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文科教育因应AI兴起的出路
因为近些年来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在写作,制图、演算等方面基本已经接近人类甚至超越人类,许多工作完全可以用人工智能来替代人类工作。
这必然导致就业市场需求的重大改变。对程式化写作,美编、数据处理等方面的人才需求大大减少。从而必然推动大学专业设置的改变。简单说来,就业市场对文科专业的学生的需求将大为减少。
不少世界知名大学因应形势,已动手大幅度削弱文科课程和专业。包括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牛津、剑桥在去年都消减了本科文科课程和专业。例如哈佛大学,2024年秋季本科生学院取消了至少30门课程,涉及20多个系,而其中绝大多数为文科专业。
国内也是同样的趋势。复旦大学一马当先。2025年3月6日,复旦大学校长金力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称,复旦大学的“文科招生的比例,会从原来的百分之三四十,降到百分之二十”。力度不可谓不大。一时间,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也有之。但大势如此,国内将会有更多的大学跟进。

以我之见,以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大学本科已经没有必要将文科分专业了。应当取消所有的文科专业,如历史、哲学、文学之类的专业。而将所有的文科专业都归并到通识教育中去,等于设一个大的文科专业。并控制一定的招生人数。课程涵盖文史哲、经济等基本课程,再加上足够的数据分析课程。主要方向是培养企业和政府机构所需要的通用性人才。有了文史哲的基础知识和数据分析能力,加上利用人工智能,就能胜任大多数的通用性工作。如行政助理、人力资源、运营、公关等工作。其次,少数致力于文科学术研究的学生,可以选定具体专业方向在硕士和博士阶段再深造。简单说来,就是本科阶段,文科不分专业,硕士和博士阶段再分专业。
这是大方向。不可能一步到位。先从缩减文科专业和课程入手。到时机成熟,现在的教师安置妥当后,就可推行。
2025年4月2日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