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的面貌與現實不同?這個落差會影響現實人際關係嗎?
若一個人的「外在人際往來」+「社群開放的個人想法」+「日記不可與外人道的內心」,應該就接近100%的自己了。

給未來也想帶開放社群夥伴們的一點建議
帶社群帶六年了,有一點點心得來分享

COSCUP 2024 小記
遙想第一次參加 COSCUP 那是 2013 年,後來是到了 2018 年開始才固定每年參加

日編下班去|觸及+0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羽昊,可能有些人認識我,但是我還是要在自我介紹一次XD

TikTok購物有害?恐致「金錢畸形腦」
2024年6月刊 遠見校園領袖 - 黃思淇分享

邊吃邊賺 01 | Fooday 美食社群是什麼?
Fooday 美食社群 - 每則評論都有價值,跟洗星機器人、五星送小菜說再見!

我们,就是那么伟大
我会成为像野草一样的人。我们一定可以继续茁壮地活下去。

第二人生電子報:#9 2024 計畫雛形與 2023 覆盤
作為一個偷懶的電子報作者,竟然在 2023 年寫了 8 封信給你,讓我們一起掌聲鼓勵!2023 實在太精彩,還來不及回神就已經跨過,是時候來讓我們覆盤一下 2023,並且說說 2024 的新篇章。

文藝社友圈
在這個擁擠的世界里,人們總是被無盡的人潮所包圍,彷彿失去了自我。他們匆匆行走於繁忙的街道,迷失在人群中,漸漸變得模糊不清。而我,選擇了沈默。我並不是因為羞怯或逃避,而是出於合情合理的理由。當社交圈子變得如此喧囂時,我選擇了遠離,靜靜觀察。我融入了這個寂靜的角落,看著人們匆匆而過,聽著他們的歡笑和呼喊。

那年我終於知道「很多人關注」是什麼心情!
那年開始被關注而有的興奮之情,多少還伴隨著「原來是這種感覺」:也許有時候會很困擾,也許我也經常需要花很多時間去交流或互動,也許我也需要背負某種被期待被等待的情緒:「原來~~還會遇到沒有關注時的其他大小事!」而不是我很自滿地覺得自己紅了~~~

你有使用 Threads 嗎?
Threads 在台灣念作「脆」或「串」,是一個類似推特 X 的社群平台...

權威,社群,與自由
承認吧,讓你掏錢的不是作品,而是社群的認可

林秀幸《很深的民主,需要很厚的共同體》推薦語
能夠使我們長期依歸,給予行動與生命意義的,是個體藉由形塑社群我,而獲得自我認同的過程。這樣的彼此共同形塑,使我們彼此認識,使我們相信自己並信任他人。
每个人都会老去:重新理解衰老与照护
是时候去重建联结了,是时候去重新唤回关系中的人性了,是时候去重新书写关于照护的当代叙事了,如果不是我们,那这责任又该托予谁呢?

Ballroom文化进入国内,一些年轻人正在等待登场|青年志Youthology
酷儿舞会社群的一些肌理

角落里,一群酷儿的隐蔽与昭彰|青年志Youthology
一群中国酷儿的多元生活尝试

简介Scott Peck 的社群概念(下;附邀请)
多数人都不喜欢孤独,都渴望交流。并且,他们渴望的不是那种表面上客客气气而没有实质内容的交流。有句话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 人一辈子只要有一个人能说心里话就很满足 – 这说明人对这种深层交流有多么渴望。派克在全国巡回演讲时发现的成千上万人对社群生活的向往也证明了人的这个需求。

简介Scott Peck 的社群概念(上)
人与人之间能达到这样的交流和信任程度,这听起来美好得有点不现实,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见到这样的关系的影子,比如一对关系比较融洽的夫妻,他们可以一定程度上容纳和超越彼此的不同,在许多问题上都能形成共识、一起为之工作;他们彼此之间也有安全感。

社群觀察丨Threads
丨Threads 丨 最近上班上到厭煩時,就會偷用瀏覽器打開 Threads,快速滑幾篇短文,笑一笑放鬆心情,欸,又有力量了!就關掉分頁繼續上班。在上面遊蕩了一陣子,Threads 到目前為止還能繼續存活,且仍有一定量的活躍使用者在上面互動,我觀察到以下幾點。
一個程式開發學習者的社群 - Puko
我在自學程式設計的道路上,多半是感到孤單的,我想幫助對程式設計有興趣,卻不知如何開始的人,也想要推廣程式設計這種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