,大多出現在 DR 的人還是上過莊/幫忙舉辦過迎新營的「LA and friends」。

在港大讀書那五年,絕大部分時間都還是住在東九龍的老家,每日來回通勤也要不少時間。每當有「天地堂」(即大清早有課,中間隔幾個小時空檔才有下一課),難免要找個落腳的地方。圖書館吧,又覺得太安靜的環境好拘謹,發出一點聲音都會很 self conscious。去「智華」,又覺得一整層打通的空間太多人、太雜、太髒,有時被其他人說太吵,有時覺得其他人太吵,找位置又難,找得到的位置後面又常有人經過,坐得也不自在。到頭來,就是「soc 房」旁邊的 DR 最適合。

找配圖才發現,在 DR 拍的大多是合照,平常無事不會刻意拍照。

不知道甚麼時候,下莊給我安了個「DR 之鬼」的外號(意思大概是常常坐在 DR 的魔人)。其實我也沒那麼勤力。早上常常睡過頭,蹺課是平常事,坐在 DR 很多時間都是無所事事在看 youtube/FB,或是開着要寫的 paper 放在那裏乾着急。

所以,多年來回望這些花在 DR 的時間,通常都覺得在浪費時間,又不是認真讀書找工作,又不是痛痛快快的出去享受青春。

不想放原圖,又要拜託 AI

當時,坐在那裏想的來來去去都是沒拍過拖、或是還沒找到畢業後的實習合約。回想起來,花在 DR 的時間也不是完全無意義的。起碼在不願回家的日子,還可以在那裏到凌晨,又偶爾可以即興去「IG pier」喝酒、去宜記/可可吃宵夜、去新興飲早茶。後來,女朋友有了,工作找到了,連 PCLL 都畢業了,卻忘記何時已是最後一次去 DR (工作後起碼在跟 K 慶祝生日那次回去過)。

然後,最親密的朋友開始四散各地,女友變成前女友,自己也來到了愛沙尼亞半年。猛然發覺,當時坐在 DR 的自己跟現在可能也沒太大的差別。回想在港大的 year 4,已經恨不得快點找到工作離開學校,誰想到才工作四年,轉眼間又回到校園無所事事地浮游。

唯一不同的地方是,這裏已經沒有一個 DR 可讓我容身。當然港大的那個還在,但既物是人非,回去也沒意思了。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