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 03 看似親密,其實是疏離的
第三天(7月3日)
記一件在關係中,帶給你深深自覺或自省的經歷。透過這個經歷,你終於明白一件在你成長路上很重要的事情。
不知道各位是否有相同的經驗,不過就算經驗相同,感受也不會一樣吧。我家只有兩個小孩,我是姐姐,還有一個妹妹,有時候看著親戚朋友飽受重男輕女之苦,跟著氣憤之餘卻無法體會,這在我家是感受不到的,爸爸是女兒向日葵,對兩個女兒疼愛得不得了。人是從甚麼時候開始產生分別心的呢?可能因為是第一個孩子,有過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經驗,妹妹出生後,對於突然要將吃的玩得都讓一半給她,感到極大的不適應,哭過鬧過,最後都只能屈服在媽媽的肢體語言與暴力下就範,我生長在體罰的末代,在當時打罵小孩都沒甚麼的。
到了入學的時候,自己顯然是沒有念書的天分,達不到媽媽的要求就是少一分打一下,她習慣以衣架作愛的教鞭,天生內向寡言的妹妹經常在旁邊看著我被打,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比較晚入學的她一考試即嶄露拿分的天分。
現在想來幸虧當時有讓媽媽打過出點氣,後來我不但一天到晚補習,成績還是沒半點長進,簡直是個賠錢貨,反觀妹妹卻不需要補習也能考上前三志願。小時候的我很會看大人臉色,逢年過節與親戚長輩見面,總是會開朗大聲問好,妹妹總因不願開口叫人被長輩反覆刁難,所以我下意識總想主動先去擔任這個開心果的角色。只不過,親戚長輩下一句卻是問:考上前三志願的是哪一個啊,姊姊還是妹妹?這時我的戲分就算完結,換爸媽亮麗登場了。
媽媽常講她生我時難產的故事,那情況如何慘烈,我就有多感謝她有多勇敢,竟還願意生第二胎,只為了想生一個玩伴給我,說只生一個那小孩太可憐了。不過因為妹妹的表現太過耀眼,媽媽免不了偏心,現在回望,能夠理解他們多渴望傾全力讓這個優秀的孩子好好發展,期待能因此翻轉階級。家事幫忙多半是我在做,資源多是給妹妹,於是漸漸地開始討厭起妹妹,雖不至於欺負她,就是對她不理不睬的,但害羞的她只會黏著我,常以熱臉貼我的冷屁股,有一次大概忍到了臨界點,她大聲責問為什麼我要這樣,我也大罵回去誰叫媽媽偏心只疼妳,妹妹愣了一愣神回但這也不是我的錯啊!在那一瞬間心結立刻鬆綁解開,對啊,她是無辜的。
我跟妹妹同住到20來歲,直到她因為去國外遊學認識了妹婿,而遠嫁外國,感覺就像妹妹突然被人偷走,每次妹妹返台要再離開的時候,我總是哭哭啼啼。從沒想過姊妹相處的緣分如此短淺,都說沒有後悔藥,如果早知道,我會盡量不虛擲那些一起相處的時刻,也不會將她的存在視為理所當然,隨著生活與工作的消磨,初期熱絡的信件與視訊聯絡,漸漸淡了下來,以前同住下班回家我總是立刻一屁股坐在她旁邊搭拉西扯的聊到睡覺,現在見面卻感到少了甚麼,我們還是很關心彼此,只是有些微小卻重要的東西就是消失在時空不同步裡。
常常苦思問題到底出在哪裡,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對比另外一位友人,她與遠嫁他方的姊姊連絡之頻繁,實在讓人稱羨不已。我想任何關係都是這樣的,需要定時定量的精神與時間挹注,拉住那條繫住彼此的細線,從此認識新的朋友時,總以也許不會再見面的熱情去迎接與沉浸,與老朋友見面時,以不知道下次在哪裡的謹慎細細珍惜。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