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性
此标签目前无人主理
5 人关注
9 篇文章
Sean

破除理性思維的神話

這一百多年來,科學驅動帶來的進步是否會不斷地把人類帶到「更好」、「更幸福」的社會?

Sean

現代社會的我們對於自己「主體性問題」的焦慮

一個所有現代人都無法回答的問題。工業化的現代社會,我們已經非常習慣每個問題都可以去找到答案。在學校我們尋找標準答案、在沒有標準答案的職場或社會,我們想盡辦法用理性與專業尋求可能的答案。然而仍然有一個問題可以說是所有的現代人都答不上來的,至少我是答不上來,不過我想分享一些自己的嘗試。

Sean

科技時代的真實生活

這個課題是我「把注意力放在關心他人身上」的目標體現。無論是面對重要的朋友、家人、甚至同事,都盡量不帶框架及立場地相處,講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很不容易,就是承認與接受每個人的特殊性,設身處地的同理與敞開心胸。

9樓C室

現代恐懼鬥室——讀《Culture of Fear Revisited: Risk-taking and the Morality of Low Expectation》

歇斯底里又驚又嚇的恐懼,敲問到底其實是人與人之間互信的失落,任何人或外在環境都成為我們的風險及危機來源。「人嚇人無藥醫」,更多言之鑿鑿的恐懼亦可能只是庸人自擾、作繭自縛,但面對危機四伏的周遭,誰都不能輕言揚棄半點風險。

相关标签

  • 文學
    4552.8k
    閱讀
    7415.8k
    歷史
    4091.5k
    讀書
    3781.8k
    教育
    6161.5k
  • 哲學
    281943
    武漢肺炎
    4251.2k
    思考
    304814
    原创诗
    138588
    佛教
    80797
返回全部
洪七

面對爭議性的社會議題,佛教是保守還是進步?讀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

佛教在面對同性戀、愛滋病患、異邦人這類「他者」時,會問我們為什麼會覺得他們是「他者」。當認識到「他者」與「我」都只是假名後,我們在面對當代各種有爭議的社會議題時,我們就不會被虛設的概念、前提給綁架,也就不會產生無來由的恐懼與抗拒。

讀立日

讀《歷史的用途與濫用》(下):尼采作為一種敏感而犀利的方法 Transcript

這是給不喜歡聽Podcast的,或者不方便聽聲音的,或者特別喜歡這期節目的朋友準備的。歷史的濫用對個性發展和文化繁榮到底造成了哪些災難性的影響?為什麼說它跟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全書的十章裡,尼采用了五章的篇幅、很多的實例,詳細討論了這個問題。

阿Q公民對談

现代启示录

由一位朋友的电台节目《割裂》(跟@706同学社聊“后浪”) 想到我在三年前夏天在北京写的这篇旧推文,分享到这里。蚀刻版画《纳西瑟斯和山泽女神》by热拉尔·奥德兰,摄于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去年年底我在公号文中经常提到的两个词是“异化”和“割裂”,可谓是我近年来的学思年度关键词。

布林

诗三首:默哀吧,默哀是我们的市容

看不见的人1 猝死前引吭高歌 跳帧的人生扶着他的露台 看那 太阳的眼睛红了 从贫民窟坠楼的细长的阳光 把我们的内脏珰珰敲响 一个歌者捂住他的喉头 没能彻底咽下的飞出身体里的银河系 正在吹走 向上翻卷的疤痕 2 平凡的人有死亡和送葬的自由 我们给内心的国度鞠躬,默哀,让...

鍾耀華

現代的棲地

...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