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 02|咆哮著,失控的

Purringbear
·
·
IPFS
·
第二天(7月2日)在一段關係裡,是否曾有一個時刻讓你感到自己非常陌生,完全認不出這時的自己?寫一個這樣的時刻。

初中,我第一次來到好朋友家裡。兩面靠牆的餐桌上已經擺了三道豐盛的菜,她母親端著一條剛出鍋的紅燒魚從餐桌開放的長邊走來,菜餚氤氳的熱氣與她的笑容吐出柔軟的溫馨的氛圍。「這是阿姨的拿手菜,快嚐嚐好不好吃」好友為我夾了一大塊魚肚肉。我一口吃下,「好吃,真的很好吃,謝謝阿姨」。說罷我低下頭去吐魚刺,抬起頭卻想起好友流著淚既怨恨她母親,又憎惡我的神態。吃飯間,她母親問起最近一次月考成績。「你怎麼又考成這樣?學學你朋友,這樣下去誰還願意和你做朋友」阿姨的愠氣在臉上聚集得很快也很深刻,她一邊大聲咆哮著,一邊用筷子大力敲打著好友的碗沿。「不會的」我找到一個間隙小聲說。老實說,我也不知道這句「不會的」是想表達什麼,成績不會再差下去,還是不會有人因為成績而不願和她的女兒成為朋友,至少我願意。那句「不會的」是我唯一能想到且有勇氣說出口來撐或者說救好友的說詞,卻在無意中更加激怒了她的母親。她開始具體而細緻地數落好友,從外表、性格、行為到她存在本身,每一條數落都像無辜的木塊,她燃燒成愈來愈烈的一團火,吞下活魚,吐出眼前桌上的一盤魚骨。不知過了多久,她母親終於離開,我才敢抬頭,迎上她流著淚的面孔。四目相對時,她利索地將眼睛推開,「她就是這樣,我已經習慣了她的歇斯底里,她每天都會發瘋」。這如何能習慣?這怎麼應該習慣?那天我帶著對歇斯底里的不解與恐懼離開好友家。

多年後,我卻在床頭看見了好友母親的影子,緊緊跟在我的身後。那晚臨睡前,我收到一位朋友發來的畢業照,照片上她與另外兩位朋友身披彩虹旗,驕傲地笑著。我正想回覆同樣的驕傲和讚美,他(七日書01中那段「愛」與「不愛」都不成立的關係)湊上來看了一眼照片,問「她是同性傾向嗎?現在有女朋友嗎?」我剛想回應彩虹旗代表所有性向少數群體,不僅僅是同性,同時這樣隨意打探別人的性向也不禮貌時,他自言自語式地說道:「為什麼她要選擇在畢業典禮時做這樣的表達?」雖然我們不曾開誠布公地聊過性少數群體權益等問題,但我知道他對此抱持著最原初最質樸的認知,即理解與接受性別與性向的多元存在。但為什麼這樣多元的存在還需要他的接受與認可,我不禁在心中發問。他應該沒有思索過二元性別及異性戀如何作為框架與規訓手段在管理和壓迫個體的身體、情慾和情感,以致個體的僅有存在是不足夠、是脆弱、也是易受到傷害的。我和他爭辯起來,我試圖以自我雙向性慾的經歷去鋪陳「非主流」的性向、情慾和身體是如何遭到系統性的歧視、打壓和仇恨。爭辯的某個時刻,我的身體無法荷載旋流的委屈與憤怒,於是我看見自己拿起一個位於床頭的抱枕,向他冷靜的後腦勺揮去。抱枕擊中他的頭部處凹陷下去,然後掉落,他一聲不響地離開了房間,我癱坐在抱枕掉落的位置。一個歇斯底里的影子出現在我的腳邊,它向我溫柔地一笑,我開始顫慄。為什麼我會如此怒不可遏?最直接的原因無疑是我無法接受我如此親近之人(相依偎之人)不自知不自省地支持著不公不義。但我又為什麼會憤怒到想要傷害對方?他回來撿起那隻抱枕時我說:「抱歉,如果今天不是這隻抱枕揮向你,我可能會更激烈地自殘。」他拍拍抱枕上沾的灰塵,平靜地說:「那所幸你選擇了砸向我」。

他的話是無聲的和解(並非將認知的矛盾解開),但我仍在細想那股令我選擇動手、選擇傷害的憤怒。或許那股憤怒部分也源於他沒有守護我們最初的約定,即以他嘗試摒棄深刻的偏見為前提來維繫我們的關係。七日書01中,我寫到,我懊悔曾提出那樣傲慢的約定。如今,當巨大的憤怒解離出一個完全陌生的我,我不禁想,或許這個約定本身是有誘惑性的——它給人「養育」、「引導」、甚至「改造」人的權利。後來,經歷過幾次類似的大爭執後,我與他周圍漸漸出現了一些虛線,它們是不穩定的淺顯的共識。我們清楚,越過那些虛線會面臨未知的爭執,但虛線內也未必確保安穩。當我們看似不再討論「抽象的」、「宏大的」議題,它們其實仍然延宕在生活的細枝末節處——我在意他是否會合理地稱呼他者(性工作者,而非妓女;外賣員,而非送外賣的等等)、如何與人打交道、如何構建自己的生活秩序(他的秩序與他者生活的關係如何)、如何理解他者的苦難。對細節的越發強烈的敏感讓我意識到我正走向一種發瘋——歇斯底里只是它的表象,對人控制(養育、引導、改造或許都是它的型態)的慾望才是它的骨肉。我對失控的境況咆哮著,同時也好奇地想著:「人對控制本身的慾望或者對他人的權力慾能被愛消解嗎?」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