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影·音

Lotts
·
(修改过)
·
IPFS
Before April, 2025

My Little Airport

偏爱mla超过其他广东话歌的一个原因就是mla没有那么痴缠。我喜爱的那些情感的表达都总是晦暗不明的,淡淡的,但却在某个瞬间突然感觉到共鸣,让人心痛的。比如手机密码上按下的他的生辰,餐厅老板对她弹唱吉他的一整天,或者见到她后突然想习武保卫地球的心愿。

不怎么听虐恋痴缠的苦情歌的一个原因是现在我有非常直接甚至武断的观念,感受不到就是没有,和如果真的很想念你就一定会找到你。之前和一个陌生女子因为一个男的对话,她说,你为他做的那些他真的很感动,他是真的爱过你的。我说没有表达出来和没有让人感受到的爱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你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内心有多波涛汹涌,纠结挣扎,黯然神伤,都是你自己的表演,代表不了任何,作数不了任何,不是痴情,不是纠缠。

最近总在听某夜电影中心。前几天和朋友一起看了The Age of Innocence,看后突然感觉电影名字很熟悉,然后想起了是在这首歌里唱到过。看着歌词,心底又隐隐约约,没来由的流过一阵悲伤。

一直很喜欢mla的Japan實瓜,喜欢很多这种男女弹着吉他轻轻对唱的歌,尤其是那种唱着唱着跑调,或者笑场的时候,感觉那样的时刻很美好。听了八百十遍,一直懒得查je pense à toi到底是什么意思,直到遇到他,他告诉我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想念你。后来他也用吉他弹了这首歌,我坐在他旁边唱,他唱那句je pense à toi。后来也就没有后来了,一直没告诉他其实他唱的那两句挺难听的。之后又搜了je pense à toi,Google说是我想起你的意思。到底是想念还是想起,也都不重要了。那时候在东京一个下雨的傍晚,我踩着湿漉漉的地,去书店买了两本法文书送他,一本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一本是为了告别的聚会。我说我觉得中文把英文版里的being翻译成生命其实不太准,being更表达的是一种存在着的状态。我送书给人的时候,基本代表着那本书里有我想对他说的话。但是我现在不想说了,我不想说的时候就会希望能从他们那里把我的书拿回来。

因为mla的Love Disabled,特意去看了最后一段念白出自的《交加街38號》。这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些短篇小说,第二部分是三组短诗,第三部分是《爱无能》,也就是歌词里念白引用的部分。小说对我来说平平无奇,感觉像是富家女视角的第二和第三人称叙事,没有太大触动。《介乎法國與旺角的詩意》中的《藍白紅風格練習》出自第二部分的情诗里,还有2023年mla live现场念白的《背影》。第三部分分成四篇,主要探讨了爱是什么,如何去爱。作者说,爱情是动词,去爱比爱本身更重要,如果爱能够用语言拆解分析,那么其实就是欠缺和无能的书写。有一篇结尾的一段话留给我长久的,细微的心痛:它不会被拍成电影。它什么都不是,它只是我那失败的青春。毕业时我发了这段话和毕业照在朋友圈当作纪念,因为感觉这就是我前22年人生的写照。最后的最后还有一篇附录,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篇,标题是“不如我们重新开始”,是一封信的形式,信中的“我”以网友的身份,隐藏自己的身份,假装萍水相逢,和曾经分开的她通信了三年,最终在这封信里选择坦白,书写了自己内心的挣扎。结尾,“我”说,是什么让人相信,可以再爱一次,可以重新开始?后来这句话成为了让我感觉很心痛的文字之一。在每段感情结束的时候,我都会不停地想这句话,一次又一次地感觉很无力,很疲惫,仿佛什么都不能让人相信,还可以再去爱,还能重新开始,正如Nicole一遍一遍吟唱的,love disabled, love disabled. 我们时代的爱无能。

听着大四时总听的歌,看着和朋友的聊天记录,又开始流泪。我不想在这里,也不想回到那里。你一直觉得恨,但离开那间全是灰尘的水泥房间时,只是落寞又颓废地关上了门。

Sufjan Stevens

人生之歌前十必须有Sufjan的The only thing。他把痛苦的感觉描述的太真实。因为想要感受到你的触摸,那么我是否应该撕扯掉自己的手臂?因为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有你的影子,那么我是否应该挖出自己的双眼?在这样的痛苦中,唯一能阻止他开车冲入山谷,割开自己的手臂,让他能继续坚持下去的事情,就是他的信仰和自然的神迹:夜空中的英仙座,美杜莎头中飞出的天马,墙面水迹中的预言,俄勒冈的海狮洞。这就是他的The only thing。每次听到那句I wanna save you from your sorrow的时候,都感觉自己被一辆高速行驶的卡车击中。我不知道我的the only thing是什么,我一直都在原地不停地埋葬。我不需要挖出我的眼睛和我的心脏,因为我目光所及的一切,感受到的一切,都化不成任何一个人。I wasted my life playing dumb.

Sufjan歌里最让我每次听了都忍不住想落泪的就是illinois里纪念他的好友骨癌去世的那首,叫Casimir Pulaski Day. 歌里先唱了一些他们的回忆,唱曾几何时,大概是年少的时候,他们在朋友的家里,她吻了他的脖子,他几乎触摸到了她的衬衣。后来唱他和其他朋友在Bible Study中为她祈祷,但一切都无济于事。最后唱她最终离去的那个冬日的清晨,on the first March, on the holiday, 护士低着头,红雀轻轻啄着窗户,他仿佛还能看到她在呼吸着。最心痛的其实是他一遍遍唱着的The glory that the Lord has made, 神圣的主创造了一切,但是却无法回应他对将死者的挽留,只是摇晃着他的肩膀和脸庞;神圣的主创造了一切,然后一件件不停地带走,带走,带走。如果那些我信仰着的东西最终却带走了你,那么你告诉我,此后我该信仰着什么。

Sufjan歌里描写的爱一直是非常令人着迷的东西。不是任何一种基于现实的爱,更像是一种有神性的,救赎的爱。没有轻浮的理由,没有色欲的激情,没有悔恨,只有一颗愿意在每个季节都向对方的灵魂宣誓忠诚的心,无论它是否在燃烧,在漂浮,在饱受煎熬。即使是渴望亲吻和被触摸,也只希望如流动在血管中的风那样轻,发自心底。

Will anybody ever love me? In every season, pledge allegiance to my heart.
Kiss me like the wind, won't you kiss me from within?
However, let's not be for want. Cause wanting is a sin. 

Sufjan的一首歌里说他因为母亲感觉ashamed,我的人生中能让我感觉到这个词的也同样是母亲。中学时,她因为赌博惹了很多麻烦,一度交不上房租。在拖欠了很久之后,有一天我回家时,看见房东夫妻堵在门口,甚至支了个行军床,吵闹着不让我们进门,不停咒骂着。母亲就在那里心虚又不知所措地看着我。后来差不多同一个时期,有一次一个外卖员送错了外卖,几分钟之后又返回来敲门,她想装作没听见敲门声,招呼弟弟来吃。那时候我只觉得羞耻,一种很强烈的羞耻,过去抓走那份外卖,开门还给外卖员。那些因为她而颠沛流离,躲藏隐匿的时候,都是让青春期的我感觉到羞耻和无地自容的时刻。即使过了很多年,想起当时的情景,那种感受仍旧会如同肌肉记忆一般,又蔓延在我整个身体之间。

I was ashamed. I was ashamed. I was ashamed of her.

Lana Del Rey

蓝扶手是我心中Lana意象最美的歌曲之一,有种听着歌却感觉看到一幅油画的感觉。从前有个纠葛已久的男人一直在她心中,曾说每个五月都会来帮她把栏杆刷蓝。后来,在亲人和姐妹的陪伴中她不断地找寻自我,渐渐填补了内心的空洞。最后,在新的五月,亲人和姐妹们都来帮她给栏杆刷新漆。很多她和姐妹们的对话都被直接写成了歌词,俄国诗篇,风向标,蒙灰的钻石,洗刷痛苦的雨水。还有油画般描述的身边情景,在MV里都被展现了出来:妹妹Chucky正在做蛋糕,爱犬们正在玩耍,小鸡们在院子里奔跑,还有个baby正在到来的路上(Chucky此时怀着孕)。让我想起了西尔莎罗南版的little women最后一幕,虚幻与真实的色调中,Jo端着蛋糕走到院子里,周围都是孩子在奔跑玩耍,Amy和Meg都陪在她身边,阳光洒在草地上,绿意盈盈。MV也以她们一起在给栏杆刷上蓝色结束,Summer和winter在她的生命中交替,代表着Spring的May总被她略过,只有God and Heaven知晓它在何方。I also met a man, who said he'd come back after May.

海洋大道里最喜欢的单曲之一,是lana写给Margaret,很浪漫很婚礼的一首歌。"he met Margaret on a rooftop, she was wearing white",简单的一句歌词,但很有画面感,一种love at the first sight的感觉,也许是某个party上,Jack无意间看见了在屋顶的Margaret,她可能在和周围人交谈,可能端着酒杯在独酌,也可能只是随意地眺望着远处的风景。后面的"it's kinda makes me laugh, running down the path",好像新娘提着婚纱裙摆在和朋友们追逐玩闹一样。最喜欢的歌词还是"when you know, you know. when you're old, you're old",很多时候无法make sure一件事或者一种感觉就代表着自己没有做好准备,自己没有那么想去做,没有很确定某种感情。当自己真的很坚定地去选择和投入的时候,这件事自然就是对的,是"you know"的时候,尤其在命中注定的爱情中。

Baby if your love is in 

认识很多喜欢cinnamon girl,都觉得自己是cinnamon girl本身的朋友,我也觉得这首歌每句都在写我。一盒又一盒吃不完的药,有意无意的overdose,被推开无数次又总是回到他的身边,想开口无数次但又吞下的话,渴望得到的被拥抱,被爱,被触摸。

Violet blue green red to keep me out, I win.

NORMAL PEOPLE

感觉normal people真的已经成为了影响我一生的作品,虽然好多人对它的定位只是teenager读物。第一次看完剧没什么感觉甚至觉得太慢太白开水了,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起后劲,想到一些情节就感觉隐隐作痛,看完原著后症状更明显了。既能理解Marianne为什么会一直觉得自己unworthy也能理解Cornell为什么在她面前会自卑和开不了口。以及不管和他人有多么深刻的牵绊和纠葛,最终生活的支点还是在于自己能掌握自己的生活。即使相爱或互相救赎,也要有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勇气,也要能接受he will not come back or come back differently的可能。

But for her, the pain of being loneliness will be nothing to the pain that she used to feel, of being unworthy.

但是现实生活中大概率不会遇到这样的爱,我总觉得people can not really change one another.

ABOUT TOKYO

两次去东京的机票,一次开始一次结束。之前我在亚马逊买了一本法语书送给他,寄过来的时候信封上贴着这几张邮票。我很喜欢那本书,看过无数遍中文版。书的名字是《致D》,一位哲学家写给妻子的信。最广为人知的一段是“很快你就八十二岁了。身高缩短了六厘米,体重只有四十五公斤。但是你一如既往的美丽、幽雅,令我心动。”但其实我最喜欢的不是这段,而是他说的,“你在所有空间里盛开”,和“我欣赏你的自信,你对未来的信心,你随时随地都能够抓住身边幸福的能力”,还有那句“是不是跟我在一起,你比一个人的时候还要感觉孤独?”除了爱情,这本书里提到的关于生物技术批判和人对自己身体的掌控也很让人触动。完成这本书之后,作者和他的重病的妻子一起在家中打开煤气自杀。他说“世界是空的,我不想长寿。”最后兜兜转转书和邮票都回到了我手里,最后它们还是属于我。看着这些东西,我耳边在一遍遍响my love mine all mine这句歌。是的,世界上没有什么真正属于我,但我的爱,我给出的爱,全部是我的,全部属于我。

Lullaby for Tokyo City是一首日文歌,第一次听应该是高中的时候。小学时候沉迷看龙族,傻逼江南在那时候给我埋了一颗东京梦的种子。那时候就在想,如果有一天我去了东京,一定要在东京的街头边走边听这首歌。后来我去了东京,在最倒霉、最灰头土脸、最狼狈的时候遇见了ex,跟他一起走了mv里出现的涩谷十字路口,走了东京每个繁华的街道。恰好赶上药物副作用导致的躁狂发作,以为东京真的是我的救赎之地,于是就在东京纹了这首歌名,Tokyo那个词是他的笔迹。最终一切都变得有些戏谑,上帝又成功捉弄了我一次。我从来都不是那种跟任何人关系破碎后依然会保存着和他们有关的东西的人,那些并不会让我想起美好的回忆。如果结局不够完美,那么回忆有多美好都不能抵消痛苦。所以即使并不显眼,即使会痛,即使会留下疤痕,我也要抹掉它。It’s okay, it’s just a mistake. 

再次看那首歌的MV,依然会想流泪,不为任何人,只为结尾时伴随着尾奏,航拍缓缓上升,渐渐俯瞰整个东京的镜头。Nite nite, Tokyo. 无论如何,你都一如既往的那么美丽动人。东京,我所挚爱的东京。

 TO KILL A MOCKINGBIRD

第一次看到杀死一只知更鸟的结尾是在良医第一季,肖恩给一个长相酷似他弟弟的孩子读完了那时候他和他弟弟没有读完的最后一章。读完后,肖恩留下了那本封面已经残缺破旧的书,默默离开,脸上没有表情,但眼睛里泪光点点。他很想治好那个男孩的病,但可惜奇迹并没有发生。后来我也看了这本书,只觉得它并不是在讲种族歧视,而是在讲偏见,为什么一个黑人就一定会强奸一个白人妇女,为什么一个白人妇女就不能主动引诱一个黑人,为什么一个从不出门的怪人就不能是一个很善良的人。这本书的结尾真的很好,过了很久我都还能背下来最后一段,He would be there all night, and he would be there when Jem waked up in the morning.

杀死一只知更鸟的结尾,Scout被邻居家的怪人救下,在睡梦中她说,他其实真的很好。父亲给她盖好被子,说,most people are, Scout, when you finally see them. 经常想起这句话,区别是当我想起来的时候,我总是在想,most people sucks, when I finally see them.

PAST LIVES

《过往人生》Past Lives已成为我人生电影之一,尽管只看了一遍,但后来总是没有勇气回顾那些情节。在酒吧时Nora说,他怀念的是二十年前12岁的自己,她把他和12岁的她,都遗留在了过去。临别时他们静静地在街边站着,心里都知道这次可能是最后一次见面。在出租车到来时,他们才短暂的拥抱。临走时,海圣突然叫住了她,一如二十年前,他在她家门口叫她时候的情景。最后一幕,Nora有些失魂落魄的走回家,走到门口时,看到了在台阶上边等她边抽烟的Arthur,他们拥抱,然后她开始失声痛哭。未曾设想过的人生,不曾表达过的心意,模糊的故乡和自我认同,不知是否为遗憾的遗憾,故作冷静的隐忍和克制,混合成一大片酸涩,卡在人的喉咙。We say goodbye, and life still goes on. 无论多少离别和遗憾,无论故乡多么遥远,无论自己经历多少迷茫和怀疑,Life,生命和生活都无可避免的向前,直到成为自己和他人无数段Past lives. 和很多我喜欢的其他作品一样,让我感觉苦涩的情节总是包含着遗憾,迷惘,还有触不可及的过去,无法实现的幻想。

Past Lives里面,Nora的丈夫说每次她说梦话的时候都是说韩语,这让他感觉很惶恐,因为她用一种自己无法理解的语言做梦,让他感觉她心里永远有一块地方是他无法走进的。但我和她相反,我做的梦里总是在说英语,甚至还在用英语思考怎么遣词造句。有人在梦里怀念着回不去的故乡,有人在梦里追逐着到不了的异乡,唯一相同的是,大家都挣扎在自我的认同中,在过去,现实,未来中摇摆不定地漂浮着。

LOVE LETTER

无论过多少年听情书原声带还是会感到怅然若失…情书在我心里不是关于暗恋的故事,最后一幕《追忆似水年华》中夹着的未曾被翻开的画像,遗憾的不是错过的爱情,而是错过的生命。作品中有很多关于死亡的展现,男树的死亡,女树父亲的死亡,女树的濒死,女树面对父亲去世的迷茫,博子对男树往事的执着,爷爷没能及时把儿子送到医院的懊悔,女树母亲最终对丈夫去世的释怀,还有藤井树最后一刻唱着的青色珊瑚礁;生命和死亡最终交汇,女树母亲不再坚持离开老房子,博子开始接受新的爱情,曾经获救的队员在山脚开了民宿,女树康复,消化了男树去世的消息。但在看到那份十多年前的告白时,她还是怔住了。恶作剧,风吹起的白色窗帘,成堆的图书,调换的试卷,匆忙的最后一面,本以为他和这些记忆一样存在着,尽管模糊不清。但未曾想过,记忆依旧摆放在属于它们的位置,他在自己未察觉到的时候停止了呼吸。借书卡背面的画像不仅将年少的自己带到眼前,还带来了他的生命在自己生命中存在的证明。所以怎么才能不遗憾呢,我们没有错过爱情,但却错过了生命。也许我本来有机会送给你新婚祝福,也许我们仍是平行线,拥有各自的生活。但她没想过那些回忆以生命为代价,才能重新送到自己眼前。

Others

Finding Paradise的主题是与其改变记忆里不够完美的东西,拥有完美且没有遗憾的一生,不如坦然接受人生就是充满遗憾和不完美的,正是那些不够完美的东西,组成了自己的一生,如果稍加改变,那么那些自己觉得珍贵的东西也会随着蝴蝶效应而和从前不一样。交易自己的过去就是否认自己的一生,只不过可能还是我活得不够长,还没发觉有什么珍贵,又有什么遗憾。很少玩游戏,因为晕屏幕,2D3D都晕。但是挺喜欢Kan Gao这几个故事,相比To the Moon更喜欢Finding Paradise和鸟的故事,喜欢Laura柔软的歌声,后来还忍着头痛玩了Laura的乐园,别人要四五个小时,我玩了八个小时,为了听最后的那句now it’s time for me to leave, I’m glad you built the little world with me.

我经常说音乐和气味可以固定记忆,就像To the Moon里重复的两个音符和松鼠尸体散发的味道。在高铁上又听到安溥的Train to Heaven,又想起在电车上,刚刚告别了一个这辈子可能不会再见的人,还顶着一缕缕贴在头上的刘海,分不清是汗水还是刚洗完头发。听到叮叮咚咚的前奏后,回想着那莫名其妙的一天,眼泪就毫无预兆地掉。后来每次再听到,总是想起电车,眼泪,明治神宫,和东京炎热的天气。 

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和台湾朋友们自驾去富士山的路上,D说她超喜欢这首歌,之前一直单曲循环。后来我和她从Yoyogi徒步走到原宿,经过安静的居民区时候,就一句接一句地唱了起来。一直都没有仔细看歌词,直到今天都一直以为这句是“我和我自己,閉上眼睛後就沒有目的的夢遊”。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tts俾我再講多一次 再講多一次我的心事
  • 来自作者

The Experience of Being a Bipolar Girl

Lost in Tokyo

LOVE,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