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真誠探討社會議題的動人故事:讀《超感少年出任務》

文|廖淑霞(再興小學研究教師)
當這段略帶詭異與驚悚的文句躍入眼簾時,我以為作者王宇清即將在《超感少年出任務》中,帶領讀者進入鬼怪與靈異世界中。讀完後卻驚喜的發現,作者是以第一人稱視角,化身遭逢經濟困境或面對成長挫折的小人物,呈現出在社會底層中那群受忽略的弱勢族群。
➤營造希區考克電影般的懸疑情節
《超感少年出任務》共有〈幽寓〉、〈鬼聲〉和〈怨靈〉三篇故事,篇名即充滿了詭譎的氣息。
〈幽寓〉中,作者以身為「高敏感」一族的苦楚為藍本,敘述少女在家庭突遭變故後,母女三人不得不委身於郊區破舊的公寓中,疑心凶宅的心理陰影以及陌生鄰居的詭異舉止。加上不時傳來的低鳴怪聲,讓主角的心境猶如緊繃的琴弦般,不知何時會斷裂。
〈鬼聲〉敘述一群毛小孩在不服輸的情況下,壯起膽子,夜探鬼影幢幢的廢棄鐵皮屋。究竟是陰鬼作祟還是一場謀殺案?讓讀者不禁想化身為偵探揭開謎底。
〈怨靈〉故事中備受同學排擠的主角,得知好友猶如受到詛咒般厄運纏身,她抽絲剝繭,找出事情的緣由。三則故事精雕細琢,佈滿各種撲朔迷離的線索,巧設懸念引發好奇,讓我好幾次都想先翻到文末一窺結局。
➤運用靈活的寫作技法刻劃場景與心境
情節雖然是小說的重要骨架,卻得倚重人物的塑造、場景的選擇、敘述的手法,以及精準的對話為其潤色。
在〈幽寓〉中,作者從「染著咖啡色水漬的陌生天花板,在失去燈罩的舊桌燈有氣無力的黯淡黃光下,更顯得髒汙陳舊。方才的碎裂聲,肯定又是從天花板上傳來的……」來突顯這間破敗腐朽的「新家」。
〈鬼聲〉裡則是將鬼屋場景安置在鎮上最偏僻的區域——「說是屋子,也不過就是一間破舊的鐵皮屋,鐵皮都鏽蝕了,堆滿雜物、垃圾的空地外面,還大費周章用鐵絲網圍起來,到底誰想靠近這又臭又髒的地方呀?」
場景佈置完畢後,作者流暢地在自白、對話、細描、示現……各種手法中切換,營造出主角心境的糾結,展現人性的矛盾:「第一次進到這棟公寓,我就渾身不自在,全身皮膚像沾了一層潮溼的黴菌,抖也抖不落,拍也拍不掉……」、「越靠近放學時間,我的憂鬱指數越加速飆升。就像預知將要失去魔法的灰姑娘,一想到要回到那個陰暗、潮溼、充塞著各種雜音的地方,就讓我沮喪不已……」、「月出了意外,妳自己也很害怕吧!所以妳才警告凱蒂不能告訴任何人,不然妳會詛咒她,對吧?」
➤描繪社會階層中被漠視的弱勢族群
據兒福聯盟於2024年進行的網路調查,有10.2%的國高中生曾遭遇校園霸凌。而從行政院主計總處於2024年的最新統計顯示,台灣單親家庭比例愈來愈高,占將近一成。另外,據內政部統計通報數據,至2023年6月底,獨居老人比率占全台的23.3%。
這些令人怵目驚心的數據,顯示出校園霸凌問題的嚴重性,其中以言語霸凌最高,關係霸凌居次,且近1/4的受害學生更曾產生自殘意圖。
單親家庭生活的最大難題往往是經濟問題,且女性單親還須面臨單親結構與性別不平等的雙重劣勢。至於已邁入高齡社會的台灣,老年獨居的情況恐怕會日趨惡化,這些都是不容忽略的社會問題。

作者藉〈幽寓〉關注單親家庭面臨的困頓,也探討網路交友與失蹤少女的社會案件。以〈鬼聲〉關懷獨居老人的孤苦無助。在〈怨靈〉中直擊校園霸凌的場景,並藉由小說人物的勇敢行徑,拒絕霸凌繼續發生。流暢的文字及其獨特的寫作手法、語言風格,讓這本書的敘述貼近社會底層的真實情境,緊扣青少年的思維。
書中的主角都是陷於生活泥淖之中,但他們依然堅持與生命奮戰,企圖克服自身人格上的缺陷,甚至願意在力所能及之處,伸出那瘦弱卻堅定的手,拉出在生命沼澤中載沉載浮的人。
誠如泰戈爾所言︰「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光,走出了黑暗。請保持心中的善良,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善良,走出了絕望。」●(原文於2025-04-06在Openbook官網首度刊載)

超感少年出任務
作者:王宇清
繪者: 達姆(插畫設計)
出版:小麥田
定價:38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王宇清
本體是一隻毛病多多的妖怪,試著透過為孩子寫故事,進化成更好的存在。除了寫故事之外,最喜歡收集把玩樂器,發出旁人覺得吵鬧,卻自認美麗的聲音。
曾獲九歌年度童話獎,國語日報牧笛獎、九歌少兒文學獎、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讀物獎等。代表作品為《妖怪新聞社》系列、《荒島食驗家》系列、《彩虹谷的雲怪獸》系列、《什麼都沒有雜貨店》、《小吃貨辦案》等。其餘作品散見《小行星》幼兒誌、《未來少年》、《未來兒童》。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