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之一二事之印刷(續)
上周介紹的書本,是有關越來越少的手寫書信;今周介紹的,也是越來越少人從事的活版印刷。
董啟章先生因為香港字的展覽,而劍作小說《香港字》。也因為這樣,香港有一些活字印刷廠開放給公眾參觀,安排導賞,讓參加者了解這個已漸式微的行業。台灣也是。位於台北的日星鑄字廠[註1],很早成了旅遊景點。這間創立於1969年的活字鑄字廠,自從2000年起,成為台灣碩果僅存的鑄字廠。遊客可以到鑄字廠,購買鉛字。我也曾慕名去參觀,買了幾個鉛字回家。
至於參觀活字印刷廠,要到2022年。那是一個巧合:香港格子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有關印刷《活字印刷的發明故事,你所不知道的古騰堡!》。為配合這本書的出版,找來香港的活字印刷廠光華印務公司合作。參加者除了親見印刷機運作,也可以試印。
台灣最近出版的一本書,正是記錄鑄字、印刷這兩個行業,它是《臺灣活版時代 : 臺灣活版印刷圖解記錄》,作者高鵬翔。當初知道這本書,是因為一條在面書的影片[註2]。那是一部古董印刷機,正在印刷封面,而封面是用壓印,精美且看到層次,所以決定買書。果然有驚喜。一是封面有「手感」,二是是作者將每一部機器,全仔細地畫出來。比如鑄字機,作者不但畫了整部機器的外型,還將每件零件,將每個機器解構分部說明。作者更繪畫鑄字的步驟,從開機到前的準備、開機、鑄字機各個部的運作,全都仔細地繪畫。另一個部重要機器印刷機,作者也是如鑄字機般,每一件零件,每一個印刷動作,每一件與印刷有關的工具,連紙張如何傳送到印刷機,也一一的畫出來。
除了機器的繪畫,作者也繪出師傅的手藝技巧。其中一個排版。排版可謂是一種視覺藝術,以名片為例,如何在小小的卡片,清晰地印出所有資訊,而收卡片的人不覺得訊息混亂。作者將師傅如何開始排版,用什麼號字,行條如何排列,甚至連取版手勢、固定鉛字版的綁繩方法,也全部畫出來。
大概大多數人會覺得,拍一條影片即可。但我很喜歡以繪圖方式表達,除能欣賞作者細微觀察並研究,而讀者可以以慢速度,「欣賞」每一個步驟。想起妹尾河童的鳥瞰圖,也想起《獨立書店似顏繪》、《小書店大繪集》這類型書籍。它們都是以繪圖方式呈現。這是照片/影片沒法能表達:讓讀者理解整個過程。
這本書除了介紹印刷工序外,也有講述印刷歷史,如何由西方世界傳入亞洲。當然,香港字是那個重要的「母體」:由英華書院開始,傳到日本,再傳到臺灣。以書記載與它相關的東西,是書本的魅力所在。
~~~~~~~~~~~
[註1]日星鑄字廠(官方網站)——
www.letterpress.org....
[註2]PAPERWORK 紙本作業 (Facebook)——www.facebook.com/sha...
《臺灣活版時代 : 臺灣活版印刷圖解記錄》(博客來)——www.books.com.tw/pro...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