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
此标签目前无人主理
41 人关注
108 篇文章
TC's Choice

電影 - 콘크리트 유토피아 - 烏托邦浩劫

文明毁滅之後,我哋仲需唔需要講道德呢?

星期五

高票房、大手筆:一部揭露韓國宗教亂象的懸疑驚悚片

据说韩国疫情爆发很大原因跟异端教派有关,如果消息属实的话,那可绝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按有关部门统计,目前韩国被证实的异端教派达数百个。当然,对于一个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来说,这个数量并不稀奇。然而让人细思极恐的是:这些教派竟跟韩国的那些正统教派(包括佛教、基督教)乃至跟韩国大众甚…

Sunline

偷渡性別意識的喜劇,曹政奭的變裝/《變身機長》파일럿

從打壓女性到男性的變裝,電影最後回到了「我」這個課題上,不論男性或女性,都有各自在社會中的刻板印象,女性應該怎麼樣、男性就是要成為什麼,「我」才是最重要的事!這部電影不單單偷渡了對女性的反省,也同時是在解放男性那些必然被局限的角色扮演。

Sunline

一個網紅之死/《她死了》(그녀가 죽었다)

劇本實在寫得精采,本來讓人以為是在看一個窺探病的房仲如何讓自己一步一步走進險境,竟沒想到再從網紅這個角色做了個大逆轉:不是嗎?這世界不是很多人喜歡看別人擺拍、看別人無敵正能量(或以負面方式來假作正義)、看別人柔順可愛地演出?於是人們都會輕易揮灑自己的愛,去支持、去贊助、去斗內,好扮演自己是別人人生的一角、參與其中!

相关标签

  • 電影
    8864.8k
    影評
    3391.5k
    Movie
    68919
    偶希都理
    11.9k
    電影影評
    127319
  • 電影筆記
    691
    韓國
    162514
    電影心得
    110248
    愛情
    6153k
    散文
    4452.7k
返回全部
Sunline

女同志中年後的再相遇/《致潤熙》(윤희에게)

《致潤熙》應該就是這麼溫柔中帶點堅定又頑強的女同志故事,也是進入中年後面對很多世事時而旁觀、時而投入那樣自由!

Sunline

當喪屍換成瘋狗,李善均的最後回眸/《寂噤計畫》(탈출)

編導還是好好的善用了李善均那迷人、磁性的聲音,最後讓他的聲音發揮了功效,吸引了那些可以用程式聲控的發了狂的狗兒們;不曉得是不是導演的刻意剪出了李善均的最後回頭對女兒的一笑,成為了他這部遺作中,逼出熱淚的一顆鏡頭!

Sunline

虛實之間/《夢境 Wonderland》(원더랜드)

亙古不變的終究只有一件事:死亡是必然的存在,即便科技能夠延續什麼,每個當下依然無比的珍貴!而科技的確使我們對未來世界或與他人的互動做了新的改變或有了新的詮釋,但人們最終都需要擁抱!

Sunline

家,那麼遙遠/《愛在春光乍現時》(정말 먼 곳)

在現今可以慢慢大方討論起自己的性向的台灣社會中,那樣壓抑與被排擠而漂泊的人生或許是年輕一輩不容易想像的事,但卻是至今還未能被接納的人,繼續的人生!

Sunline

薛景求的精湛/《薄荷糖》(박하사탕)

如果一個人的本質始終都沒有變,那麼變動的是外在的現實,還是人為了生存而藏起自己的本質?

TC's Choice

電影 - 서울의 봄 - 12.12:首爾之春

如果朴正熙冇俾人暗殺,究竟係會繼續極權統治定係全斗煥都係會軍事政變上場呢?

FilmBurns 電影薪火

《破墓》:大東亞共鳴

張在現導演從影以來一直挑戰驚悚題材,這次透過《破墓》忠實地呈現巫俗、風水等具文化特色的民俗宗教,還觸及日治時期對韓國民族的世代和土地造成的歷史創傷。這部電影不光是為韓國觀眾而設。從其主題的深度來看,不難理解為何它能在亞洲各地票房取得佳績,特別是文化歷史背景相近的族群,電影無疑引動了某種大東亞式的共鳴。

TC's Choice

電影 - 파묘 - 破墓

想不到可以拉上國家民族大義,實在是超水準之作。

FilmBurns 電影薪火

《12.12:首爾之春》:沒有逆權的角力

《12.12:首爾之春》這個香港譯名,跟數年前的《1987:逆權公民》類近,也叫人聯想起《逆權大狀》和《逆權司機》另外兩部冠以「逆權」嘜頭,背景同為 80 年代韓國民主化轉型的歷史劇情片。其實,《12.12:首爾之春》的風格與題材跟三部《逆權》電影極為不同。

Sunline

一分為二的隱喻《破墓》(파묘)

或者它就如台灣的《返校》透過一部電影,提醒著歷史不能被遺忘,而《破墓》更加進了韓國信仰裡能與歷史互相呼應、連結的方式,不僅揭開了那段歷史的傷痛,或者是更往前推韓國從高麗、朝鮮時代歷經各樣的分分合合、侵略占領⋯⋯

13樓的阿修羅

再見,男孩!

是的,我們終將長大成人,我們勢必天各一方。

Sunline

像上歷史課的韓國電影《12.12:首爾之春》(서울의 봄)

串連著看這些韓國電視電影,令人頗滿足的,像在上歷史課一樣!不論每一次看哪一部,都有那種想要在腦中搜尋這部電影的主角或故事是從哪一部的延伸?可以從中往歷史再探索,對於觀看歷史的角度,便不再那麼單一的只看掌握話語權的人說出來的那些,才能進而明白「歷史」本來就是看誰站在什麼立場告訴你,…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韓國電影大師朴贊郁訪港 談成長及暗黑系電影背後:相比幸福更想聚焦人的痛苦

朴贊郁的「復仇三部曲」《復仇》、《原罪犯》、《親切的金子》皆以「復仇」為主軸,電影風格乖張、暗黑,內容血腥、情慾,因此被冠為「暴力美學大師」。到其近作《分手的決心》不論是視角效果還是電影內容上均不如以前般暗黑,但還是在以兩宗兇殺案寫兩名成年人如何忍住自己的慾望。

Sunline

韓國拍起災難片更有人味/《水泥烏托邦》(콘크리트 유토피아)

比起更早前的韓國災難片來看,幾個主角的設定在這樣特效堆出來的電影中,將電影推往更高的層次!畢竟當技術/動畫層次高於故事結構和演員表演時,就不是在看電影,有時還會像只是在看拍電影的人炫耀自己的技術而已!《水泥烏托邦》算是結合得非常完美的一部作品,不論是故事內容與演員的演出,或是技術性的使用,都讓人看得非常過癮!

Sunline

宛如《灌籃高手》的熱血籃球/《魯蛇大翻身》(리바운드)

青春的故事就是如此,充滿不安定且躁動的因子,你隨時可以起身也經常想要放棄,但那個不知道未來在何處的年紀,多半也都帶著非常果決的勇敢(或說固執,也是傻膽)那時我們都相信,那個現在就是我們的唯一:「我只有現在啊!」而選擇替自己奮力一戰!

Sunline

二十年前的韓國電影:孫藝真、曹承佑、趙寅成《緣起不滅》(클래식)

追藝真的電影,追到二十年前的,她如今依然像當年,但韓國電影已不是往年的水準,而是更高的層次,二十年來的韓國影視到底做了什麼改變?有什麼可以讓台灣追上學習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