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書信的單寧(試讀)
真正開始寫信,便發覺要抓住那丁點氣息毫不容易。於是我特意找些書信集跳讀,希望透過讀懂前人的信,去蕪存青,找到通訊功能以外,信還剩下甚麼支撐着它獨有的韻味。我想找到書信的單寧。

無人收信:我決定像小說家那樣生活
我們的宇宙的神,應該是「敘事之神」,否則人類為什麼追求合理,追求因果?

無人收信:那些沒有過的愛,不會再得到了
畢竟父母給妳的樣本就是那麼的扭曲和粗礪,一切都要從零學習,混淆與挫折是難免的。我只是要勸告妳,不可把他人當作實驗品,更不可放任自己去投射,真正的愛是要面對真相,如其所是。

母亲教会的道理 | 那些温情脉脉的书信集
龙应台在十多年前写了《孩子你慢慢来》,全书都以“妈妈”来称呼自己——是的,不是“我”,而是“妈妈”。我们看到,在学者、批评家、观察家这些头衔之前,她更多的是一位母亲,一位与普通女人无异的母亲,慈爱,唠叨,渴望与孩子交流。多年后,孩子安安长大为安德烈了,龙应台为了跟他好好沟通,便...

一个陌生网友的来信
写在前面 今天我又再次收到了网友的来信,算是春天不可多得的好消息。查看过往邮件,才发现我们通信时间已经很长了,竟然可以追溯到三年前。起初对方写信给我,是希望我能在语音直播平台上念出他的信,后来我做微信公众号,他仍旧不断给我写信,当作投稿,但是最终我只整理了一篇以后排版发表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