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来生不做中国人》历史悠久不是福

歐陽風
·
·
IPFS
今天中国人都爱逃难到希腊文明底下的基督教民主自由国家,而不是儒家思想的新加坡或社会主义的北韩,伊斯兰世界的难民也几乎非基督教民主国家不去,而不是投靠按理最适合他们的伊斯兰邻邦。


历史悠久不是福 ◎ 钟祖康

中国人每以为国家是越大越好,也多认为文明历史是越长越妙。今天我们已经清楚看到,国家大虽可满足一下以四肢发达骄人的虚荣心,但事实是,国家小每每更合于管理,人民也通常更富裕更自由。

至于文明历史是否越长越好呢?细看人类历史的演化,文明历史长其实也很容易变成无法逆转的负累。 放目当今之世,在过去近万年间灿烂过的古文明中,其实就只有古希腊文明借基督教文明得以浴火重生而卒成大业,成为现代文明之师,其他的所谓古文明要不是灰飞烟灭,就像中东文明或中国文明那样苟延残喘,或仍在迷恋着「蜥蜴的残梦」。

今天中国人都爱逃难到希腊文明底下的基督教民主自由国家而不是儒家思想的新加坡或社会主义的北韩,伊斯兰世界的难民也几乎非基督教民主国家不去,而不是投靠按理最适合他们的伊斯兰邻邦。

开发越早越易犯错

为甚么文化或文明发展得早不一定有利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人类在现代科学来临之前,大都只是在愚昧无知的黑暗世界之中求索,就如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那样,死是应该,不死只是意外。得以幸存也是五痨七伤,即使地大物博,也只会暴殄天物,拖出个「五千年吃人文明」来。

一个文明或一个国家发展得越早,活动越频繁,犯错的机会就越大。近六千年前位于伊拉克的苏美尔人(Sumerians)就发明书写文字,但今天伊拉克的识字率比中国还低,只有五成多左右。美国之所以能在两百年间就称霸全球,原因之一就是立国够迟,有机会避开了前人所犯的许多致命错误。

又如从澳洲、加拿大等年轻国家的成功可见,国家要兴盛,并不一定时刻要有几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作后盾的,只要能理性善用前人的经验、科学知识并让人的潜力在自由的环境下奔驰,国富民强也是有捷径可循的。而且,也如中东文明和中国文明那样,太古老太「博大精深」就很容易积习难返,以致比任何其他年轻国家都更难适应现代文明。 由于在原始条件下炎热气候较寒冷气候容易克服,早期的人类文明多先出现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

事实上,基因研究已清楚显示,现代人类就是在过去十万年间从非洲走出来,散居到世界各地。他们习惯了热带的气候,自然也会先选择较暖和的地区定居。中东文明的肥沃月湾 (Fertile Crescent)、古印度文明的恒河流域、古希腊文明的爱琴海,中国文明的黄土高原 (当时黄土高原没有现在的寒凉 ),都清一色 是热带、亚热带或气候温和之地。所有这些地带不像非洲那么热,也没有高纬度地区那么冷,而且土地肥沃,初民不用太刻苦就可以生存下来。但这些有利条件也正正隐藏着大灾大难,甚而是亡国灭种之祸。

温热带易令繁殖失控

首先,生存环境容易剌激繁殖。对于节育,初民既无动机也没有所需的技术,一切率性而为,所以,这些生存环境「得天独厚」的古文明多会人口过剩,并由此衍生出种种因人口过剩而来的问题,如贫穷、生态破坏和为争夺资源而冲突等。其次,自然环境若易于利用,对科学一无所知的初民不知生态保育,每每做出古人说的「焚林而畋,明年无兽;竭泽而渔,明年无鱼」的事来。

中东的肥沃月湾和中国的黄土高原(如山西陕西一带)从原来绿洲沃土的文明摇篮变成今天的山穷水尽寸草不生,进而演为「越穷越耕,越耕越穷」的恶性循环,一大原因就是天然资源垂手可得,太易滥用而被采竭。这一点我在这两年多来在挪威等寒带地区的游历中殊有领会。为甚么挪威的环境保育做得那么好,誉冠全球呢?我发 现,原来这里全国都是石头或大石山,全国可耕地只有百分之三,民众多从事较适合当地地势也利于环境保育的畜牧,并同时大量使用石头而不是消耗林木的砖头于建筑。

挪威几乎所有耕地都被一道一道用石头堆成的石墙隔开,后来我才知道这些从几公斤到近百公斤重的石头是前人赤手从田里一块一块捡回来的!彷佛造物主为了防止愚昧的初民滥用资源,还要在数量极少的平地上天女散花的洒满大石头,另加每年一半时间冰封时的「强迫性休耕」。要破坏这里仅有的土壤确不容易;资源所限,要像儒家那样多子多孙也很难。现在挪威绝大部份原本光秃秃的大石山在飞鸟等生态使者的协助下,慢慢长出青苔并累积为植被,再长出漫山大树来。这个从岩石进化为森林的过程,跟中国的从森林退化为沙漠岂不是刚 刚相反?

我有一位英国朋友曾踏单车连续游历世界八年,他见多识广,特别是对于位处热带的国家。我们曾多次探讨一个课题,就是为甚么寒带的文明发展一般优于热带,除了以上的原因之外,他说在热带国家,天气太热令人难以思考,资源太盛也令人无须思考〈指在生态末被破坏前〉。

那些气温动辄达摄氏 40多50度的地方,除非人人都在冷气间从事户内工作,否则本来就是不宜人居。人都晒成木头人了,还怎可以思考呢?但这些火炉一样的地方却反而大都人口过剩。要打破像澳洲、香港、夏威夷之类亚热带环境造成的窒碍思考的内部恶性 (文化)循环,外来特别是来自寒带地方较清醒的脑袋非常重要,在空调设备普及之前更是如此。弱于思考和反思必难逃衰落。看看欧洲和北美人类对其祖先及对其现政府的批判和反思,看看中东或中国等地有没有可能容得下 Michael Moore、NoamChomsky这样的反对声音,就可明白为甚么不同文明之高低悬殊。 北欧维京人要不是在那冰天雪地,恐怕就不能够活动了几千年仍然能够绵延至今并取希腊文明之长大放异彩了?

罗马帝国几乎走上中国歪途

希腊文明和其他主要古文明的一个明显分别就是,它是唯一一个不断北进移往偏寒地带发展的文明,这与它能最终排众而出甚有关连,因为在偏寒地带,人较容易思考,人较清醒,也不会那么沉迷于睡觉,还需要较多规划才能生存,加上开发较难,地力较难被耗尽,人口繁殖较难,对自然资源破坏较少,不容易形成在食指浩繁环境下迫出唯贪独得兼疑神疑鬼的反社会行为。

总之,寒带地区会令初民犯错的机会较少,给往后的现代化留下较大的发展空间。从过去万年的人类文明发展可见,一个文明能否持续发展,最重要的不是有过多少伟大成就,而是犯过多少难以逆转的大错。最后,偏寒地带在社会整体发展较健全和人力紧张下,再经中国传来的黑死病令人力更趋紧张下而得以率先走上工业革命,饶有意味的是,工业革命也只是发生于寒冷的英国和荷兰而不是炎热的西班牙和葡萄牙。

然而,由于起步早,希腊文明在黑暗摸索中也几乎跟中国文明犯上类似的错误,那就是罗马帝国。跟中国一样,罗马帝国也是奉行扩张主义,好大喜功,四处讨伐,对领土贪得无厌;也是极不宽容,迫害宗教;也是穷奢极侈,生活靡烂;也是大量使用有毒金属,特别用铅金属于饮食、陶瓷器皿、化装和链金术。

罗马帝国最后因多次瘟疫和上层社会大概因铅中毒而造成大量死胎、流产和不育以致人口锐减,而统治阶层的智力也相信因铅中毒而日衰。罗马帝国该死而死,而且也没有留下过剩人口,并且最终为子民解决了灵性需要 -----皈依基督,这为欧洲往后两千年的反复向上发展并迎接现代文明奠下重要基础。

初民由于没有科技之助,而多择温热带而居,并由此发展出文明,但也多同时被温热带的有利因素所迷,不知节制而走向衰败或死亡,说起来是颇为吊诡的。今天许多学者对古文明陨落的研究显示,初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特别是伐林,是文明衰落的重要原因。这一点,戴蒙德 (Jared Diamond,1937-)教授在其《崩溃 : 社 会 如 何 选 择 成 、 败 之 途 》 (Collapse :How Societies Choose to Fail or Succeed) 等作品中已有详细论述。

〈原载于2006年1月《开放杂志》〉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歐陽風一個老宅、病夫、啃完老本的三叉神經兼慢性疼痛者及...眼睜睜體驗死亡就在眼前...對著身體的苦痛,自殺亦是一個選項...快了...卻又想再挨再一下下再看...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偷文集_【國台辧貪功誤導自作孽,國民黨無能躁進不可活】

馮客
22 篇作品

節錄《大國利慾》「一号玩家」华为:在欧洲建构「高层关系」的中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