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化石|化石現真身 研究團隊再登島 架設發電機切割岩石
文|集誌社記者
發展局昨日(23日)公布在西貢赤洲島發現恐龍化石後,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蔣志豪今日(24日)交代最新進展指,研究團隊今早已再次登島繼續發掘工作。為何三月發現化石至今,昨日才公布消息,他指是希望公眾不要貿然登島,免生危險,故需先封島。內地專家判斷,化石是體型較大的恐龍,初步估計是肩部或腰部,指難以想像香港高樓林立仍有化石出土。
化驗工作交內地
蔣志豪出席古物探知館舉行的恐龍講座後受訪指,兩位來自內地的研究員,已在前日到港登島並提供挖掘建議。而今早則有古跡辦、漁農署、工程人員組成的發掘團隊登島,架設發電機以切割附有化石的岩石。
蔣志豪續指,切割後的岩石樣本會繼續清修,直至將化石與岩石分離,再作進一步化驗、科研。而有關切割、化驗工作會按照過去出土文物安排,交予內地研究所進行,但會先與內地專家商討。
「可以做一啲有香港特色、適合去吸引遊客安排」
被問到如何看待坊間指政府可搞「恐龍經濟」,蔣志豪回應稱,目前首要是完成發掘、科研,又指明白外界關注其經濟效益,稱會與旅遊業研究,「睇吓會唔會某個合適階段嘅時間,可以利用我哋今次嘅發掘,或者一啲展覽發布,可以做一啲有香港特色、適合去吸引遊客安排。」
至於為何漁農署最早於三月已發現化石,但當局昨日才正式公布,蔣志豪稱是不希望公眾或熱愛化石的市民貿然登島,因為赤洲島周遭風高浪急,今早登島團隊也未能即時登島;故為著公眾安全,以及避免化石環境受到騷擾,當局決定完成封島後才同步公布相關消息。
內地專家:初步估計是肩部或腰部
兩名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副研究員裴睿、趙褀今日先後於探知館主持講座。
裴睿提到,恐龍分作蜥臀類、鳥臀類兩大分支,之後再從兩類細分,當中便包括昨日發展局提到、估計是今次化石所屬的蜥腳類,或鳥臀類恐龍。
他另指出,赤洲島與深圳過去發掘恐龍蛋的秤山地質相似,加上兩者距離相近,或有助推斷香港的恐龍是甚麼品種。而今次出土化石保存情況非特別理想,只可從已修復部分判斷是體型較大的恐龍,至於骨架部份則屬扁平,初步估計是肩部或腰部,更具體便有待化驗。而為恐龍化驗、分類,最主要是確保該物種是新發現、抑或是過去已知物種;也可側證香港過去地貌。
「難以想像香港高樓林立仍有化石出土」
趙褀則指,雖就現有資料只可保守判斷恐龍是蜥腳類,鳥臀類,但與過去發現的化石切片比較,相信有大機率與蜥腳類接近。
被問到在香港發現化石的意義,他回應指,過去發現化石地點多為荒野,即使北京亦是在郊區發現,而東亞地區甚至要循相關地質層走幾十公里才能發現化石,所以難以想像香港高樓林立仍有化石出土。
至於就著香港與內地研究所合作關係,二人便回應指,過去一直有就香港東北地區的白堊紀地質作整體研究,並相信有化石可能;但不如今次有恐龍化石直接出土。
率先親睹化石市民:原來恐龍咁都畀你睇到!
講座完結後,館方有安排觀眾率先觀賞化石。市民周生形容今次講座「長知識」,又謂曾數度登上赤洲島,直言「原來恐龍咁都畀你睇到!」陳先生則指,曾在國內海外看化石,但仍對香港出土化石感到驚奇;因為恐龍在過去俯拾皆是,問題只是各地如何在發展後掘出化石,惟不認為要特別為此減慢城市發展,但也不應特此大搞旅遊景點。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