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溝通》:涵蓋生死教育與靈性修煉的精彩讀物
前言
有沒有經歷過,明明東西放得穩穩的,又沒有人或東西推它,但無緣無故地跌落在地上;筆穩穩的插在筆桶裡全部向右靠,但在無人觸碰也沒有大風的情況下,筆桶裡的所有筆都一股腦地傾側向另一邊。有沒有經歷過,心裡想起已經逝世的親友,收音機就突然播出他/她生前最喜歡的歌曲。這些容易被忽略的生活細節,很可能是我們那些已經離世的親友想和我們溝通。
《生死溝通》這本書由一名世界知名的通靈師寫成。它對於處理喪親之痛,對逝世親人的內疚與懷念,都作出了深入的剖析,也給予莫大安慰。並且給想找通靈師幫忙的人很多有用的建議,幫助他們防範詐騙,以及找到真正能幫助他們的通靈師。這是一本以輕鬆的筆法談論生死的書。既能用作生死教育,當一本故事書來讀也是饒有趣味。因此很想把自己的閱讀心得與大家分享。
作者是誰?
這本書的作者約翰.霍蘭德,是世界知名的通靈師與心靈導師。他會到世界各地進行通靈演示,讓公眾了解通靈究竟是怎麼回事。在通靈演示的過程中,他會充當死者與在世者之間的橋樑。幫助他們互相溝通。他自小就有通靈天賦。在年幼時已經有靈人經常探訪他,但他卻一點也不害怕。
這本書想解決什麼問題?
作者想把這本書寫給以下四類人。而對這四類人,這本書都各自有要對他們說的話。
第一類是正在經歷喪親之痛的人。他們可能覺得在死者離世之前的那段日子,自己做得不夠,或因未能在死者臨終時見到最後一面而感到十分遺憾。作者想告訴喪親者,他們已離世的親友在天堂過得很好。而事實上,天堂就在我們的周圍。因此已經到達天堂的親友其實並沒有離開我們。
第二類是想研究靈界的學生,以及對靈界好奇的人。作者對靈界有清晰的闡述。並且提供了自然安全的方式與靈界溝通。
第三類是想提昇靈性力量的人。作者提供了很多有趣且易於實行的小練習,幫助開發心靈感應(即超覺知力)、天眼通能力與天聽能力。
第四類是需要找靈媒或通靈師幫忙的人。作者就如何提防受騙;如何找到信譽、操守良好的靈媒或通靈師,提供了很多實際的建議。
我的三點得着
我在這本書中找到三個亮點想與大家分享。
一,靈界與我們並非隔著遙遠的物理距離。作者告訴我們,按照能量振動頻率的高低,同一個物理世界也分五個界別。包括我們現時身處的物質界。這個界別能量頻率最低,密度也最高。第二個界別是以太界。這是物質界進入靈界的入口。第三個是星光界,是療癒之地。第四個是心智界。靈魂在這裡會不受束縛,能同一時間出現於多個地方。至於第五個就是天界。這是天國居民、天使與指導靈居住的地方。這五個界域同時存在於同一個物理世界。因此,天堂不在天上,而在我們的周圍。若想和已經離世的親友溝通,在生者與死者都需要把能量振動頻率調校至彼此都能感應得到的程度。這顛覆了我向來對天堂的認知。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感覺呢?
二,死亡並非我們想像的痛苦。死者也不會孤單地離開。當他們離留之際,他們已經逝世的親友會前來迎接。有時,臨終者在最後的日子裡,就已經能夠看見彼岸的親友,並且與他們溝通了。這時,陪伴在則的人會奇怪臨終者為何整天自言自語。作者鼓勵陪伴者保持開放心態,不要打斷臨終者的話。此外,書中也描述了一種稱為「共歷死亡經驗」的現象,陪伴臨終者的親友在臨終者快將離開時,會看見房間光線開始變得模糊;聽見美妙音樂;並且看見已經逝世的親友迎接臨終者的靈魂。共歷死亡經驗雖然說來不好聽,但對喪親者來說,卻是極具療癒力量的經驗。因為他們親眼見證離世者回家時的那份感動。他們會更有信心,自己所愛的人在彼岸仍會過得很好。這種現象在另一本書《死後的世界》也有提及。
三,這本書除了告訴我們在生者與離世者仍能憑著調校頻率,繼續彼此溝通以外,也提供了不少提昇靈性的小妙招。我們能運用日常生活的細節鍛煉覺察力。包括書寫夢境日記;預估同事今天會穿什麼顏色的衣服上班等。這些都是既有趣又可行的練習。能提昇我們對自己身體以及周圍環境的覺察能力。大家也不妨試試。
結語:這是一本題材特別且具故事性的書
這本書談生死、談靈界。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經驗以外的事物。它也讓我知道更多以前不知道的東西。例如原來英國有一些為靈論教堂,能幫助人與靈界溝通。原來地球上有些地方,是特別容易讓人接觸到靈界的。包括教堂、風景優美的山川、湖邊。作者還分享了很多他在通靈工作中遇過的個案。其中不乏感人故事。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向日葵兒子花的故事。
話說作者一次在通靈活動之前行經一個市集。當時有一種力量驅使他去買了一束向日葵。他很奇怪,明明自己並不很喜歡這種花,為何那次如此想買呢?他意識到可能在即將開始的通靈活動中會用得着。在活動開始之前,作者把那速向日葵放在台上不顯眼處。後來他看見一個男童的靈魂僅釘着那束向日葵。作者問那個男童的靈魂,是不是他叫自己買這束向日葵的。男童的靈魂回答是他叫作者買的。因為他母親最喜歡向日葵,而且會參加這次的通靈活動。作者在活動期間刻意把那束向日葵放在台上顯眼處。一名女士看見立刻含著眼淚走到作者面前。它問作者,自己的兒子是不是也在現場。作者描述了那個叫祂買向日葵的男童靈魂的特徵。女士確定那個就是他死去的兒子。她兒子生前知道她最愛向日葵,所以不論是她生日還是母親節,都會送她向日葵。這可說是那位女士的兒子花了。
作者能把生死、靈界的事情寫得有趣又感人。既可以把他當作故事書來讀,又能成為生死教育、靈性學習的教材。是我十分喜歡的書本之一。但願正在經歷喪親之痛的人能透過這本書得到療癒。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