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五月八日:理所當然的答案
我愛⋯⋯書?
我腦中第一個冒出的字就是「書」,當我凝視這個主題,這就是我的第一念。
我愛書,而且我可以明確地說:「這是一段形塑我現在人生模樣的愛」,我對書深深地著迷,也對閱讀它這種行為感到滿足。

我家並不是到處都是書的地方,我可以保證的是,角鋼或壓克力板的數量絕對比書本多,這就是我的家庭。父親從事廣告招牌行業,家裡與書沒有半毛關係,對「孩子應該要多閱讀」這樣的觀念也嗤之以鼻,雖然願意投資我的教育,但也僅限於考試成績的部分,但這樣的我依舊很享受閱讀。
幾天前我與先生在逛書局,猛然看到有本閱讀測驗書放在架上,只見他一臉嫌棄地說:「我小時候最討厭了!暑假我媽都會買給我叫我寫。」,我卻說:「這麼好!?好羨慕喔!」,這反應把我先生噁心壞了,覺得我真是一個有病的人,居然會喜歡「閱讀測驗」?他的反應把我逗樂了,但這是真的,並不是我沽名釣譽,只因為我正在寫作而勉強說自己喜歡,而是我真的超喜歡這種題型,每次一整本的作業發下來,我都可以提前寫完,甚至兩天就完成一整個暑假的份量,完全當作課外讀物在閱讀。
想起曾在國小實習,當時依舊是先實習再考試(現在前後調換了),暑假沒有學生時,十幾位實習老師一起坐在會議室內,但又因為大家都不熟,只能專心準備考試。當時我因為未來並沒有打算成為老師(也應驗了),所以只是純粹覺得很無趣,畢竟在所有人都拼命備考的時間拿課外讀物起來看,實在也太過高調,我還不想成為被針對的討厭鬼。於是我把林玉体的《西洋教育史》當作課外讀物拼命看,後來我才知道所有人都覺得我很恐怖,後來的讀書會夥伴說:「你知道嗎!我們私下都在討論,那個從南部學校來的實習生好恐怖,居然拼命看西洋教育史,大家都覺得你好可怕。」,我只能一邊笑一邊保證,我真的是無聊又不想準備考試,但不好意思打擾大家看教育原理之類的考科,只能看「最像課外讀物」的專書打發時間。但這個保證又換來一個噁心的表情,說:「你這樣就更恐怖了,居然會有人拿這種討厭的東西當課外讀物!?」。

對我而言,所有故事不論寫在哪,都像是有趣的內容,好比我也挺享受國小備課用書後面的補充資料,有些內容也挺有趣的,好比台灣狐蝠的生態、小學生努力爭取把公園路燈調低亮度,讓夜間時的昆蟲可以減少影響,之類的小故事,也許不一定有機會在工作上派上用場,但「挺有趣的」不是嗎?
閱讀「書」這件事長久地影響我的生活,對於事物感到好奇,對於一段簡單的文字卻敘述了另一個世界感到著迷,講述了我可能不會看見的人生,或完全虛構的概念,不論真實與否我都喜歡。
我就像是個在沙漠中長途旅行的旅人,當再次看見綠洲時會感到興奮,會感到滿足,從童年的缺乏書的生活,必須懇求母親買書,甚至必須偷錢買書,然後偷偷地躲在廁所、躲在棉被裡面閱讀,到此刻我已經擁有買書的自由,可以在許可範圍內任意添購,我真的感到非常滿足。閱讀以及書本本身都帶給我無比的滿足感,有時甚至只要看見它們好好地站在書架上,我就已經感受到完滿,感受到被幸福包圍。

書,是我人生中不得缺少的一塊,它撐開我童年苦悶生活的一角,使我得以喘息,也是此刻我安撫心靈、感受故事的媒介,也許我不一定會時時閱讀,但不論如何,最終我依舊會拿本書,坐在沙發上翻閱,以文字穿越到另一個世界。
書,我還是愛書。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