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看Bilibili上之影片,會大致出現這樣的思路:
摒棄極端思路A、B,而回歸到(在他們眼中是更恰當的)常識:「我們愛中國,(所以應該...)」。
或者在平常的層次處理某個問題C,然後(揚棄而)提升一層(在他們眼中是更崇高、也更必然的),表達:「我們愛中國,(所以...)」。
處理倫理問題、政治問題,最終可以回到的基點,或者最能夠依靠的原則,可能是社會福祉(效益主義)、對人格的尊重(義務論),自由、民主、公義,一些最基礎的道德直覺/感情(怵惕惻隱之心,也算是某種)等等
有時看Bilibili上之影片,會大致出現這樣的思路:
摒棄極端思路A、B,而回歸到(在他們眼中是更恰當的)常識:「我們愛中國,(所以應該...)」。
或者在平常的層次處理某個問題C,然後(揚棄而)提升一層(在他們眼中是更崇高、也更必然的),表達:「我們愛中國,(所以...)」。
處理倫理問題、政治問題,最終可以回到的基點,或者最能夠依靠的原則,可能是社會福祉(效益主義)、對人格的尊重(義務論),自由、民主、公義,一些最基礎的道德直覺/感情(怵惕惻隱之心,也算是某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