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 Write in 7 days: Life Stories with Food · Day 4
七日書之四:臺灣人,南韓胃
(edited)
IPFS
什麼是身份認同?簡單來說就是『我是誰』,大致上是由種族認同、文化認同、法律認同和地理認同所形成,當自己對一個群體產生越高的認同感,就會有越深的歸屬感。
我是個土生土長的臺灣人,我的胃當然也是,但人有長腳,我又是個喜歡去別的國家遊歷的人,因此我的胃他自然能吃到別的國家的特色料理。
未成年時,常與家人去日本玩,由於是跟團,菜色當然是以臺灣人的口味為主,偶爾有自由時間,去當地的餐廳吃飯,吃完後,只記得日本的食物重鹹重甜,讓我的胃不太能接受。
成年後,在大學的一次實習之旅,我與同學一同前往南韓,為期一個月,那個月早餐吃旅館提供的簡易餐點、中餐吃學校午餐或與漂亮女大生一起吃特色料理,晚餐則是在旅館附近選間便宜的來吃,一個月後,旅費扣除發放下來的經費剛好打平,沒多花小金庫的錢,玩得倒是很開心。
回國後,每當在外吃飯,總是不自覺想點韓式料理,食物沒點辣胃就不太想吃,卻沒見過我的胃愛挑日式料理來吃?也許是我曾短暫體驗過南韓在地人的生活,我的胃它視南韓為第二個故鄉了,不知下次它會習慣哪個國家的料理?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