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快乐可能会很痛苦!

译师姐
·
(修改过)
·
IPFS
长辈问你年薪,本质上是看你未来生活是否稳定,至于你现在活得开不开心,他们才没兴趣。

人与人的认知差距真的很大,大到影响大脑结构。

前几天看到研究说,快乐与不快乐并非对立,因为有两个不同的脑区,分别独立地处理快乐与不快乐的情绪(Ed Deiner)。

这就很有意思了。从直觉上说,只要减少了生活中的不快乐,那自然就快乐了。可这个研究却说,减少不快乐,或者说避苦,并不会自动带来快乐。

我在国内遇到的大多数人,都很懂得避苦,有“忧患意识”。

比如,我曾亲眼看过杭州某老师找学生训话,说她如果不努力读书,以后就会成为菜场卖菜的老太婆,再也穿不了好看的衣服和名牌跑鞋。再比如谈到出国,我家里人就说日本工作压力大,美国枪支泛滥,欧洲种族歧视。本质上就是把未来的不稳定因素全部列出来,做最坏的打算。

这是“不快乐脑区”的工作逻辑。当注意力放在处理不快乐上时,“快乐脑区”的需求就被忽略了。所以很多人说,普通人赚钱不是为了快乐,而是为了安全感。

但这种说法也不全对,因为没有所谓“普通人”一说,有的只是大脑的两套不同的逻辑,看谁占主导而已。我在英国也遇到很多“普通人”,普遍不像中国人考虑得那么周全,甚至都没有存款,钱到手就花。再比如那些抽烟酗酒的人,都知道这些活动有害,但你无法劝他们为了健康戒烟戒酒。可见人若认真追求快乐,就会关闭自己的避苦本能,否则怎么会有人嗑药致死,或者去玩极限运动?

还有人说中国人太勤劳了,基本上也是在说中国人不懂快乐,太具备忧患意识。“勤劳”是农耕社会的概念,意思是为了明年的好收成,今年就要努力耕种。目光是放在未来的,那么你在努力的时候可不就得考虑到未来的种种情况吗?慢慢的,就开始适应“不快乐脑区”的工作模式,就开始焦虑了。

这种焦虑几乎成了中国人的习惯。我现在跟别人打招呼,一般都问“最近怎么样”。但老一辈人还保留了以前的习惯,要问工作怎么样,对象找没找,甚至还要问年薪。其实潜台词就是把目光放在未来,看你以后的生活是否稳定。还有小孩抓周,三岁看到老,也都一个意思。至于你对现在的生活是否满意,他们一点都不感兴趣。

我们父母这一辈的人,成长的时间点很特殊。他们的父母辈,但凡留在大陆,都经历过饥荒和动乱。我外公跟我妈讲过以前吃树皮、磨草根的经历。等到她出生后,也经历过苦日子,吃不吃得上饱饭,全看运气。但稍微长大一点就赶上改革开放,生活质量肉眼可见地改善,工作房子都包分配。对他们来说,这种稳定的生活何尝不宝贵呢?所以他们的口头禅常常是“我已经老了,不像年轻人学东西一样快了”。潜台词是不愿牺牲掉自己熟悉的生活模式,去接受新事物、体验新乐趣。他们的童年经历过太多不确定性,所以保持对生活的熟悉感和掌控感太重要了。

中国的房地产为什么烫手?就是拿捏了这种心态。跟房子绑定的概念有家、安全、温馨、庇护等等,老一辈人对这些抽象概念特别敏感,几乎直戳他们心坎。而至于冒险、刺激、探索、创新之类的概念,则不能引起什么波澜,甚至可能引起反感。有多少家庭,几乎是想都不想就把买房设定成人生的终极目标,而且还这么教育小孩?连营销都省了,房地产怎么会不赚钱?

但最近风向明显改变。现在不是靠推房产,相反,网上有那么多人靠喷盲目买房、盲目结婚而赚到钱。有买房需求的已经不是老一辈人,我们这一辈处理人生问题的工作逻辑已经有所改变。对于童年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比较富足的中产的孩子来说,买房的需求已经不会再像父母辈那样大了。而真正有需求的,童年往往都比较辛苦,而这样的家庭又往往买不起房。前几年恒大暴雷,就是因为许家印在老一辈的思维模式上下注太大。

所以住房怎么会是“刚需”嘛!薛兆丰说,对人来说,没有绝对的刚需,因为人总有的选择。治病的药总算刚需了吧?不,如果药贵到一定程度,病人甚至会选择去死。

这些例子都说明一件事,快乐和不快乐不是对立的、此消彼长的。当“快乐脑区”开始运作,它并不会关心眼前的事是否增加或减轻未来可能的痛苦。可见追求快乐要冒多大是风险,丝毫不逊于投资创业。

所以,并非所有人都喜欢快乐。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译师姐说说笑笑,通了七窍/文学/翻译/笑话/人生智慧/与言论审查斗争到底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2024简短年度感悟+问卷!

共同立场 Common Ground

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