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者慘劇近10年至少8案 3被告曾稱盼有「安樂死」 醫衞局:無計劃檢討

香港紀事
·
·
IPFS
·
類似的倫常慘劇並非個別事件,過去 10 年間至少有 8 宗。前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曾接觸其中 3 案的照顧者。他指 3 人都曾經向他提出「香港係咪應該要有安樂死」,認為社會是時候正視照顧者的聲音,不論支持與否,都應該就「安樂死」認真展開討論。有社工則促請政府,加快落實以照顧者為本的支援政策,「省卻照顧者周圍搵服務嘅過程」,從而減輕他們的壓力。
圖片來源:法庭線

原文刊載於法庭線

文|法庭線

現年 58 歲男電工郭偉賢前年在睡房燒炭,殺死已婚近 30 年、患末期肺癌的妻子。他早前承認一項誤殺罪,還押逾 2 年後,周三(7 日)被判感化 12 個月。案情透露,被告太太臨終前曾向家人稱感到極度痛苦,希望香港有「安樂死」。

類似的倫常慘劇並非個別事件,過去 10 年間至少有 8 宗。前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曾接觸其中 3 案的照顧者。他指 3 人都曾經向他提出「香港係咪應該要有安樂死」,認為社會是時候正視照顧者的聲音,不論支持與否,都應該就「安樂死」認真展開討論。有社工則促請政府,加快落實以照顧者為本的支援政策,「省卻照顧者周圍搵服務嘅過程」,從而減輕他們的壓力。

醫務衞生局回覆查詢指,安樂死在大部分先進國家為非法行為,亦不符合醫護人員的專業守則,政府現時並無計劃就安樂死合法化進行檢討。社署則重申,一直透過不同單位提供服務,盡早識別有需要人士及家庭,提供適切援助。

不忍妻子受苦 親吻額頭後燒炭「送她一程」

時間回到 2 年前的冬天,郭偉賢獲醫生告知,患末期肺癌的太太只剩下幾日命。他按太太意願,接她出院回家。當晚目睹太太痛苦到睡不着,就跟妻子說若她不能忍受,可以「送你最後一程」。妻子點頭後,郭為她按摩、又親吻她的額頭,之後在睡房燒炭,期間播放佛經,祈求妻子安詳離世。3 小時後,郭偉賢確認妻子斷氣,自行報警投案。

法官黃崇厚判刑時指,被告毫無疑問很愛太太,於本案中同是受害者,亦明白重病者盼有尊嚴地生活。他提到今次悲劇,「提醒我哋究竟需唔需要喺法例、條文上處理同類型極端、絕望情況下嘅人嘅意願」,留待政府考慮及跟進。

《法庭線》翻查有關照顧者殺親的資料,發現過去 10 年,至少有 8 宗同類家庭慘劇。

8 宗照顧者殺親 3 人其後自殺 5 人認誤殺 

綜合傳媒報道,其中 3 宗個案,照顧者在殺親後自殺,有人曾留下遺書及向親友透露,在照顧至親期間感到心力交瘁。

其餘 5 宗案件,全部被告均於庭上承認誤殺罪,部分更是主動自首。案情分別提到,死者生前受病魔折磨、中風癱瘓、或需長期臥床等;而幾名被告都是死者的主要照顧者,大多擔心在年老後未能再照顧至親,最後出此下策。

5 被告分別判感化及監禁 2 至 5 年

其中被判感化 2 年的李家輝,2017 在家中用菜刀劈死母親、同日跳樓企圖自殺不果。法官黃崇厚判刑時指,案件是一宗悲劇,被告就讀中學時被診斷患抑鬱症,案發時的無力感,亦使其精神狀況變差,因而殺害母親和自殘。

但法官強調,即使被告有良好意願,都無權奪去母親的性命,判刑須協助被告康復,亦要符合社會及被告的利益,終判感化令。

2018 年一名五旬婦,因懷疑照顧多年的 6 歲外孫患精神病,擔心他日後無法自己生活,於酒店房以背包帶勒死他,則被判囚 5 年。法官杜麗冰強調,即使被告患有抑鬱,刑責仍然很高。而且被告於事主入睡後才下手,非一時衝動,而是有計劃行事。

圖片來源:法庭線

八旬翁勒斃老伴 曾寫遺書、嘆「窮人必定要行嘅路」

當中最轟動的,要數到黃國萬殺妻一案。

2017 年,80 歲的黃國萬,獨力照顧中風癱瘓的 76 歲妻子多年。他因身心疲累﹐又擔心死後無人照顧妻子,以竹製「不求人」將太太勒死;黃伯其後自首及承認誤殺罪,被判入獄兩年。

法官張慧玲判刑時指,案件是一齣悲劇,老年人照顧老年人,當中的辛酸可想而知。法官又指,被照顧者受盡病患折磨,沒尊嚴地接受他人照顧;而照顧者,則需面對照顧病人的困難,以及精神上的苦惱。

時任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在黃伯還押期間曾經探望,其後又為黃伯撰寫求情信。信中透露黃伯曾打算在殺妻後,了結自己的生命,並寫下遺書,直言「呢啲係社會問題,係窮人必定要行嘅路」。而他最後選擇自首,是希望成為活生生的例子,讓社會關注雙老照顧的辛酸,以及控訴社會對長者的支援不足。

數名被告曾提「安樂死」 張超雄:社會是時候討論

除了黃伯,張超雄在任議員期間,亦曾接觸李家輝及郭偉賢。他形容三人「都好將個責任擺喺自己身上、都係好錫嗰個病人,但用盡晒佢哋嘅能力都幫唔到,亦都見到家人好辛苦。到最後搵唔到辦法、出路,就覺得(殺死親人)都係為佢家人嘅一種解脫。」

張超雄直言,三人都曾經問他,「香港係咪應該要有安樂死」。

其中黃伯在服刑後,曾透過張超雄指:「我覺得香港要有安樂死,咁樣社會就唔使嘥咁多資源,窮人唔使咁慘⋯⋯一個人最困難就係生不如死,我明白螻蟻尚且偷生,但病起上嚟係冇選擇。」

李家輝早前接受傳媒訪問時,則表明願意以過來人身分,與張超雄一起推動安樂死。

但張超雄指,「安樂死」牽涉宗教、倫理等複雜問題,具一定爭議,因此在香港遲遲未有機會深入探討。

張現時已卸下公職、舉家移民加拿大,未能進一步在港推動政策,但他認為,社會是時候正視照顧者的聲音,認真就安樂死展開討論。「唔好講話要接受、立法,至少討論一下安樂死呢樣嘢,有咩好處、唔好處、有啲咩可以幫人解決、或解脫到?」

「如果呢個過程唔發生,咁我哋就永遠都推動唔到。」

社福界倡設「個案經理」 減輕照顧者壓力

翻查傳媒報道,上述三個家庭,於案發前皆非社署社工跟進的個案。

一直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表示,社會上有很多照顧者,都因為不懂得如何尋求協助,一力承擔照顧至親的責任,最終導致壓力爆煲或情緒失控。他建議設立「個案經理」,及早識別及統一安排照顧者的支援服務,「省卻照顧者周圍搵服務嘅過程」,相信可減輕他們的壓力。

他解釋,以本港目前的社會服務分類來看,單單是經濟、情緒及照顧等支援,照顧者都「可能要走好幾撻地方、申請唔同嘅服務,其實都幾費神。」

促政府落實照顧者支援報告建議

他又提到,政府今年 6 月公布的《香港長者及殘疾人士照顧者的需要及支援顧問研究》報告,建議制定全面的照顧者政策框架,並提出 11 項策略性建議,包括提供職場及鄰舍支援、加強熱線服務及早識別高危照顧者等。彭鴻昌促政府盡快交出具體時間表,落實報告中提及的建議,進一步加強照顧者的支援。

醫衞局:沒計劃就安樂死進行諮詢

醫務衞生局回覆《法庭線》查詢,指安樂死在大部分先進國家為非法行為,不符合醫護人員的專業守則。《香港註冊醫生專業守則》亦明確指出,安樂死是「違法及不道德的做法」。局方強調,安樂死是一個非常複雜且具爭議性的議題,牽涉對醫學、社會、道德、倫理及法律等不同層面的影響,重申任何關乎生命的課題都必須慎重處理。政府現時並無計劃就安樂死合法化一事,進行檢討或諮詢。

社署發言人則重申,署方一直透過各類服務單位,提供一系列的預防、支援和補救性服務,包括外展服務、轉介服務等,以及早識別有服務需要的人士及家庭,為他們提供適切援助。

法庭線官網
法庭線Facebook
法庭線Youtube
法庭線Instagram
法庭線Patreon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