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泽:随机出现的寂寥不夜城
2025/01/02-2025/01/05 日本金泽游记
[史話]從二二八看臺南招仙閣身世
1947年二二八事件蔓延至臺南之際,臺灣南部防衛司令部臺南區指揮部以參與暴動為由拘押郭天福,期間招仙閣逕遭二〇五師青年軍所駐。郭天福保釋後,招仙閣才收回不久,又被空軍供應司令部強制入駐,還強迫郭天福「顧全大局」簽訂「不定期」租約。

用城市空間傳播訊息:「你有咩遺願?」
這個叫「事在人遺」的campaign,特意邀請大家日常去傾談這個不易開口去談的話題,打破禁忌。

打開空間:《夜闖異廠》
進入原本無法進入的城市空間,總是非常難忘的體驗,但除了最直接的「參觀」,這十多年試過更難忘的,是可以走進那些空間,體驗不同演出和藝術作品。

[史話]高雄首座「汽車」的「停車場」?
說到高雄港邊地方文化觀光的熱點,不可不提哈瑪星,而當中規模宏大的鐵道文化園區,更是難得富含歷史底蘊的開放空間。在二甲子多以前,這裡曾經有一座高雄最早的「汽車停車場」,它又何鐵路運輸有什麼關係呢?

看不見的空間:遮蔽的「皮囊城市」
想起一些學者說,creative destruction,創造性的破壞,就是城市最核心的本質。

人們對一段草叢也有不同情感?不同族群對澳門綠地的情感分析
有否想過,我們對城市中各種綠化設施,其實也有不同情感?

没有护栏的窗
窗户从未如此紧要。

[人物]南臺灣第一拳師—施濶口
一生堅決抵抗日本的施濶口,一句日文都不學也不講,曾因捲入特高事件而被捕。而迎來歡天喜地的光復不久,卻又因二二八事件及後續白色恐怖兩度入獄,槍口餘生的他一病不起,原本懷抱的祖國夢也就此粉碎,最終在1953年逝世。

一个高速发展时代的进取青年在一切慢下来之后|接力访问055 苗苗
她问自己,“我的社会参与感是什么?”

风景的回响
记录一场盛大的23/24庆生与跨年。

[建築]又一處高雄文化「淒慘」?談舊市議會都更案
高雄舊市議會於2020年幸運地登錄為歷史建築,然而具象徵性的議事廳被視為招商開發的阻礙,遭到官員與委員無情地踢出保存範圍外,變成都更計畫中新建商辦大樓的腹地。閹割掉最具議場建築精神的空間,舊市議會好端端的文化資產變成「文化淒慘」,極其諷刺。

围炉过年
今年的春节记录,拖了两个月这几天才整理好发在了博客上。记得在她乡和Matters上看到异乡年节十问,故分享来此处。

[史話]從甜蜜的檢糖所,到恐怖的看守所
七十多年前高雄發生的二二八事件,在爆發鎮壓悲劇之後,不少倖存者遭囚禁在壽山下的看守所,雙手遭到鐵絲反綁,一大群人擠在連坐著都很困難的牢房中,他們的家屬只能提心吊膽地到此探望、送飯,還必須嘗試著請人作保,希望能救出身陷囹圄的至親,每一次相視都不知未來是否能再見,期望看到明日的晨曦,卻又害怕再受到生不如死…

[城市]高雄林商號合板工廠舊廠房大火
座落在愛河中游接近高雄美術館周邊地區的林商號合板工廠,其中一棟舊廠房有汽車用品、輪胎、環塑木等業者租用,在昨夜十點間開始發生火災,由於廠內有不少易燃物品,消防人員直至凌晨才控制災情。然而大火過後,這處工業城市遺留在愛河畔珍貴的產業場址,是否還有再生、發亮的機會?

[城市]表層想像與真實地方—談公共藝術「大港迴聲」
10月開始在高雄舉辦的臺灣設計展,主展區位於高雄港蓬萊商港區,其中一個參展團隊侯林設計的作品「大港迴聲」就在不遠處。這個號稱全國最大的有聲公共藝術,強調從基地的歷史找尋線索,成就港區新地標,然而在其美麗樣貌外,團隊表層的想像卻與真實地方的脈絡有著不小落差,甚至還有誤導史實的情形。

▍港台城市空間對比 ▍
相對台灣來說,為何香港的店開這麼晚還不怕噪音?台灣友人看到灣仔一帶酒吧覺得很驚訝,音樂開到這麼大,酒吧還可開到這麼晚?不會吵到樓上的人嗎?於是猜想一些可能的原因。

風災回憶
無論再過多少年,大家都不會忘記這一場血的教訓。

[史話]臺灣民主運動的關鍵一步——美麗島事件
日前臺北市長柯文哲表示,高雄捷運的美麗島站該去歷史和政治化更名為「大港埔」,引發一些政治人物的不滿,他們都強調美麗島事件對於臺灣與高雄都有極高的重要性。但試問他們究竟真的了解美麗島事件嗎?是否關心過相關歷史場景的維護?更關鍵的是「美麗島」這個名稱,對如今高雄市民而言,究竟存在著什麼樣的感受呢?

[城市]人文富有的「貧窟窮巷」?談高雄前金林投里
高樓環伺的林投里,是高雄前金區歷史悠久的聚落,因為城市發展政策缺乏檢討的歷史共業下,被限制建築行為,導致違建情形嚴重且維護低落,而遭冠上「貧民窟」的惡名。不過也因為這美麗的錯誤,留下前金難得的人文資產,可惜在現今城市進步的發展概念下,未來嶄新的巨大量體可能取代這座迷人街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