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走到「楚门的世界」之外
7月已经过去几天了,这篇6月复盘来得有些晚。
之所以延迟,是因为最近状态不太好,能量低的时候写总结,害怕写下的都是丧气话。
昨天晚上在豆瓣写了几句丧气话释放情绪,收到一条留言「看到你也有这样的状态,竟然有点安慰」。原来丧气话也能安慰人?那我以后也适当写写吧。
自从网上的关注者变多以后,我会有意识地少输出负面情绪,毕竟谁愿意每天看一个人发牢骚呢?久而久之,我在很多人心中成为了一个「自律」「目标清晰」「每天都充满干劲儿」「正能量满满」的人,像一个永远不知疲惫的女超人,一步一个脚印、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不知道这样的形象给大家带去的是正面激励,还是偶尔也会引起你的焦虑呢?
我想告诉你,即使有焦虑,也是很正常的。自媒体时代的大部分焦虑,源头都是我们在网上看了太多别人展示的「好的一面」。坏的那一面,我们没看到,便以为它不存在。
6月,我们办了一场自媒体人的线上圆桌沙龙,我做了其中一场的嘉宾,也旁听了后面一场的分享,关于「怎样才算一个合格的自媒体人」,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前阵子和一些自媒体人聊天,聊到身处这个圈子的焦虑,以及粉丝看不到的美好生活背后的挣扎与痛苦时,才发现很多时候,博主存在的目的,可能就是为了让他人羡慕。一旦令人向往的彩色泡泡被戳破,露出真实世界里的一地鸡毛,大家也就鸟兽状散了。
我可能注定吃不了博主这口饭,因为我总想去戳破些什么,关于光鲜背后的痛苦,自由背后的纠结与牺牲。
我始终觉得一个尽责的自媒体人,有义务向大众展示自己不那么美好的一面。这样的「人设」也许不完美,却真实。
“早晨醒来,做一顿精致的早餐,收到几个品牌寄来的限量款PR礼包,对着镜头化一个精致的妆,出门参加一场品牌发布会,和当红名人合影,发一遍社交媒体照片,晚上回家泡一个泡泡浴,热一杯红酒,敷着昂贵的面膜,投影一部老电影结束这一天......”
主流媒体上展示的精致生活,如果把它们拆解到镜头之外,会发现这样的一天需要多少台相机时刻聚焦在身上,测试多少遍机位直到找到完美角度,再重复拍摄多少遍,才能剪辑成一支如电影般赏心悦目,配得上成千上万个赞的头部网红的一天。
并不是说这样的一天不好,而是对我来说,这样的一天太累。我发自内心敬佩那些能日复一日以这种方式记录生活的博主,我也曾经尝试过这样做,但很快就失去了热情。
一开始,我用相机记录生活完全是出于兴趣,但是当我发现记录真实生活是需要同时架几台相机去刻意摆拍时,它就从兴趣变成了一项工作,于是生活中仅有的那么一点不工作的乐趣,也被剥夺了。
我也是最近才发现,那些能坚持在社交网络上以这种方式展示生活的人,排除商业变现的目的之外,绝大多数都发自内心地享受被注视的感觉。
他们拥有与生俱来的表演欲(并不是贬义词),自媒体又刚好能释放这部分欲望。
而我作为一个连九张自拍照都无法心安理得发出去的人,实在没有能力承受这么强烈的来自外界的目光。
当然被他人羡慕和夸赞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我的一部分虚荣心,但是如果夸赞过载,这股能量反而会让我不适。
这是我发现自己无法成为一个合格专业的自媒体人的原因之一,也是我做不到时刻vlog自己生活的原因之一。
自媒体的世界时常给我一种错觉,仿佛我们都生活在楚门的世界里,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控着你的生活。
你每天几点起床,以什么样的姿势咬住一块面包,上班必经哪个街角,买杂志的报社老头跟你说了什么话,这些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时刻都在进行着实时直播,成为人们茶前饭后的闲话素材。
和楚门不同的是,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了一场漫长的演出,而我们精心准备好了一切,邀请旁人来围观。
✨
六月,我迎来了自己的29岁。和以往不同的是,我不再感慨岁月流逝,而是很坦然地拥抱了它。
25岁到28岁恐怕是我最焦虑慌乱的一段时光了,我的内心塞满了无数问号,急切地想要世界给我答案。
害怕衰老、害怕孤单、害怕年龄增长、害怕错过、害怕落单、害怕选择、害怕平庸、害怕比较......
仿佛人生中的所有重大决定都要在这几年做出选择,而我的心智水平还远没有达到可以下判断的时刻。
于是在一次次自我对话中与自己较劲,也与他人较劲。双手紧握成小小的拳头,时刻准备与这个我所不理解的世界大干一场。是无比中二又惴惴不安的几年。
今年,突然就想通了很多事情。一方面是大量阅读收听30+女性的访谈、生活实录,倾听那些无惧年龄增长人生样本,如何活成一个没有年龄感的人。
也渐渐认清社会环境从小到大灌输给女孩的价值观是多么的单一偏激。现在让我回忆心境具体在哪一刻发生了改变,已经记不清了。大概是独自挣扎的这些年吸收的所有外界信息,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
当29岁来临的时候,在如此逼近30岁的时刻,我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坦然。仿佛年龄并不是长在了我身上,而是挥发在了空气中,平均分配在了每一个向着明天生活的人身上。
前几天「问题青年」的一期播客节目,三个女性在聊「女性没有黄金年龄」的话题,简单心理的创始人简里里说:
古人所说的三十而立,是在人类的平均寿命只有40-50岁的背景之下成立的,现代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活到90多岁,30岁实在是一个太年轻的年纪。
女性过了30多岁,美好的一切才真正开始。
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也有能力去争取自己想要的生活,无惧被社会和男性的目光审视,最重要的是,不拧巴了。
关于女性的年龄焦虑,6月还有一部剧深深治愈了我——《大豆田永久子与三名前夫》。
当看到剧中40多岁的曾经的「清纯女神」松隆子,脸上有了明显的法令纹、双下巴,皮肤也开始松弛下垂,一开始,我也会感慨时光易逝,美人不再。
但是当看到她所饰演的大豆田女士,举手投足间依然保有的少女感,离过三次婚却依然对爱情抱有最单纯的向往和期待,会因生活中的小事而雀跃,能与读高中的女儿朋友般相处,这种真实、无年龄感的状态,一次又一次让我忘记她的年龄,我发自内心地觉得她很美。
反观国内某些综艺节目和影视作品中的冻龄女神和不老童颜,她们无法让我感到赏心悦目,只会引起更加强烈的年龄和容貌焦虑。
同理,一些自媒体博主在网上展现的「完美生活」也一样。相比于那些用数字堆砌出的「人生赢家」,真实有瑕疵感的生活,总是更容易让我感动——因为这就是我们所处的世界,不完美,但真实。
在社交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待久了,走到「楚门的世界」之外看一看,人造的天空固然美丽,却不抵大自然的狂风暴雨。
回顾整个6月,我做了很多事情,也有很多突破。
系列线上自媒体沙龙的上线、第一件实体产品的开发筹备,第三期个人IP营的结业,第四期的优化、招生与上课,接了新的线上咨询,推进了新的合作课程、合作了线下绘画心理工作坊,恢复更新了一期播客,全网推广了一支自媒体人QA问答的视频,为「100个不上班的人」回访计划找到了摄影师,分别做了一场线下和线上沙龙的嘉宾,策划推进了7月的全国线下沙龙,还辅助了7月线上沙龙的筹备......
这中间,我还穿插着开了很多大会小会,零零散散见了一些人,线上做了很多1对1的沟通,也参加了一些活动。
当然以上工作不是我一个人完成的,很多都是团队协作。但是每一块,我几乎都要参与其中。
打开我的手账本,每天的格子都记得密密麻麻,全是要做和待做的事项清单,当然也有很多月初制定的计划没有完成,比如线下沙龙的推进、拍摄和剪辑新的视频,再录制一支播客,一些公司注册性事务和私人生活上的杂事等等。
最重要的是,5月我在复盘里写的「6月要慢下来,多做一些发自内心想做的小事」依然没有实现。相反,我变得比5月更加忙碌,更加无法慢下来。
虽然我买了新的瑜伽服决定开始练习瑜伽,收藏了运动计划清单想要恢复健身,也收藏了一些夏日菜谱决定好好在家做饭(中间做过几次),但是一旦紧急又重要的工作排上来,所有生活上的事项都得往后移。
这其中也跟我自己时间管理没做好有一定关系,如果更合理地分配时间,或者每天早起一点点,很多事情还是可以完成的。
整个6月,我时而亢奋,可以高效工作一整天,时而低落,只想躺平不动弹。
像一根皮筋,绷紧到极限后总要松弛那么几天恢复弹性。
昨天一个微信上的网友给我发来信息说「看了你上周的直播回放,感觉你在视频里好疲惫,要注意休息呀」。我才惊觉我的疲态,居然已经透过屏幕传递给了另一端的人。
这几天情绪不高,也和累有一定关系。这种累不只是肉体上的累,更多是精神上的累。
我本是一个小富即安、没有太大野心的人,只想过好自己闲适自在的小日子,不知道为什么不知不觉就走上了现在这条看上去「充满野心」的道路,并且仿佛坐上了一趟早高峰的地铁,不用我自己往里走,后面的乘客也会不断推着我挤进去,于是我挤在中间进退两难。
说实话,我现在的创业方式还是有非常多的不稳定因素和不安全感,因为是灵活协作的方式,没有完全固定的同事,所以工作内容有时存在推进不下去的时刻,有时好不容易一切都准备好了,又可能面临人员的变动和突发情况。
所以我始终处在一种巨大的不安全感里,这种不安全感会成为我努力想商业化的动力,同时也会促使我思考如何搭建一支自我驱动、高效能的团队。
不过欣慰的是,现在已经有了非常有主人翁意识的团队成员。在我非常焦虑的那段时间,团队里有小伙伴远程感受到了我的情绪,会来安慰我主动帮我分担一部分压力。
她们会主动push我做很多事情,这是我希望看到的局面。只不过目前的发展,已经到了现有的人员无法hold住所有业务板块,需要升级团队组织结构和人员扩充的阶段。
这是近来最让我焦虑的地方。我越来越多地把时间花在了碎片又不擅长的事情上,进而不断挤压我做擅长事情的时间。
如果放在以前,我的破题方式可能是不断去补自己的短板和弱点,但现在,我会优先考虑找更擅长的人合作,我只管放大自己的优势就好。
所以从7月开始,我会找一个和我的能力互补、目标一致的全职合伙人,来做1+1>2的事情。
这就是最真实的我的7月,有完成很多事情,但也有很多真实发生过的焦虑。
希望通过这些心历路程的分享,能让你们知道林安也只是一个普通的、会犯错的、有一堆烦恼需要解决的普通人。
再看看你们面临的那些烦恼、挫折和焦虑,是不是会感觉好一些呢?
7月,愿你我都能走到「楚门的世界」之外,活出最真实的自己。
林安,《只工作,不上班》作者/播客「逆行人生」主播/自由会客厅品牌主理人。
代表作「 100个不上班的人」,持续调研跟踪自由职业、数字游民、远程办公等生活方式。
微博/公众号/小红书/b站:林安的会客厅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