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點愚

@lilkahlo

七日書/第五天:Monsters' odyssey in Kyoto

最難以下嚥的一餐飯

七日書/第四天:膽小鬼英雄

如果你的胃有不必然和你相同的身分認同,它的認同是甚麼?是怎樣形成的?

七日書/第三天:夏天的聖誕節

疫情解封後的我和爸媽、我外公一起到紐西蘭南島,和我姐、姐夫、姪女一起度過聖誕節假期,從沒度過夏天的聖誕節,我們一行人來到姐夫的奶奶家,聽說姐夫的舅舅一家人已經很多年沒回紐西蘭過年了,因為舅舅是英國Rugby國手球員,每年的聖誕假期都在場上比賽,剛好那年退休轉任教練因此帶一家人回到奶奶家。

七日書/第二天:轉角的法式馬口龍

小時候我媽常幼稚園回家途中會經過的公園旁,跟一個三輪摩托車的包子攤老伯伯買肉包,從幼稚園門口走出來就會聞到包子蒸龍的味道,每次跟媽媽去排隊輪到我們的時候時候我都不確定自己要吃甜的還是鹹的,我只知道每次吃完都還想再吃一個,每次我媽等不及我決定就會兩個都買,但我通常都吃完肉包就吃不下甜的了,有時候還會放著當隔天的早餐。

七日書/第一天:我家的大圓木桌

一台電視在播、兩台電風扇在吹、三個人同時在咀嚼,這是後來的常態。三十幾年來,親朋好友來來去去,十幾張塑膠椅子換成六張木凳,這張桌子都還好好的;姊姊一家人難得回國,才發現人長大了,桌子也沒感覺變小。畢竟,小時候以為六個人每天一起吃飯,不是很稀鬆平常的事嗎?

没有更多