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劇筆記】網路時代下 我們還知道孩子們在想什麼嗎?—《混沌少年時》
身體的能力已經開始成熟、心智卻還處在不穩定的狀態,青少年教育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隨著科技發展、越來越多的資訊沖淡了權威的可信度,加上疫情時代對教育體制的削弱,包含家長和教育界從業人員,似乎都比過往顯得更手足無措。不過就是看看影片、滑滑手機,又有什麼傷害?況且學生時代怎麼能少不了狗屁倒灶的蠢事?但種種跡象或許已經顯示,青少年教養與犯罪問題已不再是我們所想得那麼單純。

《混沌少年時》是一部關於青少年犯罪的作品,短短四集的內容以一場清晨的逮捕行動開頭,並且藉由後續的調查與發展,企圖讓觀眾深刻體會相關問題的嚴重程度。故事的主角「傑米」是個13歲的男孩,卻被指控殺害一名女性同學,而這樣的嫌疑不只讓他惹上大麻煩,同時也對身邊的人們及環境,造成巨大的衝擊。
青少年議題現在到底有多嚴重?其實型態和成人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只是因為人格還處在不穩定的狀態,它們的影響也會放大好幾倍。延伸到網路空間的霸凌事件、因為表情符號盛行變得更難解讀的暗語,同樣在成人社會引發的對立問題,在青少年的身上則大大增加了極端行為的風險,並且嚴重影響心智與心理的發展。除了藉由迷你影集的篇幅,廣泛且深刻地探討相關議題,《混沌少年時》呈現的手法更會讓觀眾印象深刻。
之前看過一鏡到底的作品,大概只有電影《鳥人》與在當時被譽為是神片的《一屍到底》,影集的話過去則從來沒看過;儘管因為分集切成四部分,但《混沌少年時》每一集的內容都採用無剪接、無中斷的高技術門檻拍攝,這大概也是它被譽為「近10年最接近完美的電視劇」的重要因素。缺少畫面轉換帶來的喘息時間,《混沌少年時》的戲劇張力得以被拉到最大,「1:1」的時間感,讓螢幕傳達出的內容更接近現實,並且迫使觀眾必須正視片中那些議題。
逮補、警方調查、心理狀態評估,以及最後關於家屬的生活影響,在這四集的內容當中,最緊繃的大概就是第三集。在幾乎是由主角與心理師兩人撐起的這集,由於場景的移動相對單純,兩人在這場對話的交鋒成為了劇情的重點;除了兩位演員如何在一鏡到底的設定下,完成如此高難度、需要大量情緒呈現的演出,攝影機藉由一些錯位、角度的轉換,為兩人爭奪主導權的對話賦予更多鏡頭語言,也在無形中增強演技能夠傳達的渲染力。
「他只是個孩子。」隨著各種價值觀受到網路與點閱率的嚴重侵蝕,在成人都自顧不暇的情況下,青少年的失控就算沒有被忽略,也往往沒有所謂「正確答案」可以依循。儘管不是真人真事,類似的情景早已在世界各地上演,藉由深刻的呈現方式,《混沌少年時》更將這些少被重視的議題,重新帶入大眾的視野。然而,問題的解方究竟在哪裡?這或許也將是每個觀眾在追完四集的內容之後,腦海中都會浮現的問題。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