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快的生活
深夜裡下了好大一場雨,卻不再焦慮了。 認真講,其實是昨天晚上開始下的。終於振奮精神決意去跑步,才出門沒多久,感覺手上有一滴雨水,接著又一滴。一滴二滴三滴⋯⋯,潮濕的味道猛然襲來,只好回家。大雨在門後傾盆落下,真的就像一大桶水用力從地球頭上倒下來。 睡覺時,聽著雨滴落在屋簷上的聲音,啪啦啪啦的沒有停過,連一點換氣的餘…

有些地方,原本該是歸屬
有些人一生都在尋找一個地方,可以放心落腳。 但有時候,最應該安心的地方,反而成了讓人最想逃離的起點。 感情,為什麼成了困住人的東西? 人類常常以「擁有感情」自傲,認為這是與冰冷機器的最大區別。 但矛盾的是,最應該盛載感情的地方——家庭,卻常常讓人失望。 孩子在家裡得不到該有的溫暖與支持,只好向外尋找一個可以依附的出口。 有些孩…
家的感覺
回想這幾年搬家的過程,從南到北、到東部,再搬回台中,幾度奔波,搬家,幾乎快變成一種新的習慣了。 搬家,其實是很累的一件事。不僅僅是時間空間的變動,常常需要面對的是更多捨離、不安,以及如何與新環境磨合的狀態。 經過這幾年,我終於停下來思考,搬家帶給自己的感受和意義是什麼。因為對我來說,家(具體的房子)的定義是一個完全屬於自…

家的儀式與愛的傳承
從父親的堅持到家的延續,愛與連結的力量
家
無論我們有多熱愛旅行,終究要回到家。而家所代表的意義,不只是一個提供棲息之處,而是一個安全的居所、一個歸宿,一個能得以自在生活的地方。出去玩了幾天,回到家宛如躺在青草地上般地令人放鬆,身體的每一處細胞彷彿開始進入冬眠。除了全然釋放之外,只想安靜地躺在床上,聞著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味…

七日書第七天 家的地理還包括人
我希望所住社區𥚃的人,不需要每天為了三餐而憂愁,每人的心都有空間去感受生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都是真正善良的人。
我的家庭故事7:人生起起落落落...
果然我是后知后觉大王,写到第七天才发现自己原来从没发现每一天都有一个主题😅大家好像都在跟着主题走,真的大大不好意思啊!
七日書|夢想的家中規劃
每個人想要的空間規劃不同、需求也不同,而這是我想打造的家
[七日書] Day4 别把牺牲当爱了
过年饭桌上的男人们,会觉得厨房里的女人们是在牺牲吗?厨房里的女人会觉得自己是在爱吗?到底是谁把这两个无关的东西拉到一起……别骗了自己还想骗别人,真的可笑。

[七日書] Day3 幼儿园就会逃跑的反叛
看到幼儿园的大门没关,我就拉起小伙伴淡定的走出去了,光天化日之下就逃学然后走回家了,完全没人发现。

[七日書] Day2 从河里捡起的小孩
小时候问起父母,自己从哪里来的,他们总说是从西河里捡来的。所以我觉得,西河就是我们当地的母亲河。现在河里没水了,小孩也变少了,很难不怀疑啊……

[七日書] Day1 热爱天气和吐槽的家族遗传
长到这个年纪,终于理解了妈妈为什么那么爱看天气预报的心情。除了这个,我们还喜欢吐槽一切,当对体育运动无感,逃避谈论真实感受,选择用读书来代替。

走到哪写到哪|最难忘的还是舌尖上的家乡
2018年2月,一档热门的美食电视记录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开播,里面恰好讲到了我的家乡河南,顿时勾起了我写作的欲望。此文的文风受到一本时尚杂志的影响,现在隐约记得是叫什么《杜韶斐》。文章在我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发表后没多久,一位家乡城市的政府工作人员通过微信联系我想要转载。我好像人生第一次制造了被动收入,人民…

我的(不)完美人生|我是誰?我是甚麼人?
我,就是我。如果你想知,我可以告訴你我從哪裡來,that's all.

七日書|我的(不)完美人生|期待的,與得到的
而最終,我們都只會剩下自己。既然無論如何都只剩下自己,在此岸或者彼岸又有甚麼分別呢?

七日书 | Day 6(12月7日)纸上的旅程:我的车票博物馆
这篇文章怎么看怎么像是一篇策展企划大纲。

七日書#7 | 之四 傳家之寶
我覺得我們家沒什麼龐大家財,也沒有土地,連家譜都找不到,應該也不是什麼名門望族之後,沒有飄洋過海的千年寶物,我們的傳家之寶,大概是耶穌吧。
七日書|物的體系|尋找桌子的故事
這是一個尋找「最合適」的故事。

七日書#7|第四天|家鑰匙
第四天寫一個家庭裡面的物件,它能夠代表你和家人之間的互動、相處經歷,跟我們分享它的小故事。比方說,它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家居小物,或者是與家族史有關的回憶之物。

【七日書:物的體系,我的物件錄】第三天:住所——我的避風港
當生命中經歷著狂風暴雨,內心充滿不安,我最想找個避風港,為我遮風擋雨,獨自安靜。能做到這效果的物件很大,那就是我的住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