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無法被改變的,對的人,才會自我改變
「自以為是」只能用在個人成長上面,否則就是不智之舉,求好心切反倒引起反效果。

2023,「突破慣性」與「超越的思維」 Matters.
2023 馬特市年度問卷 你曾如何想像這樣的 2023?沒寫過馬特市的問卷,這是第一次,也做個年度總結
幸福與平靜
我常常反過來想想自己,當我在生氣、批評、責備他人的時候,我的心態是什麼?我是不是主觀當成事實了?我有沒有用心去理解、排解彼此現在的處境與困難?(雖然生氣的當下就只是生氣,大腦沒有能力反思,但平靜之後我還是會問問自己為什麼要這麼生氣,有沒有別的辦法可以解決?

寫給頻「煩」的「制」己
聰明生活不是走捷徑生活,是踏實生活,然後從平凡無奇的生活點滴裡,領略出自然真理,從中萃取專屬自己的生命養分。
有人的地方一定會有「是非」
以前同立場的,現在不一定一樣,畢竟角色不同、單位不同,如果沒有同時內外都很了解,個別的性格差異都清楚,就容易為了一點小事互看不順眼,這就是人性。

習慣能造就我們,也可以顯露我們
AIS常說:一個人要能夠認識自己,才能自我覺察,你才不會在不自覺的情況下,成為自己的小人。

我的自我管理系统
虽然无法知道,这样的系统,是否能帮助我们成为更加理想的样子,但至少这是一个开始,一次主动选泽,去朝着自己想要的目标前行。

只要你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人生所有累積都會有兌現的時候,你不會知道開獎是哪一天,也不知會以何種形式領獎,但必須不馬虎、有充分自覺。世上沒有不明不白的兌現,唯有我們不自覺或不在意自己正在累積什麼。雖然我現在有一級的好運,但也得有一級的自我要求才行!

自己願意承擔起結果,就有力量做出決定。
有些人選擇毫無作為,讓別人無止盡地耗損他的生命、時間與空間成為習慣,不作為,就是他自己逃避的結果,是他的選擇。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他自己的,任何再重要的人都只是配角。你的人生要多麼灑狗血還是精彩,只有你自己可以改寫劇本。無奈的是,有些人滿腦子只想改變別人,卻不曾想過自己十多年來毫無進步,說話、心態、行事作風都沒有成長。

擁有才是考驗的開始
AIS總說:「格局到哪,成就就到哪,這是最匹配、最好的人生。」品德與條件不夠就成功,隱藏在背後很可能是禍。

娘媽 嘉言錄
做自己的主人

懂得自我要求,就有能力為自己帶來希望
人的心態只要從被迫改變,轉變成了自主改變,體質跟生命素質就會跟著翻轉,汰舊換新。雖然年齡漸長,我們會懷念青春,但是活力與希望感,卻比從前更多!

「美好人生」從來都是「自我要求」而來
現在還沒有勇氣,那就跟未來借勇氣;現在還沒有自信,那就跟未來借自信;現在沒有愛情,那就跟未來借愛情;現在沒有希望,就跟未來借希望。

好好說話
2020年7月29日

永不退的流行就是做對自己,就是自己的主流
做對自己才是流行~ 最棒的主流應該是知道自己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懂得自己過篩過濾大部分的雜質,留下對自己有助益的事,生活就簡單美好多了~ 曾有同事問了很離譜的問題:「要如何在現有時間與收入下財富自由?」(😳?) 光是他們下班後只會唱歌聚餐打手遊,就知道財富自由只是個白日夢了。

【賦閒記】05. 辭職原來是因為我太愛工作😂
這是我提出辭呈的第五週 ,也是我歸還一切公司財產,徹底放飛自我的第一週。說是放飛自我,其實我這週過得比上班時更注重效率與產出呢。我不愛管別人,也不喜歡別人來管我,不過我超愛管我自己!看了無數工商管理類的書籍,最後全用在了自己身上😂。

人生是自己的,好壞沒有人偷得走,要成為自己的榜樣
當我們永遠都是「下次」、「改天」再說、再做,那麼我們期盼的美好生活也會順其自然的「下次」、「改天」才發生,也很可能「下輩子也不會發生」。

職場漫談|善用決策模式 決定輕重緩急
當事情接踵而來,應接不暇時,有甚麼工具或模型,可以讓我們視覺化的辨識,並妥善的擬定先後順序呢?

職場漫談|擺脫否定偏差思維
多數人對於事物的判斷都屬二元性,也不喜歡被挑戰,但這世上並非僅以對錯、黑白便可以涵蓋所有的答案,具有「灰色思維」(Thinking Gray),可以讓你做出明確決策。

自我管理好難?讓張榮斌心理師來教你
拖延,是一種惡性循環,人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狀況,是因為我們的內心存在著疑惑,比如「擔心別人怎麼看自己」。上完《張榮斌自我管理》課程後,我才理解到:管理自己不該靠「意志力」,而是要先了解人的慣性,並適度的獎懲自己,等到習慣確實養成後,再將自我管理的流程類化到其他想改善的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