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后朱丽叶·比诺什担任2025戛纳评审团主席丨评审团需要女性主席,照亮电影未来之路

她们的武术俱乐部
·
·
IPFS
回首60年前,1965年,女性演员奥利维娅·德·哈维兰挑战好莱坞电影公司霸权,成为戛纳电影节首位评审团女性主席。60年后的今天,接力棒传到朱丽叶·比诺什的手中,我们不禁感叹——星辰相连,熠熠生辉;女本位电影行业的黑夜,或许正慢慢被照亮。

法国演员朱丽叶·比诺什(Juliette Binoche)将担任第 78 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主席,并负责于2025年5月24日颁发金棕榈奖。

对此,她表示:“1985 年,我怀着年轻演员的热情和忐忑的心情,第一次登上戛纳影展的台阶;我从未想过 40 年后我会以评审团主席的荣誉身份回到这里。我感激这份殊荣,深知这份荣誉背后的责任以及必要的谦逊。”

自1983年进入电影行业开始,朱丽叶·比诺什已出演超过70部电影,作品横跨英法语等多国语言,并曾与许多电影大师合作。除了中国观众们熟知的《蓝白红三部曲》(Trois couleurs)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ślowski)之外,朱丽叶·比诺什对电影艺术的独特理解还吸引了包括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迈克尔·哈内克(Michael Haneke)、大卫·柯南伯格(David Cronenberg)、莱奥·卡拉克斯(Leos Carax)、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河濑直美、是枝裕和、侯孝贤等多位大师级电影人与之合作。

在演艺生涯中,朱丽叶·比诺什获奖无数。1993年,她凭借在《蓝白红三部曲之蓝》(Trois couleurs: Bleu)中的精彩演出,在威尼斯电影节和凯撒电影奖(César)获得最佳女主角奖。1996年,她以英语片《英国病人》(The English Patient, 1996)中的演出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英国电影学院奖(Bafta)最佳女配角和柏林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项,成为第二位获得奥斯卡奖的法国演员。之后,更以影片《浓情巧克力》(Chocolat, 2000)收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提名。

2010年,朱丽叶·比诺什以阿巴斯执导电影《合法副本》(Copie conforme)中的演出摘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自此,凭借精湛的演绎和真诚的情感流露,她成为影史上第一位达成三大电影节(戛纳、威尼斯和柏林电影节)影后大满贯纪录的女演员。

但朱丽叶·比诺什远不仅仅是演艺界的国际巨星。在社会运动中,她也发挥了自己强大的影响力。她积极关注教育、无证移民和伊朗人权问题,曾在戛纳抗议伊朗电影制片人贾法·帕纳西(Jafar Panahi)被捕事件,并在舞台上高举他的名字。她也活跃在MeToo运动的浪潮中,慷慨而坦率地分享自己职业生涯初期的困惑与挑战。

对于朱丽叶·比诺什来说,自1985年凭借自己在安德烈·泰希内(André Téchiné)执导的电影《情陷夜巴黎》(Rendez-vous)中的演出首次登上戛纳电影节以来,历经40年艺术探索之旅,她将再度以评审团主席的角色,登上戛纳的舞台,将优秀作品带到世界影迷面前。

自1946年首次举办以来,戛纳电影节迄今已举办77届。回看历届评审团主席名单,包括将于今年担任评审团主席的朱丽叶·比诺什在内,一共仅有14届由女性担任评审团主席,在总主席人数中占比仅18%。

横向对比欧洲另外两大电影节,女性影人在评审环节的代表性同样不容乐观。威尼斯电影节自1935年以来,迄今已举办81届,其中,仅有10位女性影人曾担任主竞赛单元评审团主席。而三大电影节中女性主席占比最高的柏林电影节,自1956年到2024年,共75届的评审团中也只有24位女性曾担任主席要职。

评审团主席的主要职责是组织评审团观影讨论、达成评奖共识、主持颁奖。而三大电影节的评审团主席席位,除了实际职能之外,更在全球电影界发挥着重要的象征作用:女性影人之于主竞赛评审团的主席角色,很大程度映射着女性影人们在电影行业的代表性。

2018年,凯特·布兰切特担任戛纳电影节评审团主席时,82位女性电影人手挽着手,走上红毯,发起抗议——“82”这个数字背后富有深意,它正是自1946年戛纳电影节首次举办以来,所有由女性导演指导并入围了主竞赛单元的影片的总数。与之相对的是,同时期内有超过1600部由男性导演执导的作品入围过戛纳主竞赛单元。

正是女性评审团主席的加入,打破了以权力、暴力、所谓“哲学深度”和“历史叙事”为中心的单一男性视角,更多关注以情感深度、女性角色、社会议题和少数群体为主题的电影作品。她们不仅促进着更多元的评判标准的建立,也让观众们看到更多女性创作者的身影。

回首60年前,1965年,女性演员奥利维娅·德·哈维兰(Olivia de Havilland)挑战好莱坞电影公司霸权,成为戛纳电影节首位评审团女性主席。60年后的今天,接力棒传到朱丽叶·比诺什的手中,我们不禁感叹——星辰相连,熠熠生辉;女本位电影行业的黑夜,或许正慢慢被照亮。

#看见女性影人##她们的电影资讯#


🙇♀️本期资讯STAFF:
撰文、配图:牙牙
选题:阿咸
编辑:苔
媒体运营:阿咸
图源:Festival de Cannes, EDU GARCÍA, Elena Ternovaja, Erik Carter for The New York Times, Cindy Ord for Getty Images


Kongfu Girls是全网首个专注于服务女性影迷与艺术爱好者的文化社群。基于对当下流行影视作品的批评,我们致力于同女性观众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能抵御银幕歧视、纠正文化偏⻅的评价体系。

我们提供去中心化的讨论平台,组织写作活动和电子读物,以提高女性影人及其作品的可⻅度、提升女性在 评论界的话语权和参与度。我们鼓励女性发表自己的声音,分享真实的遭遇,在这里找到情感的共同体。我们要让被动的观看转化为主动的创造。我们要让女性与生俱来的勇气成为立场,要让行动与变革的信心诉诸文字。因为,每位女性读者和观众都是改善我们文化环境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公众号:Kongfu Girls
微博:她们的武术俱乐部
合作邮箱:kongfugirls@163.com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她们的武术俱乐部一本女性主义文艺独立读物。 分享女性共创的电影、文学、社会评论,挖掘历史与文化中被遮蔽的女性群体表达与体验,在批判中激发生命力与创造力。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别再让石矶娘娘照镜子了

《霍巴尔》:反父权制本土电影击败好莱坞大片,成为沙特票房黑马

柏林电影节|太好了!《女同太空公主》来解救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