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一週年|寫作,給人生的靈魂提問 · 第六天

第六天:关于写作

竹西
·
·
IPFS
我手写我心

我从小写作就还可以,这要感谢我的奶奶和父亲。

我奶奶是小学老师,我还一岁多的时候,奶奶就教我认字、写字、背唐诗。我父亲虽然因为“文革”而中断了学业,但他一直保持了阅读和写日记的习惯,这也深深影响到我。

但我并不喜欢写作,当然还是因为“太难”了,这应该也是大多数小孩子的普遍感受吧。小学二年级开始有了作文课,语文考试最后一题也一定是作文。每次下笔前我都不知道我会写出什么来,虽然最终好歹能够写出一篇得分还可以的作文。

小学时候的作文其实是有模板的,无非是下雨天给父母送伞、扶老奶奶过马路、做好事不留名之类,最好是安排一个小对比,比如用一个家境贫困却真诚朴实的同学,来反衬家境富裕、学习优异但思想上却私自一闪念的“我”,等等。我既没有亲身经历过,老师也不在乎真假。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收获,通过大量复制模板而增加了对于文字驾驭的能力勉强算一个吧。另外,这时的我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很多文字看似漂亮,却是假的。

中学的大部分时间里也没有什么改观。我的作文依然不错,但在考试和作文之外,我从没有提笔写点什么的想法。直到高三时来了一个新的语文老师,他给了我一个新思路。他说,一个人只有平时大量写作,在考试时作文才会熟极而流,水到渠成;为高考计,一年之内最少要写十万字,平均下来一天也才三百字左右,算不上多;主题不限、体裁不限,如果实在不知道写什么,看到好的文章,摘抄甚至整篇誊抄都可以。

我半信半疑,但觉得试一试没坏处,于是开始每天写一篇小随笔,三五百字就打住。神奇的事情出现了。以前写日记、写作文,总觉得“没东西写”,不知道怎么下笔,而开始每天小随笔之后,眼前的世界忽然变大了,一花一木,一呼一吸,都有了别样的意义。

整个高三期间,我的作文水平应该是有了很明显的提高,参加了几次全县中学生作文竞赛并得了奖。家里曾有几个亲戚需要参加函授学位之类的考核,需要写作文(非现场作文),也找到我捉刀。其中有一篇是写游记,就这么一个烂俗的题目,我选了一个根本不是景点的地点——我们县里的一座桥,写了篇《××大桥游记》。据说评审老师第一眼看到文章标题时脱口而出:“××大桥有什么好游的?”当然,看完后是给了高分的。这在我的家族中也算一桩美谈了。

高考时,作文发挥一般,但是,自主写作这件事算是从此在我心中生根了。

大学时学的是法律专业,大一时还看“西北有高楼”,后来很快变成“本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所列各项海事请求,依照顺序受偿。但是,第(四)项海事请求,后于第(一)项至第(三)项发生的,应当先于第(一)项至第(三)项受偿。”工作后入了律师行,写的都是《法律意见书》、《律师函》、《起诉状》、《代理词》,每年写的文字以百万计,应该说也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和感情,但和这些文字之间始终有一丝隔阂,总觉得这并非完全是我自己的文字。

这期间当然也有继续写随笔,大概每月一篇,发在QQ空间里。我的QQ好友很少,家里几个亲戚,外加几个现实世界里的好友。这个环境让我感觉很安心。我的心情倾注于笔端,有限的几个懂我的人会来看我的文字。我父亲每次看完都会点评几句,夸赞居多。虽然我一直觉得他夸人也夸得像老干部,但是这样很温暖。

偶尔在天涯社区也会发帖,有几篇帖子引来了网友的一些讨论,但大部分都基本没热度。有一年的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我正好去南京出差。晚上我写了一篇纪念文章,文章里有这样的话:“这迎面而来的寒风,不知是否冷过当年燕子矶旁的长江水,是否冷过南京城头的武士刀?”写完发到天涯的历史版块。第二天收到站内消息:“您的文章已被本版版主移到‘情感天地’版块。”够滑稽的。

后来言论审查逐渐收紧,天涯倒闭,QQ要提供各种身份信息才能登录,我也就放弃了在国内的网站上发任何文字。身体受限那是无可奈何,但思想和文字绝不能受限,更不能自我审查。

而今,我在Matters安了个小窝,有一搭无一搭地写一些文章,当然,手跟不上脑,所以“无一搭”的时候居多。发文后有时会有一些陌生的朋友来串门,有时也冷冷清清的。欣喜与失落交替而来,不过,我所写下的文字都是来自于最真的自己。

上大学之前,我姨妈带着我表妹登门来讨教学习经验,特别是如何写好作文。我拿出一个新的日记本,在扉页上写下:“我手写我心。”送给了表妹。据说表妹奉为圭臬,在此后一篇作文《我的父亲》里,把对父亲的观察和想法原原本本地写了出来,比如说她父亲喜欢出门喝酒到深夜;父女俩有不同意见时,她父亲从不和她讲道理,而是两眼一瞪,把她吓到“面如土色”。结果她被她父亲骂了个狗血淋头,命令她如果不重写就别想吃饭、睡觉。于是表妹按照学校的标准模板写出一篇父慈子孝的颂文,在父亲那里顺利过关,在老师那里得到高分。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觉得“我手写我心”这句话没有错。有的人做不到,有的人不愿做,我对自己比较欣慰的是,在私人写作的领域,我一直在努力践行这句话。我想,这也是写作之于我的意义吧。

送给表妹的日记本有点像这样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竹西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骚并御,芳不得薄兮;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第七天:关于想象

第五天:关于时间

第四天:关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