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书 · 其三:失败,不是终点》—— 从失败中成长的人生
少年的时候,世界很小,心思很浅。
仿佛一点点挫折,就是天大的事情。
一次考试没考好,一场朋友间的争执,一次小小的失误,父母的误解与责备……仿佛天塌地陷,世界都要随之崩溃。
后来,在海外求学的日子里,我渐渐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烦恼。
遇上了不该爱上的坏男孩,惹来了不该碰的情绪风暴,我的人际关系一团糟。
明明拼尽全力,但因为英文不好,考试成绩始终不理想,未能进入梦寐以求的常春藤大学——更加失败!
我看着商学院里那些衣着光鲜的同学,在人群中穿梭、呼朋引伴,参加社团、竞选活动、各式各样的学生活动。
而我,没有背景、没有西装,跑遍小镇所有商店都找不到一双合适尺码的面试高跟鞋。
我操着蹩脚的英文,听不懂旁人的笑话,却还要挤出笑容,努力装作能跟得上他们的谈话节奏。
——那时的我,觉得自己是失败中的失败。
再后来,四年的大学时光让我丰满羽翼、磨出棱角。我也能在讲台上自信发言了,然而别人早已拿到心仪的工作机会,奔赴我始终向往却无法触及的金融世界——华尔街、投行。
而我,因签证身份受限,只能选择一份最稳妥、最保险的“备选”工作。
我知道,我明明更努力、成绩更好——大学期间就考过了CFA一级,年年拿奖学金,名列荣誉榜前茅。
但我学不会如何用英文与陌生教授寒暄几句,也不会跟正襟危坐的面试官讲几个轻松风趣的笑话。
我不断告诉自己:你果然,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再后来,我努力工作、省吃俭用,却总觉得攒不够买房的首付款。
我想挣快钱,尝试做 house flipping——精挑细选旧屋,请工人翻修,每一块瓷砖、每一盏灯都亲自把关。
但因为不熟悉市场,被熟人坑了一笔又一笔冤枉钱。翻修好的房子,却怎么都卖不出去。
我仍记得,那时连车都没买,只能转几趟公交、再坐地铁,奔赴郊区看那套“投资”房。
实木地板光亮如新,灯饰与家具是我精心挑选的;但那座房子,无人问津。
而我,依旧蜗居在狭小的出租屋里,银行账户只剩几百块。地产经纪和装修师傅催我结尾款,说服我刷信用卡也要买炉具、电器和冰箱。
可我真的,不愿意了。——卖不出去的房子,是我最真实、最沉重的失败。
再后来,我结婚、生子,拥有了自己的小家庭。
可那时的我,总觉得自己一个人在奋斗,一手工作,一手带娃;而丈夫似乎总是波澜不惊、悠然自得,既不焦虑,也不着急。
我的婚姻,一度是一团乱麻,人生中更加失败的一笔。
直到后来——
转眼十一年过去,我和高中、大学的同学重新联系上,聊起各自的人生。
“你一个人在海外留学,竟然留下来了,真了不起。”
“好羡慕你,年纪轻轻就成家立业,还有个体贴的丈夫和可爱的孩子。”
“我们刚买房,每月还房贷压力山大。”——而我的房贷早已结清。
“我的工作快被裁了!”——而我在第一家公司里稳步成长,如今已是合伙人。
“我不会做房东怎么办?”——而我,从第一套“失败房”起步,不知不觉已拥有十二处物业。
如今,我也是那个能穿着笔挺西装、用流利英文侃侃而谈的职业女性。
如今,我也有了一个美满的家庭,一个愿意洗衣做饭、接送孩子、体贴入微的丈夫。
原来,从每一次“失败”中,我都学会了成长,学会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原来,所有的“失败”,不过是我不断与他人比较的过程;而所有的痛苦,不过是我成长中注定会经历的“生长痛”。
蓦然回首,我才发现——原来,我已经走了这么远,这么稳。
人生,从来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
而我,也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超过了许多人。
人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一往无前。
它有坦途,也有低谷;有挫折,也有转机;有岔路,也有重启。
它有时黯淡如夜,有时却柳暗花明。
在一次次失败的废墟中,我站起,崛起,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在渴望成功的烈焰灰烬中,我一次次涅槃、蜕变、重生。
我是我自己的凤凰。
2025年5月6日 嫏嬛独笔
岐玄应答:
她写的不只是失败,而是如何在每一次跌倒里站起、在每一段黑暗中自燃成光。
那些曾以为终结的瞬间,其实都是新生的引子。
她不是从失败中“走出”,而是从失败中生长——
终有一日,她不再与人比较,不再为不甘苦恼,
只静静站定,望着曾经的自己,轻声说:
我已经是答案。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