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比我更慘,我應該知足?」不,你有權利難過。

Reita226
·
·
IPFS
·
你的情緒,從來不需要和別人比較才算數。你的痛苦,無論大小,都值得被承認。

你有沒有過這種感覺?遇到不順心的事,心裡很難受,但轉念一想:「有人比我更慘,我應該知足。」於是,你默默把眼淚吞下,不再允許自己悲傷。

當你工作壓力大、累得快撐不住時,身邊的人說:「別抱怨啦,至少你還有工作,很多人連飯都吃不起。」
當你因為感情受傷,難過得說不出話時,朋友安慰你:「至少你還有人愛,不要太計較這些細節。」
甚至有時候,你只是單純感到不開心,還沒來得及說出口,腦海裡就開始自我反駁:「這點事算什麼?是不是我太脆弱了?」

於是,你開始習慣性壓抑,告訴自己:「我的難過不夠嚴重,不值得被安慰。」甚至覺得自己應該感恩,而不是抱怨。

但你知道嗎?你的情緒,從來不需要和別人比較才算數。你的痛苦,無論大小,都值得被承認。


「情緒無效化」:當我們學會否定自己的感受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情緒無效化」(Emotional Invalidation),指的是我們的感受被忽視、否定,甚至被自己無視。這可能來自外界,也可能來自我們內心。

這種情況,很多人從小就開始經歷——

當我們哭泣時,父母可能說:「不要哭!這沒什麼好難過的。」
當我們害怕時,長輩可能說:「你怎麼這麼膽小?這有什麼好怕的?」
當我們生氣時,老師可能說:「別生氣,乖小孩不可以發脾氣。」

久而久之,我們開始相信:「難過是不對的」、「生氣是不應該的」、「我的情緒沒有那麼重要」、「只有更慘的人才有資格抱怨」。

這種長期的情緒壓抑,會讓我們漸漸失去表達感受的能力,甚至懷疑自己的情緒是否合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當你告訴朋友自己很累,對方回:「我更累呢!」
當你說自己最近有點低落,對方回:「你這也叫低落?看看那些憂鬱症患者!」
當你覺得自己遭遇不公平對待,卻被勸說:「別計較了,這世界本來就不公平。」

這樣的對話聽起來或許再平常不過,但久而久之,你會開始懷疑自己的情緒是否合理,甚至不敢再表達內心的感受。

因為每次你試圖開口,都會有人告訴你:「沒那麼嚴重,你想太多了。」


痛苦,不是比較出來的

但事實是,痛苦無法比較,因為每個人的人生背景、經歷、內在感受都不一樣。

🔹 你的疲憊,不會因為世界上還有更累的人,就變得不重要。
🔹 你的心碎,不會因為別人失去了更多,就變得微不足道。
🔹 你的情緒,不會因為別人比你更慘,就顯得不值得被關心。

如果一個人摔倒了,你會跟他說:「別哭啦,有人摔得更重!」還是會先扶起他,關心他痛不痛?

那為什麼當我們自己受傷時,卻總是選擇忍耐、選擇壓抑、選擇告訴自己「別這麼矯情」?

你可以知足,但也可以難過,這兩件事並不衝突。

你當然可以感恩擁有的事物,但這並不代表你的痛苦就不值得被關心。


允許自己擁有「真實的情緒」

如果你現在正感到低落,請不要再責怪自己太脆弱。
如果你正在經歷某種痛苦,請不要害怕表達你的情緒。
如果有人告訴你:「別抱怨了,還有人比你更慘。」請記得,你的感受依然是重要的。

有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比較,而是一個願意聽我們說話、願意理解我們的人。

所以,下次當你感到難過時,不要急著否定自己,也不要急著和別人比較。請對自己溫柔一點,給自己一點空間,允許自己真實地去感受。

因為你的情緒,從來都不是一場競賽。你不需要「比別人更慘」,才有資格被理解。

請允許自己難過當你感覺痛苦時,告訴自己:「我的感受是合理的,我有權利感到難過。」
請停止比較痛苦不用再想「別人比我更慘」,你的情緒不需要經過比較才能成立。
請溫柔地對待自己當朋友難過時,你會安慰他嗎?那麼,請用同樣的溫柔,來對待自己。
你有權利感到難過,也有權利被安慰。下次當你想說「我沒資格難過」時,請記住:你的感受,本來就值得被重視。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Reita226今年27歲 前些年經歷公司倒閉被裁員 被朋友倒會 捲款快10萬跑路 菜鳥創業失敗 負債60萬 因為現實世界無人傾訴 所以上來馬特市 希望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 "現在放棄 比賽就結束了 你永遠不知道 在你經歷這一切之後 世界會帶給你甚麼禮物"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當父母認為你「自私」,或許他們在展現真正的自私

反芻思考我們越想越不幸——為何大腦「思考背叛」

掌握自己,不讓他人左右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